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階段,我國國內許多高校為了更全面地檢測學生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學習效果,紛紛采用隨堂反饋的考核方式來考核學生對思想道德知識與法律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這種考核方式,打破了我國傳統(tǒng)的對學生“一卷定音”的片面測評模式,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了大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科學判斷能力。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國基礎課考核方法普遍存在的缺點,分析了隨堂反饋考核方法在高校“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上的應用,指出了高?;A課應用隨堂反饋考核方法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幾條優(yōu)化高?;A課隨堂反饋考核方法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八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 隨堂反饋 考核方法 探討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又稱“基礎課”)是高校對眾多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普及法律基礎知識的主要課程,有利于大學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懂法護法意識。但很多高校在基礎課的教學效果考評上仍然采用“一卷定音”的片面考核方法,單純地以考試成績高低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依據(jù),完全沒有喚醒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嚴重限制了高校基礎課的實際教學成果測評。而課堂教學反饋考核方法,則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公正客觀地測評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從而有助于教師合理地把控教學進程,推動學生科學高效地完成學習目標。
一、現(xiàn)階段,我國基礎課傳統(tǒng)考核方法普遍存在的缺點
“基礎”課作為我國眾多高校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現(xiàn)階段的考核方法要么是 “一考定音”,完全以筆試成績作為最終考核成績;要么筆試成績與日常成績綜合考核,但筆試成績仍占總成績的絕大部分。這兩種在大學校園普遍流行的考核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點,非常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與學生發(fā)展成長。
1.難以實現(xiàn)預定的教學目的
全國各大高校開設“基礎”課,不單單是傳播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提高大學生的法制觀念,教導大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要明辨是非,主動追求真善美,遠離假惡丑,要知法懂法,關鍵時刻能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傳統(tǒng)的筆試考核方式和筆試占主體的考核方式,都偏向于檢測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不檢測或不側重于檢測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水平與法律觀念素養(yǎng)。錯誤地引導學生把“考試合格”作為學習該課程的主要目標,從而忽略了大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制觀念養(yǎng)成,遠遠偏離了預定的教學目的。
2.難以真實測評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狀況與法律素養(yǎng)水平
單純以筆試成績或筆試占主體的成績來考核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素養(yǎng),有失偏頗,極易造成部分學生日常不注重自我品德修養(yǎng),考前猛背理論知識,應試成績高而實際思想素質差、法制觀念弱的不良現(xiàn)象。所以基礎課的考核不能一味地考察學生的理論成績,而應該兼顧到學生的種種日常行為表現(xiàn),真實地測評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制觀念素養(yǎng)。
3.阻礙實踐性教學的開展
我國各大高校的“基礎”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國家中宣部、教育部都曾特別指出“基礎”課要抽出 1 學分去付諸實踐。這就要求大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融合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去,以身作則,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切實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素養(yǎng)。反過來講,大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實踐中也助于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而傳統(tǒng)的“一卷定音”的筆試考核方式顯然只考核了學生的理論知識,沒兼顧到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的真實狀況,是非常片面的,對部分筆試成績一般,但思想道德實踐修養(yǎng)與法律修養(yǎng)很高的學生來說也是有失公平公正的。
二、隨堂反饋考核方法在高?;A課的應用
傳統(tǒng)考核方法難以全面地考核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素養(yǎng),目前已不能滿足我國基礎課教學育人的目標,而隨堂反饋的考核方法成為現(xiàn)階段我國高?;A課考核的革新性方法,能夠成功地滿足我國基礎課教學育人的新要求。所謂隨堂反饋就是指在課堂上教師通過自己的觀察,對學生提出問題,開展模擬實訓,全面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論理解程度、實際應用能力。最后把每次的測評結果相加取平均數(shù)當作學生該門課程的期末成績。這種考核方法一方面及時地測評了教師的教學效果,方便教師合理把控自己的教學進程,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另一方面也成功檢測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使其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學習中的不足,從而帶有目標性的進行改正。
在實際“基礎”課中運用隨堂反饋的考核方法時,大致要分兩步走。第一步是確定隨堂反饋內容,學生對教師每堂課的課堂內容、授課方式自由評價并發(fā)問其中的不合理之處。第二步是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根據(jù)當堂課的教學內容,設定出若干個問題,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學習情況當堂回答,并在回答完畢后,由教師統(tǒng)一收回保管,避免學生課后通過其它方式查證問題,篡改自己課堂上的問題答案,破壞隨堂反饋內容的真實性。
三、高?;A課應用隨堂反饋考核方法的重要性
1.能夠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求知欲
據(jù)權威部門調查,在以往的“一卷定音”筆試考核測評中,只有不到7%的學生會主動進行課前預習活動,而隨堂反饋考核方法實施后,有接近50%的學生會時常提前主動進行課前預習,查詢閱覽相關知識。對大學生來講,不斷的接受持續(xù)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促進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高校學生并不是十分喜愛基礎課,其重要原因就是基礎課教學方式太單一,教學內容太脫離實際生活。教師只顧一味地進行枯燥的理論知識傳授,不顧及學生的接收意愿與掌握程度。而隨堂反饋考核法則不同,它允許學生就所學內容自由發(fā)揮,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求知欲。尤其是在大學生求職、校園戀愛等大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上,他們就更專心地去探索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拓寬學生的認知范圍
我國現(xiàn)行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側重于對大學生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三觀教育的課程。它主要包括適應大學新生活、發(fā)揚愛國精神、實現(xiàn)人生價值、科學樹立擇業(yè)觀、掌握我國基本的法律法規(guī)等內容,這些內容都是與大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大學生在隨堂反饋時,必然會依據(jù)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主動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