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對優(yōu)越的渴望起因于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平衡與超越,這種超越成為一個人力求獲得承認和優(yōu)越感的基本動力。運用個體心理學理論剖析夏綠蒂勃朗特的心理機制,可發(fā)現(xiàn)她的人生軌跡和創(chuàng)作歷程都與其內心的自卑感和超越意識有關,正是在對自卑的不斷超越過程中,夏綠蒂寫出了不朽之作《簡·愛》。
關鍵詞:夏綠蒂·勃朗特 自卑 超越
個體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阿德勒認為自卑是人人都會有的一種情緒,起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無助,但只有附加的器質性缺陷和社會性的挫傷才會形成一種復雜的情結,稱為自卑情結。人們對抗自卑情結的主要方法就是補償。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激發(fā)人們去補償,而補償正是人們的向上意志的表現(xiàn),是推動人去追求優(yōu)越的目標的基本動力。美國批評家埃德蒙·威爾遜在《創(chuàng)傷與神弓》(1941)一書中推斷,藝術天才必然與心靈創(chuàng)傷相聯(lián)系,優(yōu)越力量的概念同缺陷是分不開的,藝術創(chuàng)造正是自卑情結過分補償?shù)慕Y果。英國著名女作家夏綠蒂·勃朗特的小說創(chuàng)作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作家自卑情結和補償心理的產(chǎn)物。從這個角度來解讀其成名作《簡·愛》會有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
一、自卑的成因
第一、童年的不幸和生活的貧困
19世界中葉人們對財產(chǎn)越來越重視,從而導致了人們越來越瞧不起貧困,貧困對于一個英國人來說是一種恥辱和墮落,這種對待貧困的態(tài)度在19世界中葉的小說中都與反映。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在貧窮和不幸之中。她5歲時,母親便患癌癥去世。父親收入很少,脾氣暴躁,全家生活既艱苦又凄涼。豪渥斯是山區(qū)的一個窮鄉(xiāng)僻壤,年幼的夏洛蒂和弟妹們只能在沼澤地里游玩。稍大一點之后,夏綠蒂和姐妹們相繼被送到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橋一所條件惡劣,教規(guī)嚴厲的寄宿學校。在這里夏綠蒂和姐妹們身心都受到摧殘,兩個姐姐甚至染病而死。為求生計,夏綠蒂和姐妹們嘗試過開辦學校,甚至為此不得不在姨媽的資助下到布魯塞爾學習法語。但是學成歸來開辦學校時卻沒有一個學生報名,來的只是一個稅收官員。辦學失敗后,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去做家庭教師,飽受歧視和羞辱。這一職業(yè)在當時是受歧視的,而夏洛蒂更是親身體驗了作為一名家庭女教師的辛苦與屈辱。她在當時給妹妹艾米莉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私人教師……是沒有存在意義的,根本不被當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边@一切都使夏綠蒂感到自卑和壓印。
第二、平庸的外貌和平凡的氣質
夏綠蒂的外貌十分普通。與夏綠蒂同時代的人回憶起夏綠蒂的外貌時都認為她并不美麗。她的傳記作者蓋斯凱爾夫人曾在信中這樣描述夏綠蒂:“她發(fā)育不全,瘦,比我矮上大半個頭,一頭柔軟褐發(fā),嘴大,缺了不少牙,整個說來不好看,天庭飽滿,前額有點豹頭?!碑敃r見過夏綠蒂的出版商認也認為她身材矮小,長相土氣,相對她的身體來說,頭似乎太大了。她的眼睛很美,但是她嘴唇的形狀和皮膚破壞了臉部的美感。夏綠蒂對于自己的外貌也十分在意成者說非常自卑。她曾稱自己是勃朗特家六個孩子中最孱弱、最矮小、最沒出息的一個。從小沒有母愛,在父親的嚴厲管教下長大。除了自家兄弟姐妹缺乏同伴的夏綠蒂傾向于孤僻內向和敏感害羞。這使她看起來更加沒有吸引力。
