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昆明公交
“我是一個男人,應該勇于幫助別人”—記昆明80路駕駛員馬保平熱心幫助摔倒老人
■文/昆明公交
2015年12月9日臨近下班時,車隊接到了一封由80路車長帶來的信件,信件是由一名乘客親手交給的,并交代一定要交到領導手上。我們拿過信件翻看了一下,看到一個舊信封,上邊寫著“敬請交公交公司辦公室”。把信封打開來看,一張普通的課本紙,密密麻麻的寫著字跡,讀了信件讓人感動萬分,字里行間真情流露。
據信件反映,2015年12月8日,天氣很冷,一位70歲的老人身背沉重的背簍,在東陸橋這個站臺等車,當看到80路車即將要進站的那一刻,老人挪動了自己的腳步,這一挪腳不要緊,一腳踩空下去,當場重重的摔下公交站臺。大家試想,一位70歲老人身背重物,大冬天的,重重的摔下站臺,那是什么滋味。老人當時疼的鉆心,試圖爬起來,但是努力幾次就是沒辦法爬起來,背簍里的東西散落了一地。
此時我們的80路駕駛員馬保平師傅進站看到這一幕,不由分說立即停車開門,拉起手剎,趕緊下車將老人扶起,并且將散落一地的物品重新拾回筐子里,關切的問老人有沒有摔傷,有沒有磕到哪里。知道老人要坐80路車,又把她扶上了車,給老人家找到座位坐下后,再三叮囑拉好扶好后,才安心的開車上路。
在這過程中老人一直在感謝馬保平師傅,說他是個好人,難得的大好人,現在沒人敢扶摔倒的老人,但我們的馬師傅不但把她扶起來,還如此關心她,她實在是感動得不行。這其中有一個細節(jié)老人始終記著,當時車上那么多乘客,基本上都無動于衷,通過監(jiān)控我們也看到,坐在車前排的幾個人,甚至不聞不問,也沒挪動一下身子,連看都沒怎么看一下,又繼續(xù)玩手機,這一幕讓我們唏噓!所以為什么老人如此的受感動!
之后的事情就是開頭講的那一幕,老人的家人通過老人的口述寫來了感謝信,感謝信中也很多次感謝我們的馬師傅,感謝我們的公司培養(yǎng)出這么好的駕駛員。
對于這件事情,本質上看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從道理上說,有人摔倒了,旁邊路過的人伸出援手幫助他一把,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但當今社會,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這樣一個舉手之勞的幫助,由于各種原因,變成了一種“奇葩”,遇到這種事基本沒人愿意扶,也沒人敢扶,于是摔倒的人就只能自己想辦法爬起來,要是有辦法爬的起來還好,爬不起來怎么辦呢?這是我們當今社會的遺憾,是對文明社會的羞辱,這樣的現狀留給整個社會是些什么?留給正真需要幫助的人又是些什么?
正義感每個人都有,是我們內心深處的良知所在,在危急時刻,我們的馬師傅選擇出手相助,我不相信他不清楚一旦老人反咬一口,他會面臨怎樣的風險,這句話老人在12月11日來到車隊接受電視采訪時,就親口問了他?你不怕嗎?你不怕我會反咬你一口嗎?馬保平說:我當時有想過,但是看到您爬不起來,我只覺得要上前幫忙,我是一個男人,應該勇于幫助別人。從這些樸實的話語看得出來,馬保平是一個有正義感得人,同時老人也用她的正直坦白給社會一個證明,給我們的馬師傅一個證明,這個社會正義仍然是主流,幫助他人是身為社會人的責任。
當前昆明公交的發(fā)展步入了快車道,企業(yè)在不斷發(fā)展,基礎硬件設施不斷完善的同時,必須要增強軟實力,這個軟實力的體現就在于真正讓每一位員工提高自我意識,提高職業(yè)認同感,提高服務意識,進而提高服務質量,做到“三滿意”。今天我們可以來看看,馬保平在做這件事時,是否值得?是否冒著風險?答案是肯定得,有風險,而且很大,因為對方是老年人。這一事件讓我聯(lián)想起61路曾經發(fā)生的類似事情,但結果卻是另一個反面,明明乘客自己一腳踩空,摔在地上,偏偏賴說是我們的車輛在動把她弄摔倒的,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不過最終因為車內的監(jiān)控,社會的輿論,還我們以清白,此事在照射出“老賴”丑惡嘴臉的同時,公交公司的服務形象得到了提升,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如果這件事也發(fā)生誣陷的話,我們不要去一味去指責駕駛員的好心辦壞事,他做得沒錯,他沒有昧著良心,沒有懦弱的躲避,要錯也是社會的錯,是道德淪喪的錯,如果真是那樣,我們就要拿起有力的視頻證據作為武器,去向全社會證明我們的服務品質,我們的的服務擔當,還我們駕駛員以清白,還正義以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