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縣職業(yè)教育中心,安徽 濉溪 235000)
[摘 要] 近年來,中職對口升學已成為我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與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以“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這門專業(yè)課的教學為依托,從中職對口升學的角度分析了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并有的放矢地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關 鍵 詞] 電工技術;對口升學;問題;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6-0096-01
我一直擔任對口機電專業(yè)和普通中專機電專業(yè)兩個班的“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的教學工作,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目前職業(yè)教育專業(yè)課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基本上討論的都是針對非對口技能專業(yè)的,對如何實施對口升學班的教學探討相對比較少。本文對電工技術與基礎這門專業(yè)課在對口升學班的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與思考,提出了當前對口班教學與管理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及解決策略。
一、“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對口教學的問題
(一)教材編寫與輔導資料方面
1.教材內容設計缺乏過渡性和實際操作性。我校電工技術基礎教材選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教材??傮w來說,這套教材的教學內容比目前中職生的實際水平略高,教材中一些內容的編排缺乏過渡性,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學生實訓內容的操作不能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沒有遵循學生由易到難的認知規(guī)律。
2.缺乏教輔材料與教學參考資料。目前市場上與高教版的電工技術基礎配套的試卷極少,班級學生手里只有一本練習冊,學生平時作業(yè)與測試題只能由老師自己現(xiàn)找現(xiàn)出,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鞏固。
(二)學生方面
1.學生成績基礎普遍較差,學習主動性不強。他們的成績偏差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學生是主觀學習愿望不夠強烈,習慣了懶散的生活;有的學生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的學生是受家庭或社會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學習有障礙等。
2.學生缺乏競爭意識,學習效率不高。中職對口班學生目前偏少,缺少橫向的可比性,缺乏危機意識,認為只要在本班成績是優(yōu)秀的,就不需要再努力了,漸漸失去了主動學習的動力。
(三)教學方面
教師教學仍然按照非對口班的教學模式,教學效率不高。由于對口高考的要求與非對口班的教學要求不一致,教師的重點與難點把握不準,有部分老師的教學偏離了考綱的要求。
教學效果的評價制度和體系的缺失,對口升學班的教師的教學缺乏成就感。中職學校對口班專業(yè)不一致,人數(shù)相對較少又加上中職學校較少,沒有教育的相關部門組織統(tǒng)一考試,基本上都是教師自己出一套試卷讓學生考試。因為沒有比較的對象和評價標準。
(四)學校管理方面
1.對口升學班的招生門檻過低。由于目前中職招生相對比較困難,導致對口升學班入學時沒有必要的條件和門檻,文化課基礎太差,教學難度增大。很多學生自己不愿意或者沒有信心讀對口,這些學生學習上缺少積極性。
2.管理模式的雜亂。大部分的中職學校的管理模式不能與現(xiàn)階段中職教育相匹配,大部分中職學校實行的是學科式的教學管理模式,任課老師分屬不同的學科,各管一科,不能及時交流信息,對口升學的教學研究不能順利地開展。
二、“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對口教學的解決策略
針對上述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以電工技術與基礎這門專業(yè)課為依托,在對口升學的視角下談幾點我個人的建議:
(一)解決教材教輔的問題
教材與同步練習冊配套使用,可以編寫幾套與高教版電工技術與基礎配套的教師參考用書與試卷,這樣在滿足教師教學需要的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解決課堂教學問題
隨著中職對口升學考試制度與體系的完善,對口升學的課堂教學需要我們教師結合當前對口升學的形式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我們在積極實踐的同時必須進行課堂教學反思,及時調整。下面兩點是我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思考:
1.找準問題、定位準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培養(yǎng)人,就是培養(yǎng)他獲得未來,快樂的前景的道路?!币虼?,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任課教師應對每名學生在分值上有一個正確的定位,鼓勵學生。建立他們的自信心,找到科學、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與創(chuàng)新思維。
2.狠抓落實,合理規(guī)劃課堂教學。初中剛畢業(yè)就要接觸專業(yè)性較強的電工的理論知識,這對于基礎較差的他們來說的確是一次挑戰(zhàn)。因此,在教學中,對整個教材的內容進行一次合理規(guī)劃是很有必要的。
(三)組織教研活動與聯(lián)考,增強競爭意識
1.開展對口升學教師間的教學交流活動,促進教師鉆研教法,提高教學效率。鼓勵教師參加各種主題的教學交流研討會,多聽專家、名師的示范課,開闊教師的眼界。
2.上級教研機構可以組織較大范圍的聯(lián)考活動。建議每學期期末都進行對口學生參與的大范圍的統(tǒng)一期末聯(lián)合考試。
3.設立專門負責對口升學的管理辦公室,同時成立對口升學教師的綜合辦公室,增強對口高考方面與班級管理方面的信息交流。
本文是借電工技術與基礎這門專業(yè)課教學的思考,談談對口高考目前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已經取得不錯效果的解決策略及對后期教學工作的期望。要想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以上談的策略還遠遠不夠。應繼續(xù)探索各式各樣的中職對口教學的方法,幫助越來越多的中職生進入高一級的學校繼續(xù)深造。
參考文獻:
周紹敏.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