第三、感情的失敗
也許正是因為貧寒的家庭和平凡的外貌帶來的自卑感,夏綠蒂對愛情也不抱很大希望?!皩τ诩葻o財產(chǎn)有無姿色的女人,把結婚當作她們的愿望和希冀的主要目標,一切行動的指南,而不看看自己毫無吸引力可言,組號老老實實去考慮其他事情,而不要考慮婚姻問題?!边@是夏綠蒂對現(xiàn)實的過于清醒甚至悲觀的看法。在她二十四歲的時候,還在信中勸導自己性格穩(wěn)重而平和的好友埃倫·納西不要相信“巨大的熱情”,而是嘗試在婚后“小心翼翼地戀愛”,以求獲得祥和平穩(wěn)的下半世生活。但是一方面無情的現(xiàn)實使她對自己的愛情婚姻極其悲觀,另一方面在她的內心深處又對真正的愛情充滿了浪漫的幻想。這使她甘愿冒著“做老處女的危險”而拒絕兩個頗為優(yōu)秀且門當戶對的年輕人的求婚。因為她認為他們的求婚只不過是因為他們需要一個妻子。他們之間不存在真正的愛情,不能給彼此帶來幸福。然而在布魯塞爾學習期間,夏綠蒂對自己的老師埃爾先生產(chǎn)生了刻骨銘心的愛戀,夏綠蒂在給埃爾先生的信中寫道:“我只知道,我不能、不愿聽天由命,完全失去老師的友誼。我寧愿忍受生理上最大的痛楚,也不愿讓我的心被痛苦的悔恨撕裂。如果我的老師全部收回了他對我的友誼,我就毫無希望了。如果他給我一點點友誼——只消一點點——我就滿足了,我就快樂了;我就有理由活下去,工作下去?!钡前栂壬莻€有婦之夫,他對夏綠蒂的感情未做回應。夏綠蒂一生唯一一次愛情經(jīng)歷就這樣以失敗告終。這段經(jīng)歷使夏綠蒂更加痛苦和自卑。
第四、事業(yè)的挫折
為了生計,夏綠蒂和她的姐妹們想盡辦法。他們想辦學校,但是沒有一個學生報名。不得已夏綠蒂只得出去當家庭教師。然而如前所述,夏綠蒂并不喜歡這一職業(yè),并且,夏綠蒂并不喜歡孩子。1836年,也就是在她20歲時,她大著膽子把自己的幾首短詩寄給當時的桂冠詩人騷塞。然而,得到的卻是這位大詩人的一頓訓斥。騷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氣地對她說:“文學不是女人的事情,你們沒有寫詩的天賦?!边@一盆冷水使夏洛蒂很傷心。雖然她沒有就此放棄寫作,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夏綠蒂是多么渴望成功,而這樣的答復對夏綠蒂無疑是個打擊。后來當姐妹三人一起把自己的第一部小說寄給出版商后,出版商回復她們說,艾米莉的《呼嘯山莊》和安妮的《艾格妮絲·格雷》已被接受,但只有夏洛蒂的《教師》悔被退回。這又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二、自卑的超越
阿德勒認為,藝術家在很多方面和處于自卑或無能狀態(tài)中的兒童一樣,他們的心中總是擁有著某種目標,而且往往是由想象而生的優(yōu)越性目標。因而,藝術家的內心充滿了諸如此類的心理沖突:貧乏和富有、附屬性和支配性、苦難和幸福、無知和全知以及無能和創(chuàng)造等。在這里,想象的目標越是優(yōu)越,藝術家的不安和痛苦就可能越深,但也可能同時意味著可以激發(fā)更為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獲得某種真正的自卑的地超越夏綠蒂·勃朗特對自卑的超越正體現(xiàn)在她頑強的創(chuàng)作上。如上所述,夏綠蒂在寫作上的一再受挫并沒有使她放棄,反而使她更加堅定的寫作,終于《簡·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小說中的全新女主人公形象簡·愛正是作者努力超越自身的自卑感帶來的結果。
(一)外貌的補償
