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元認知策略培訓促進中學生自主學習》課題組負責人,我在學校擔負著新教師校本培訓的任務。培訓的會上,我先拋出一個在中學階段常見的現(xiàn)象讓年輕老師探討,什么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曾經的“乖孩子”為什么進入高年級后后勁不足呢?
我們來分析一下我們自己采取的教學的策略和學生完成任務時所用到的策略:首先我們布置練習的目的是什么?乖學生的分數(shù)是在無計劃、無時間限制的情況下得來的,而思維模式的訓練就在速度和正確率的取舍之時得到了不同的體現(xiàn)。那些忙中出錯的學生無意中一直練習著快速思維的方式,久之也成為習慣,有時為了偷懶還無意中練習了創(chuàng)新思維而不是照葫蘆畫瓢的模仿,而練習的最大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很顯然所謂的“乖孩子”沒有達到這一要求。
所以教師在使用各種教學策略時,先要具備元認知策略的知識,才能更好使用其他的策略。正如O’Malley和Chamot的理論 “學習者的學習是否能夠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元認知策略的成敗”所言,教師和學生只要方法得當,能夠用元認知來指導自己的學習,提高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是完全可能的。
一、元認知策略概要
元認知策略由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拉維爾提出,大致可分以下三種:計劃策略、監(jiān)控策略和調節(jié)策略。計劃策略是根據(jù)認知活動的特定目標,在一項活動之前制定計劃,預計結果、選擇策略、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預計其有效性,包括設置學習目標、瀏覽閱讀材料、產生待回答的問題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學習任務。監(jiān)控策略是在認知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根據(jù)認知目標及時評價、反饋認知活動的結果與不足,正確估計自己達到認知目標的程度、水平,并根據(jù)有效性標準評價各種任職行動、策略的效果,包括閱讀時對注意加以跟蹤、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考試時監(jiān)視自己的速度和時間。調節(jié)策略是根據(jù)對認知活動結果的檢查,如發(fā)現(xiàn)問題,則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或者根據(jù)對認知策略的效果的檢查,及時修正、調整認知策略。
二、案例分析
可以說認知策略知識決定著其他學習策略的選用和調整,是重中之重。在上述案例(1)中,教師和家長在給孩子布置學習任務時一定要符合計劃策略,要明確任務的目的性和科學性。要注重完成任務的過程對學生的成長和習慣養(yǎng)成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xiàn),少數(shù)優(yōu)秀學生可以自身發(fā)展元認知能力;一般學生沒有這種才能,他們在學習中獨立性少,依賴教師較多。因此,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傳授書本知識,而且還要教學生如何獲得元認知知識和體驗,鼓勵他們突破現(xiàn)有的學習模式去獲得新的、有效的學習方法。研究表明,元認知策略是可教的,而且應該盡早教給學生;另一方面,元認知策略是可以學會的,而且一旦學會,學習者便可以運用到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去。在我國,從初一開始就應當著手這方面的工作,學生越早獲得這些策略,受益時間就越長。雖然有的策略,如計劃、監(jiān)控等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學會,但要使學生達到自動化和活用的程度,則需要幾年的實踐和體驗。
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的元認知策略的培訓的學生往往學習被動,如果老師不布置任務,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學習。結合國外一些研究的結果和自己班級教學實驗的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元認知策略培訓可以很好地促進中學生自主學習。
三、元認知能力培訓
結合新教師校本培訓工程,我校在教師和實驗班的學生當中進行了元認知策略和能力的培訓。
(1)教師培訓:要成功地教好元認知策略,教師本身必須首先研究認知與元認知理論,包括學習理論和各種元認知策略。善于運用策略并能用策略詮釋學習活動和過程。其次,了解學生需要什么策略,從而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2)學生培訓和實驗指導
結合教學實踐和學生學習中的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我們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對他們進行了元認知理論與學習相結合的培訓。
實驗案例2:思考:如何做筆記,為何有的學生筆記認真、整潔、全面,但成績一般?
認知策略:做筆記
元認知策略指導:如何做筆記
三組實驗:第一組要求做筆記、第二組不要求做筆記、第三組要求且正確有選擇性地做筆記。學生有三種反應:
1.老師抄題,我也抄,出了答案記得牢。
2.老師抄題,我吵鬧,出了答案我知道,過段時間就忘了。
3.老師抄題我先看,想出答案選擇抄。
很顯然,第一種學生往往成績一般,學習的過程缺乏思考,第三種才是正確的有選擇地做筆記的方法。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思考、判斷、調整、修正的過程。
實驗案例3:如何布置家庭作業(yè)?不同學生如何自主學習和應對老師相同的作業(yè)任務?
認知策略:抄寫和誦讀課文都是常用的認知策略,因此常見的中學家庭作業(yè)可能包括:單詞抄十遍,課文讀3遍。
元認知策略指導學生分析任務的目標并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抄單詞為了加強記憶,也為了練字,所以如果把家庭作業(yè)布置成更靈活開放的作業(yè),例如可能是記住,再抄寫,單詞要寫漂亮,速度不能慢;課文讀到可以背誦或者可以不看書回答明天老師的提問,或者復述出來,或者會上臺表演,家庭作業(yè)的形式和量要有明確目的性和計劃性,這樣學生才會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元認知策略告訴我們教師要有計劃準備,分析任務、授課對象、決定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案,安排哪些教學活動,學生課前更要預習學習內容,培養(yǎng)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上課認真聽講,科學記筆記,課后有規(guī)律地反復復習,及早與高中及大學自主式學習方式接軌。及早給學生適當?shù)脑J知知識培訓,讓他們及早學會自主學習,自主規(guī)劃,自主監(jiān)控和復習,是學生今后終生受益的技能,也是老師事半功倍的良方。
經過對教師和學生的元認知知識培訓,我校參加實驗的班級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大有加強。學生會自主決定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進行個性化的處理。教師布置任務時也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式、開放式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