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秒鐘都有人因為病情嚴重而接受輸血,他(她)可能是一個嚴重貧血的孩子,一個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男人,或者是一個發(fā)生大出血的產(chǎn)婦……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需要:血液!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有數(shù)以十億計的人不能確保獲得安全有效的血液供應,并由此承擔著可能危及其健康乃至生命的風險。與此相對的是,雖然很多企事業(yè)單位會組織員工積極參與獻血,馬路旁也經(jīng)常會有流動獻血車,但仍有不少人有著這樣的擔憂:獻血會不會損害到自己的健康?
獻血會不會損害健康?
人體失血5%~10%后,血漿中的水分和無機鹽類在1~2小時,就會由組織液滲入血管而得到補充;血漿蛋白濃度在一天左右就可以恢復;紅細胞恢復的速度稍慢,但也僅需兩周左右的時間,即可補足。換句話說,在規(guī)定的間隔時間內(nèi),比如間隔6個月,獻血200~400毫升并不會損害身體健康。
血液好比是體內(nèi)的運輸大隊,其中有負責攜帶氧氣的紅細胞、負責消滅異端的白細胞、負責堵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還有負責糖類、電解質(zhì)和脂蛋白運輸?shù)难茧S著血流運送到需要它們的地方。血液常年保持新陳代謝,紅細胞的壽命大約是120天,它衰老之后,彈性會變差,變得奇形怪狀,并被脾臟截獲,回收再利用。而骨髓里的造血干細胞不斷地制造全新的紅細胞釋放入血液。因此,可以說破壞與新生同時都在發(fā)生,在人體內(nèi)形成了一個動態(tài)平衡。
當人失去一部分血液時,身體的感受器會檢測到由于體液減少帶來的血壓降低。這時人體會做出一系列改變進行代償,如血管會收縮,把血壓升上去;人會感到口渴而去飲水補充體液;腎臟也會臨時減少尿液生成,把體液留在血管里;造血干細胞會被激活,以更高的產(chǎn)量制造血細胞。但這都需要時間。
平時在血管內(nèi)奔流的血液只占人體血液總量的70%~80%,其余的血液都貯存在脾、肝、肺、皮膚等“貯血庫”內(nèi)。在人進行適量獻血后,血管內(nèi)的血液很快會得到“貯血庫”血液的補充,同時骨髓等造血器官也會加快生成血細胞,代償造血速度可達平時的6~8倍。
一系列過程之后,損失的血量會被代償,人體機能基本恢復正常水平,當然完全恢復得等新一批血細胞到位。但只要不是馬上就投入劇烈運動的運動員或是重體力勞動者,人幾乎用不到那部分血液帶來的運輸機能。
簡單來說,正規(guī)獻血對機體造血機能的影響,與來一次例假或受一次小外傷沒有什么區(qū)別??梢钥隙ǖ卣f,獻血完全不會損害健康。
獻血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雖然獻血并不會損害健康,但獻完血也有很多細節(jié)不能馬虎。
比如,獻血后需要稍事休息,不要急起,并要用棉球加壓穿刺部位15分鐘左右。如果針眼周圍有青紫,熱敷兩三天可逐漸消退。獻血后的當天,要注意穿刺針眼處的清潔衛(wèi)生,洗澡以淋浴為好,避免臟水污染針眼,以防感染。在獻血后的1~2天里,適當吃一些高蛋白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過食,也不要劇烈運動,適當休息。個別出現(xiàn)倦怠感覺者,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也會很快消失的。
當然,首次參加獻血的人中有極少數(shù)人會發(fā)生暈眩反應。其表現(xiàn)為心慌、頭暈、面色蒼白、惡心等,然后出汗,出汗后面色逐漸紅潤,癥狀很快消失。造成這種反應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對獻血缺乏生理知識,精神緊張所致;有的是心理因素,看到別人暈眩,自己也覺得暈了;有的睡眠不夠充足;有的未進早餐;有的獻血前疲勞過度等。不過,上述暈眩反應只要經(jīng)適當護理,一般不會發(fā)生意外。
獻造血干細胞要抽骨髓嗎?
有些市民不愿捐獻造血干細胞,原因在于害怕和存在“捐獻造血干細胞需要抽骨髓,會損害健康”的認識誤區(qū)。作為一種臨床治療白血病等的主要技術,造血干細胞的采集技術和水平目前已經(jīng)完全成熟。如今捐獻造血干細胞就像成分獻血,無需抽骨髓,對健康沒有影響。
造血干細胞的采集有骨髓直接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細胞采集和臍帶血造血干細胞采集3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人們傳統(tǒng)理解的獻骨髓。需要住院一天,在麻醉狀態(tài)下,通過骨髓穿刺,在人體骨髂處直接采集骨髓,捐獻者會有一定的痛感,局部有時也會有淤血出現(xiàn)。這種方法目前已經(jīng)很少使用了。后兩種方法不同于第一種。外周血造血干細胞采集法是利用血細胞分離機通過手臂外周血提取干細胞,其余的血液成分回輸?shù)骄璜I者體內(nèi),極大地減少了捐獻者的痛苦。
人體造血干細胞大多存在于骨髓中,外周血里數(shù)量較少,因而捐獻前需向捐獻者體內(nèi)注射“動員劑”,將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以滿足采集、分離所需。因此捐獻外周血造血干細胞與骨髓直接采集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此外,造血干細胞的捐獻量通常很少,完全不會影響人體正常的造血功能,一般在捐獻后1~2周內(nèi),機體造血干細胞和血細胞就會恢復正常。因此,外周血造血干細胞采集也不會損害機體造血功能,更不會影響健康。
臍帶血造血干細胞采集
由于干細胞移植需要配型,非親屬之間的配型完全相同的概率極低,尋找供體相當困難。而研究發(fā)現(xiàn)并證實,臍帶血中也含有豐富的造血干細胞,這些干細胞可以替代骨髓干細胞、外周血干細胞進行移植,治療很多不治之癥。如果在嬰兒出生時不利用臍帶血而將之廢棄,就非??上?。而捐助或存儲臍帶血,可以為充分利用自己的這一重要的生物資源創(chuàng)造機會。
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造血干細胞移植可用于治療腫瘤性疾病,如各種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以及對放化療敏感的惡性實體瘤;也可治療非腫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癥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貧血等累及造血干細胞的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