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汽車用戶爆發(fā)性增長的同時,我國現存的公路交通網絡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技術水平上均無法滿足車流量的需求??梢姡瑢煌ū憷c安全,不僅要擴大公路交通體系,還應從設計上提高公路的安全系數,這樣才能促進我國交通網絡的進一步完善,方能在高質、安全的基礎上為我國經濟的長期發(fā)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文章闡述了公路交通設計中安全因素,提出了公路交通設計的技術措施。
【關鍵詞】交通設計;公路交通;交叉設計
公路設計作為公路建設中的關鍵部分之一,設計質量直接影響到建設質量,故而就必須要做好公路設計的工作。在公路設計工作中,不僅要對公路路基路面、橋涵隧道、施工風險等加以考慮,還要對其中的交通安全因素加以分析與考慮,這是因為交通安全因素不僅會對公路本身的質量安全造成影響,還會使公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影響,所以在公路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其中的交通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將各個因素與指標進行合理整合,確保公路交通的安全性得到最大的保證。
1、公路設計中的交通安全因素
在公路設計中,交通安全因素主要有五個,分別是平面線形、視距、平面交叉因素、縱斷面線形因素以及平縱組合因素。
1.1平面線形因素
在公路設計中,平面線形必須要做到與周圍環(huán)境、景觀、地勢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與統(tǒng)一,保證線形具有連續(xù)平衡性,還可以與橫縱斷面進行充分配合。具體來說,公路在直線區(qū)段的距離不宜太長,在設計曲線半徑的時候,要盡量大于半徑。要注意的是,曲線半徑也不能過大,通常來說不得大于1萬米,并且線形的前后要保持相互協(xié)調,若曲線與長直線是連接狀態(tài)時,就要盡量避免用到小半徑曲線,而且線形必須要逐步過渡,切不可突變過渡。
此外,在設計公路線性時,要盡量將其與周圍的景觀與地勢統(tǒng)一起來,一些沿著自然地形修建的光滑曲線往往都比直線路段更加具有視覺感染力,而且在修建時也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但是,曲線不能過長,防止司機產生疲憊感,因為曲線路段過長,整個路線將會變長,應增加相應的排水、土方等工程,增加修建成本。如果因為外界地勢的原因導致產生極限半徑的問題,那么必須要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1.2視距因素
在公路設計中,行車視距是最關鍵的一個交通安全因素。行車視距合理,有助于司機對行車道路環(huán)境進行正確地判斷,能規(guī)范司機的駕駛行為,司機也有了更多的操控時間。在公路設計中,最常見的三個視距是超車視距、停車視距以及會車視距,超車視距相對來說比較大。在不同情況的道路中,視距的設計也是不同的。
比如在平曲線內側施工的時候,所設置的構筑物既不能妨礙到施工,也不能妨礙到司機的行車視線。在雙車道上,超車路段的長度必須要與其占據路段總長的比例標準相適應,確保道路通行能力與速度的合理,提高司機駕駛的舒適性與安全性。
1.3平面交叉因素
平面交叉一般都位于公路網的樞紐位置,在公路中十分重要。但是,有很多公路的平面交叉不具有規(guī)范性,沒有為司機設置一些可供遵循的指定路線,更難以判斷他人的行駛路線,因此導致搶道、占道等問題出現,引起公路出現擁堵,嚴重時甚至會引起交通事故。
1.4縱斷面線形因素
一般來說,公路的縱斷面線形因素會對車輛動力性能以及視距產生較大的影響。大縱坡、長縱坡都會對車輛行駛產生直接影響,持續(xù)上坡會使得一些低速檔位行駛的車輛出現水箱沸騰的情況;而下坡路段過長的話,車輛在行駛中的連續(xù)剎車會產生很多熱量,導致車輛的制動效能減弱,容易引起追尾事故。因此,公路設計必須要對其進行控制,將上坡、下坡的距離合理控制。設置必要的警示標志,提高路面的摩擦度等。
1.5平縱組合因素
在公路設計中對平縱組合因素進行考慮時應注意三點:首先,長直線與短豎曲線、坡度大的曲線不要結合,短平曲線與短豎曲線不要結合;其次,長平曲線內不應夾雜過多的短豎曲線,小半徑平曲線不能出現在豎長曲線內部;再次,小半徑平曲線兩端與豎凸線頂部或者豎凹線底部之間不應連接。
2、公路交通安全設計的技術措施
2.1在公路中合理設置道路標志
在公路設計中,設計道路標志是為了能夠在一些交通情況較復雜的地區(qū)告知司機周圍的路況,減少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幾率。在一級公路與二級公路上,路況良好,因此只需設置一些限速標志與指示標志,但是在接近交道口的地方必須設置減速標志與警告標志,并在交道口處設置頻閃燈,此舉能夠在夜晚或者雨霧等惡劣天氣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在等級較低的公路中,必須設置更加詳細與合理的道路標志,同時還要保證道路標志的準確性,讓司機能夠對周圍的交通信息做出準確及時的判斷。
2.2合理設計并使用護欄與隔離欄
護欄與隔離欄是降低交通事故嚴重程度與減少二次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有效措施。在公路設計中,要根據道路實際情況來設置護欄與隔離欄,讓車輛發(fā)生碰撞的時候盡量保證司機的安全,同時還能降低車輛的受損程度。比如,在公路橋梁路段中,可以選用一些剛性較強的護欄,防止車輛駛出橋梁引發(fā)二次交通事故。在一般路段中,可以設計一些墻式護欄,不僅降低成本,而且也能夠起到必要的防護作用。
2.3合理設計輪廓標
輪廓標實際上就是一種視線誘導設施,主要是為了明示道路的方向與線形、行車道的邊界線和危險路段的位置。司機在公路上駕車行駛的時候,為了能夠掌握前方路況,就必須要有足夠的通視距離,而車燈照明的范圍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就必須要通過輪廓標志來誘導司機的視線,讓司機能對前方道路走向準確辨認,提高其行駛的安全性。
2.4合理控制車速
交通事故發(fā)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超速,控制車速始終對降低交通事故有著重要作用,在公路平面交叉口設計中,可以通過設置振動標線、限速標志等措施對車輛行駛的速度進行控制。在減速手段的選擇上,應當對實際交通的運行情況進行綜合考慮。主干道車輛的運行速度通常偏高,因此主要利用限速標志對行駛車輛的速度進行限制,次干道行駛車輛的速度偏小,因此可以在車速線之上通過減速帶等方式進行強行減速。如果在交叉路口道路所處的等級偏低,也可以直接將路面設置為減速路面,從而起到減速作用。
結語:
公路設計中涉及很多交通安全因素,這些交通安全因素對公路行駛的安全性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公路設計中必須要對這些因素加以全面考慮,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公路行駛的安全程度,減少公路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幾率,保證行駛人的生命安全,減少行駛人的生命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