作為對作者平凡容貌的補償,女主人公簡·愛擁有不凡的氣質和獨特的魅力。在創(chuàng)作之初_夏綠蒂就向她的妹妹宣布:“我要塑造一個女主人公給你們看,她像我這樣矮小、難看,可是她會像你們任何一個女主人公那樣令人感興趣。”這說明作者是刻意把女主人公當成自己的化身,從而當女主人公以自己的智慧,氣質在精神上勝出時,作者自己也就得到了補償和超越。女主人公簡愛相貌平庸,出身貧寒,身份低微,而且簡·愛對此感到深深的自卑。在第十章,當貝西說簡·愛從小就并不漂亮時,作者坦白寫道“不過我承認,我對這話的含義并沒有無動于衷。在十八歲的年紀上,大多數(shù)人都希望能討人喜歡,而她們相信,自己并不具備有助于實現(xiàn)這種愿望的外表時,心里是絕不會高興的”(第十章)。在第十一章,作者再次寫道:“習慣上我并不無視外表,不注意自己留下的印象。相反,我一向希望自己的外觀盡可能標致些,并希望在我平庸的外貌所允許的情況下,得到別人的好感。有時候,我為自己沒有長得漂亮些而感到遺憾,有時巴不得自己有紅潤的雙頰、挺直的鼻梁和櫻桃般的小口。我希望自己修長、端莊、身材勻稱。我覺得很不幸,長得這么小,這么蒼白,五官那么不端正而又那么顯眼。為什么我有這些心愿卻又有這些遺憾?!边@直接表明簡·愛或者說夏綠蒂對相貌是多么在意又是多么自卑。這一點在小說第十六童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當時,簡·愛從費爾法克斯太太那兒聽到羅切斯特和漂亮富有的英格拉姆小姐之間的來往,深深的自卑感一下子把簡·愛從對羅切斯特愛情的幻想中拉回到殘酷的現(xiàn)實中來。簡·愛對自己說:“那么,簡·愛所著對你的判決明天,把鏡子放在你面前,用粉筆繪出你自己的畫像,要照實畫,不要淡化你的缺陷,不要省略粗糙的線條,不要抹去令人討厭的不勻稱的地方,并在畫像下畫書上‘孤苦無依、相貌平庸的家庭女教師肖像?!比缓笏旬嫼玫钠椒驳淖援嬒窈兔利惙欠驳挠⒏窭沸〗愕漠嬒癫⑴欧旁谝黄?,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有非分之想。即使在她即將同羅切斯特舉行婚禮的時候,沉浸在幸福憧憬中的簡也對自己的外貌保持著令人吃驚的清醒的認識。在羅切斯特對她傾心贊美時她竟然說“不,不,先生,想想別的話題,講講別的事情,換種口氣談談吧。不要當我美人似的同我說話,我不過是你普普通通,象貴格會教徒一樣的家庭教師”(二十四章),而且當羅切斯特堅持說“在我眼里,你是個美人。一位心向往之的美人——嬌美而空靈”時,簡·愛竟然認為羅是在取笑她“你的意思是瘦小而無足輕重吧。你在做夢呢,先生——不然就是有意取笑。看在老天面上,別挖苦人了!”這表明筒·愛確實時刻沒有忘記關于自己的容貌的現(xiàn)實而且表現(xiàn)出十分的敏感和在意。這正是作者夏綠蒂真實心態(tài)的寫照。
作為補償,沒有財富和美貌的簡·愛卻擁有不凡氣質、堅強的性格和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和獨特的人格魅力。她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有著自己的愛和尊嚴。她獨立、堅強、敢于追求,從不向物質和權勢低頭。不管是在舅媽家里,還是在羅沃德學校,或是在桑菲爾德,面對傳統(tǒng)勢力的虐待和壓迫,她敢于為爭取自身的自由和平等進行斗爭。生活培養(yǎng)了筒吃苦耐勞、直率勇敢的優(yōu)秀品質。她對自己的社會地位,人生道路都有清醒的認識和自覺的選擇。當她對八年的學校生活感到厭倦時,渴望自由的她積極行動,勇敢而又熱切的追求新的生活。她勇敢智慧,才情不凡,而又勤懇做事,樂于助人,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大家的友誼和尊敬。
夏綠蒂對容貌的自卑心態(tài)的補償心理還表現(xiàn)在她似乎對外表的美麗懷有一種偏執(zhí)的仇恨?!逗啇邸沸≌f中,幾乎所有外表美麗的人物都是空虛無趣淺薄勢力的反面形象,而所有正面人物又都是外表平凡,甚至是丑陋的。比如她通過羅切斯特的口說他的具有“傾城之貌”的妻子“氣質平庸、低下、狹隘”,觀點“既粗俗又陳腐,即怪僻又愚蠢”,具有他“所見過的最粗俗、最骯臟、最下賤的屬性”(二十七章),而且最后變成了瘋子,被關在閣樓上。英格拉姆小姐是公認的美女,不僅漂亮而且有才藝,但是她也被塑造成傲慢無禮沒有絲毫同情心的勢利小人,她肆意取笑卑微的家庭教師,不懂真正的愛情,只是根據(jù)財產(chǎn)的多少來決定自己的結婚對象,當她得知羅切斯特的財產(chǎn)沒有她預想的多時,馬上就取消了婚約。還有簡愛刻薄的舅媽,庸俗的表妹,都是外表美麗,內心空虛的代表。而小說中的正面人物幾乎都沒有美麗的外表。女主人公簡·愛外表的平庸自不必說,男主人公羅切斯特根本算不上英俊漂亮。作者借簡愛的口說,如果羅切斯特是一個英俊漂亮的青年,那么她根本不會主動上前打招呼(第十章)。夏綠蒂借簡愛之口說出了她容貌美麗的人的偏見。
