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一種基本形式,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都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教學的目標必須在課堂中完成。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把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自由活動”,“注入式教學”變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更要教給孩子們掌握知識的方法。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適合自己的高效課堂,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呢?
一、正確認識高效課堂
首先“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理想。即教師要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要從本學科的教學特點和規(guī)律入手,努力上好每堂課,使學生能從中學得到更多的東西,至于用何種方法和手段,則需要我們教師充分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案咝дn堂”只有更高,永遠沒有最高,課堂教學雖然有“法”,但永無定“法”,這正是教師的發(fā)展之道,是教學科研的魅力所在。
其次,“高效課堂”是一種教育責任。即要求我們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高質(zhì)量、高標準地培養(yǎng)人、發(fā)展人、成就人?!案咝дn堂”之“高效”不應該以教師教得如何為衡量標準,而應該取決于學生學到什么,學得如何。高效課堂應是努力通過課堂教學活動這一手段,高水平地達成培養(yǎng)人的目的,應是教學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結(jié)合。
二、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1.了解學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朱熹說得好:“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無棄人也?!币馑际钦f施行教育,必須依據(jù)各人的不同資質(zhì)和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資質(zhì)和才能小的就培養(yǎng)成低一級的人才,資質(zhì)和才能大的就培養(yǎng)成高一級的人才,不會有不堪造就而要遺棄的人。
第一,了解學生個性。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在學習中喜歡得到老師的夸獎,因此,經(jīng)常開展一些小型競賽活動,可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增強其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中共同前行。在教學中,采用各種方式的競爭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的參與熱情,讓全體學生能夠共同進步。
第二,了解學生原有認知基礎(chǔ)。任何人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含量,也消除了課堂上的無效空間,減少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知識問題,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2.飽滿的熱情和激情是高效課堂的基礎(chǔ)
第一,老師飽滿的熱情可以感染學生,使學生積極的思考問題,參與教學活動。老師上課精神萎靡不振,說話無精打采,吐詞不清、詞不達意,學生很快就會被老師的這種狀態(tài)所感染,也就不能積極地與教師配合。
第二,教師的激情可以帶來靈感,讓師生在互動過程中產(chǎn)生更多共鳴。如,教師上課沒有激情,一進教室一講到底,一個腔調(diào),平鋪直敘,只管教,不管導,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越來越差,教學成績?nèi)遮呄陆?。所以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和激情,是教師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前提。
3.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是高效課堂的首要條件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播種行為,就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獲命運。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養(yǎng)行為習慣的重要性?!?/p>
第一,讓學生會看。良好的觀察力是孩子們學好數(shù)學的基本條件,要讓學生知道他要觀察什么,該怎樣去觀察。在讓孩子們進行觀察時,應先讓他們靜下心來,再告訴他們觀察目的,方法,步驟,這個過程,可以逐步的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第二,讓學生學會聽。專心聽講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信息的獲取依賴于聽講。要求孩子既要學會傾聽老師講課,又要學會傾聽同學發(fā)言。聽時,要做好積極的心理準備,把注意力集中到將探討的問題上,先獨立想一想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再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逐步學會記住他人發(fā)言的要點,要求學生目光注視對方,用點頭、微笑、搖頭等非語言信號表示自己在聽。
第三,讓學生學會說。在課堂中,可以隨時請學生復述前一位同學的回答,并及時給予肯定。要求學生先想后說,想好再說,逐步教導學生做到語句完整,條理清晰,連貫流暢。孩子們說的過程中,要注意糾正孩子錯誤的讀音和用詞,還要教會他們長句短說,給學生做示范,教給他們怎樣調(diào)控語速語氣,使孩子們養(yǎng)成正確、有序、說完整話的好習慣。同時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多說多練,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表達能力。
第四,讓學生學會想?,F(xiàn)代獨生子女大多依賴性太強,尤其是一年級的新生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培養(yǎng)他們獨立能力,包括思考能力。每次提問之后不要急于要答案,留給孩子充分的思考時間,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獨立思考,如果確實想不出來的,可以適度的提示一下,實在是不會就得幫助他們一起查找正確的答案,不能直接說答案,要讓學生經(jīng)歷查找正確的答案的過程,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4.課堂中優(yōu)化教學過程是高效課堂的關(guān)鍵
課程標準指出:“有效地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倍咝У貙W習活動應是在有效地數(shù)學學習活動基礎(chǔ)上的更高層次追求。
課前導入,出示目標。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一進課堂就可以或讓學生聽聽與課文有關(guān)的錄音或音樂,或講一個與課文有關(guān)的小故事,或展開一段與課文有關(guān)的精彩對話,或利用視頻短片導入等等,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zhì),受到大家的青睞。而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發(fā)展思維的發(fā)散性、求異性。
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xiàn)在提倡終身教育的理念,我們的教育并不是教給學生多少枯燥的知識,而是教給學生終生受益的學習方法,把學生教活,讓學生學活。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漸漸認識到高效課堂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nèi),用恰當?shù)慕虒W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較大容量的真正有效的知識,同時充分培養(yǎng)和錘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高效課堂絕不是只圖眼前熱鬧的應景之舉,而是實實在在的求真務實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