劉軼群
“一鍋在手,溫暖一冬”。又到了一年一季的火鍋季,火鍋早已成為大眾心中冬季最愛的一道美食。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吃著一鍋的好料,心里別提有多溫暖了。除了羊肉鍋、牛肉鍋、鴛鴦鍋、酸菜鍋、藥膳鍋、海鮮鍋等中式火鍋風(fēng)行外,韓式、日式、歐式等異國風(fēng)味的火鍋也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頓時讓我們在選擇時左右為難。到底哪種鍋底最營養(yǎng)、最健康、最好吃?如何選擇食材?吃火鍋時該注意些什么?營養(yǎng)專家來為大家排憂解難。
鍋底選擇要健康
什么樣的鍋底既美味又健康,吃完還能唇齒留香呢?其實清水或清湯鍋底是最好的選擇。比如老北京涮鍋湯底,就是白水里面加一點蔥、姜、海米、香料,沒有添加任何油脂,這樣的湯底幾乎沒有熱量。也有一些清湯中會加一點油脂,但一般也不是太多。
然而,往往大家最愛的是麻辣紅湯。這種鍋底雖然味道濃郁,但里面的油脂含量非常高。例如從超市買到的麻辣紅油鍋底料,在室溫下都是呈凝固狀態(tài)的,說明其中飽和脂肪的含量過多,是不宜多吃的。如果喜歡吃辣,可以選擇在蘸醬里加入少許辣椒油,既能吃到辣,也不會使脂肪攝入量過高。不過,對于有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過度吃辣會對咽喉部和胃腸道造成刺激,易加重咽喉腫痛、胃潰瘍、胃炎、腹瀉等癥狀,應(yīng)盡量減少食用刺激性的辣味鍋底。
食材選擇要講究
選擇火鍋食材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天然新鮮、種類多樣、多素少肉、菌薯兼?zhèn)洹?/p>
蔬菜
按顏色可分為深色和淺色蔬菜,深色蔬菜的營養(yǎng)價值一般優(yōu)于淺色蔬菜,因為它們富含葉綠素、葉黃素、胡蘿卜素、花青素等,所以應(yīng)多食用菠菜、油麥菜、茼蒿、香菜、萵筍葉、豌豆苗、西蘭花、綠葉生菜、油菜等深色蔬菜。當(dāng)然,也可以根據(jù)喜好選擇一些淺色蔬菜,如大白菜、冬瓜、白蘿卜、筍片等。最好兼顧各種蔬菜,合理搭配,才有利于健康。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蔬菜攝入量應(yīng)達到300~500g。
菌藻類
指蘑菇、木耳、海帶等,因為它們富含蛋白質(zhì)、多糖、胡蘿卜素以及鐵、鋅、硒、碘等礦物質(zhì)元素,所以也應(yīng)適當(dāng)增加菌藻類的攝入。
薯類
指紅薯、土豆、山藥、芋頭等根莖類食物,由于這些薯類食品含有比較高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可以當(dāng)主食吃。此外,薯類食物還含有一定的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以及鉀等礦物質(zhì)元素,對于肥胖人群控制體重和預(yù)防便秘都有很好的作用,要比食用火鍋后,再來個油酥餅、炸饅頭、白面條要健康的多。
豆制品
大豆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鈣及B族維生素,是膳食中優(yōu)質(zhì)蛋白的重要來源。很多女生為了保持身材,不敢攝入太多肉類,但每天又必須保證蛋白質(zhì)的攝入量,就會選擇食用豆腐、凍豆腐、豆腐皮等豆制品。但是注意,要避免食用油豆泡、油炸過的腐竹等脂肪含量較高的豆制品。
肉類
肉類是火鍋中最主要的食材。肥胖、有慢性病的人,應(yīng)少食用脂肪含量高的肥牛、肥羊肉片,因為用來涮煮的肥牛、肥羊肉片脂肪含量高達30%,最好選擇瘦牛肉片、魚蝦、雞肉片、百葉毛肚、鴨血這些脂肪含量比較低的肉類。
涮煮時間要控制
綠葉類蔬菜稍加焯燙就可夾出,切忌長時間在火鍋里煮,因為時間過長會造成營養(yǎng)素的流失,也會失去蔬菜鮮嫩的口感。相反,牛羊肉片等肉類以及魚蝦類則要保證熟透。很多人為了追求嫩滑的口感,把羊肉片在湯里稍微燙一下就吃,這個習(xí)慣非常不好。因為,還未熟透的肉中很可能會含有未被殺滅的細菌、寄生蟲,易引起胃腸感染。
在寒冷的天氣里吃一頓火鍋,心里別提多溫暖了。不過,吃火鍋也要有所講究,不能一味地追求吃飽肚子就行,要合理科學(xué)地吃,才能食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