(二)愛情的補償
作為夏綠蒂感情失意的補償,簡·愛終于獲得了理想的愛情。夏綠蒂年輕時的單戀是一段對她來說刻骨銘心的情感經(jīng)歷帶給她是難以忍受的痛苦、無奈和自卑。這種痛苦終于在《簡愛》的創(chuàng)作中得到了盡情的宣泄和心理的補償。埃爾先生給夏綠蒂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她當時給朋友的信中這樣描述他“他是——個智力雄厚的人,可脾氣異常暴躁易怒,一個矮小黝黑的丑八怪,一張臉上表情瞬息萬變。有時他借用一只發(fā)瘋的雄貓的模樣,有時又借用一頭癲狂的狼狗的神態(tài)偶爾,但很罕見,他拋開了這些危險的誘人的表情,采用了一副距溫文爾雅的紳士派頭相去無幾的風度?!辈浑y看出,正如簡·愛是夏綠蒂本人的影子《簡·愛》中的男主人公羅切斯特先生的外貌和性格正是以埃爾先生作為藍本來塑造的。從一開始的相互吸引到隨后的一波三折到最后的終成眷屬,簡·愛與羅切斯特之間驚世駭俗的愛情直接滿足了夏綠蒂對自己沒有成功的感情經(jīng)歷的所有想象。簡·愛對平等婚姻的追求正體現(xiàn)了夏綠蒂對理想婚姻的憧憬:婚姻不應取決于社會地位、財富和美貌,而應該是建立在平等的愛情之上。簡愛最終獲得了經(jīng)濟上的獨立和羅切斯特的愛情,夏綠蒂在生活中不曾得到的東西終于在小說中通過酷似自己的主人公得到了補償。
(三)財富和事業(yè)的補償
對自己貧窮之苦的補償,在三十三章,作者安排簡·愛最終獲得了一筆遺產(chǎn)。擁有了財富,一夜之間從一名窮苦的山村教師變成了一個有著大筆財產(chǎn)可以支配的人,簡·愛意氣風發(fā),急切地體現(xiàn)自己作為財產(chǎn)主人的支配欲,堅持把財產(chǎn)分給了自己的表兄妹。如前所述,在生活中。寫作《簡·愛》之前夏綠蒂在事業(yè)上也一直不順利。但是簡·愛的事業(yè)歷程確實十分成功的。她在羅沃德學校表現(xiàn)優(yōu)秀因而留校任教。后來她想離開學校時很快就成功地找到了一個家庭教師的職位,并且在這個職位上的表現(xiàn)也得到了雇主羅切斯特的贊許和肯定。即使當她從桑菲爾德出走,流落到一個小山村教書時,也工作出色,處處受到尊重和理解。顯然夏綠蒂筆下的主人公簡·愛在工作上比作者自己要順利的多。這也是作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遭受挫折之后在虛幻的小說世界尋求補償和安慰的結果。
在歐洲文學史上,還從沒有哪位作者以一位相貌平平又沒有任何顯赫身世的女性作為故事的女主人公,而《簡愛》的問世,則是對歐洲傳統(tǒng)文學中理想的女性形象的一種顛覆。這也使夏綠蒂與她創(chuàng)作的人物簡·愛受到相當多人的批評。以夏綠蒂的寫作才能,塑造一個美麗的女主人公同樣可以創(chuàng)作出動人的故事。那么夏綠蒂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執(zhí)意要描繪這么一個與當時女性理想形象背道而馳人物形象呢?最合理的解釋便是作者將簡·愛作為自己的化身,急于在小說中實現(xiàn)自己對長期困擾的自卑心理做出補償,滿足自我的強烈心理需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倍感無奈和自卑的夏綠蒂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虛幻世界里逃避苦難和壓力,尋求解脫和安慰,同時也創(chuàng)造出了驚世之作《簡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