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齊世明
自拍·自戀·自愛
·文 齊世明
時下遍地“低頭族”,手機都有拍照功能且像素大多已超百萬,不乏“千萬富翁”,自拍變得更方便更大眾,隨時隨地都能拍張“美美的(倩影)”,不美也不要緊,修圖嘛。景致不錯拍一張,心情好拍一張,換個發(fā)型拍一張,不高興時也拍一張……
其實,說時下是“自拍”年代,不若說是“互拍”年代。何出此言?智能手機幾乎人手一部,人人都有前置攝像頭,個個戴著麥克風——你在此自拍,他(她)在彼拍你,“互拍”沒有死角,視頻在網(wǎng)上亦沒有禁區(qū),雨后蘑菇般的“網(wǎng)紅”就是“互拍”之“碩果”!
為何蕓蕓眾生皆愛自拍、互拍?自我感覺良好,直入自我陶醉之境。但過度自戀即變成病態(tài),通常是夸張、自滿、自負、自我或自私的,對他人的疾苦冷漠或不聞不問。
當下,就是一個不少人自拍成魔、更有人自戀成病的年代。遭逢傳統(tǒng)價值觀“失重”的時代,人們消費甚至是揮霍著情緒、利益、欲望,同時擊穿一個個底線:道德的,情感的……一些人像穿上“紅舞鞋”似的,總要伸手抓住些什么,卻又什么都抓不住。
這個時候,從不斷更新的手機、新款頻頻的鞋子到似曾親愛的朋友、戀人,扔的換的太多。而對自己精神與靈魂的關注,又何其少也!
由這種成病的自戀,引出一個亟待人們警醒且重視的問題:何為真正的自重與自愛。
自重從某種意義上說與自律關聯(lián)度更大。自愛,則是像鳥愛羽毛一樣珍惜自己的名譽。不久前,“最美蘇妲己”吸毒,震驚視聽。看到這位明星在“互拍”中痛哭流涕,人們第一時間的反應應該是:你為何不愛惜自己的“羽毛”?(摘自《解放日報》) (責編:李卉嬪 實習編輯:吳昊)(插圖/楊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