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庚 唐映梅(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二病區(qū))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飲食與運動療法
文·夏庚 唐映梅(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二病區(qū))
隨著高脂肪、高熱量膳食的盛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多坐少動生活方式的流行,肥胖、糖尿病及其相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為愈來愈重要的慢性非傳染性流行病。
什么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AFLD)是指除外飲酒和其他明確的肝損害因素所致的,以彌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yōu)橹饕卣鞯呐R床病理綜合征,包括單純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變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纖維化和脂肪性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21世紀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之一,亦是我國愈來愈重視的慢性肝病問題。
飲食和運動療法是非酒精性肝病治療的核心,目前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療中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控制飲食、運動減肥、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是預防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最基本的措施。
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一日三餐,避免暴飲暴食,不吃夜宵,盡量少吃快餐和零食,養(yǎng)成吃早餐的好習慣。同時,應限制熱量攝入,以中等程度的限制為宜,改變飲食組分,以低糖、低脂和優(yōu)質蛋白飲食為主,減少含蔗糖飲料以及脂肪的攝入,適當增加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含量。
1、適當增加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低碳水化合物的減肥食譜越來越多地被用于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飲食治療。該類飲食可以減輕體質量和肝臟脂肪含量,并改善肥胖患者的代謝指標。如糙米、燕麥、大麥、野米等能增加飽腹感,從而減少能量的攝入。
2、減少脂肪的攝入
脂肪食物中脂質攝入增加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密切相關,不平衡脂肪飲食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fā)病具有重要作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應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適當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對脂肪代謝有不良影響,會加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fā)展,而不飽和脂肪酸對非酒精性肝病治療有益。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主要存在于動物油及動物內臟中,而不飽和脂肪酸則主要存在于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等植物油中。
3、合理的蛋白質攝入
人體不僅需要蛋白質修復肝臟組織損傷,而且需要其中的蛋氨酸等物質減輕脂肪沉積。攝入蛋白質作為低能量的飲食方案,可幫助肥胖的人減重,并抵消高脂肪飲食對肝臟的不良影響。蛋白質的攝入應以優(yōu)質蛋白質為主,主要有魚、瘦肉、牛奶、蛋類、豆類及豆制品,動物蛋白質中魚類蛋白質最好,植物蛋白質中大豆蛋白質最好。但腎臟受損和高尿酸血癥應適當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4、補充適當的維生素
維生素參與人體代謝,如果缺乏維生素可損傷肝臟對物質的代謝能力,肝臟對營養(yǎng)物質代謝能力的改變是脂肪肝發(fā)生重要的因素之一。維生素B能減輕肝臟的脂肪沉積,維生素A和β胡蘿卜素可以防止肝臟的纖維化,維生素C和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維生素D具有抑制肝臟內脂肪的生成。補充維生素有助于預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人應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水果和新鮮蔬菜。
5、注意微量元素的適當補充
有些微量元素缺乏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fā)生有關。如缺硒會導致體內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合成增加,補充硒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加快脂質過氧化物的分解,保護肝臟,促進肝功能恢復,預防肝纖維化的出現(xiàn)。此外,銅在脂肪的代謝過程也非常重要,銅的缺乏會導致肝臟脂肪合成增加。微量元素的補充以食補為主,家禽肉類、水果、豆類、馬鈴薯、紫菜等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海產品、肉類等是硒的主要來源,一些富硒茶葉也是硒的來源。
6、膳食纖維素必不可少
膳食纖維可以延緩腸道糖和脂肪的吸收,有利于降低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血脂,同時,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腹感,有助于控制飲食。所以,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人應多吃含有纖維素的食物,如海苔、白筍、芹菜、韭菜、蘋果等。
7、其他營養(yǎng)物質
姜黃、蜂膠、鋅制劑、大蒜素、藻藍蛋白、甜菜堿等具有抗氧化作用,保護肝臟;益生菌和益生元均可有效維持腸道粘膜屏障,減少細菌移位和內毒素產生等作用,有助于預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fā)生。
運動療法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礎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合理的運動有助于促進脂肪的分解,增強體質,降低血脂、體重;反之,如果運動不恰當會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人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個體化運動方案,才能發(fā)揮運動對人體的有益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人比較適合的運動為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的運動時間較長,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上程度,要求每次鍛煉的時間不少于30分鐘,每周堅持3到5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人使用中等強度有節(jié)奏的運動(至少20~60分鐘/天,5天/周);每周150~2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預防內臟脂肪增加;每周250分鐘以上的運動可使內臟脂肪明顯減少。一般多先采用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然后,根據自己的病情變化,可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及運動持續(xù)時間以維持更好的治療效果。此外,運動時間應在晚餐1小時之后進行。有氧運動的方式主要有慢跑、騎自行車、游泳、打太極拳、跳健身舞、球類運動等,此類運動長期堅持可以消耗多余的脂肪、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功能、加速糖的利用,減少糖的脂肪轉化。
運動療法應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運動量由小到大;運動前做好準備工作;避免受涼感冒;不宜空腹運動,以免發(fā)生低血糖;定期監(jiān)測體重、血糖、血脂等;評價運動療法的效果。
通過長期堅持飲食和運動療法能能減輕體重,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臟脂肪含量、肝功能水平和預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進一步發(fā)展。一般體重下降3%~5%能改善肝臟脂肪變,體重下降10%以上能改善肝臟的炎癥壞死程度。但在進行的過程中,體重不宜下降過快,過快反而會加重脂肪肝,促進肝臟炎癥和纖維化的發(fā)生。通常以6個月減輕體重的10%為宜。
總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病的人應調整飲食結構,糾正營養(yǎng)失衡;選擇有氧運動項目。科學、合理的飲食和運動療法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止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效果往往優(yōu)于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