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急診是爭分奪秒,挽救生命,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搏斗,每個科室承擔著不同的功能,在這場賽跑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方法 其中急診檢驗科肩負著為臨床提供支持診斷、鑒別診斷、確定診斷的重要使命。結果 肝素抗凝血漿可以大大提高TAT,在這兩方面取得滿意的效果。結論 肝素不僅可以避開常規(guī)血清的弊端,同時大大提高檢測報告的時間。
關鍵詞:肝素;血漿;血清;急診
1 血清和肝素血漿的區(qū)別
血液由血細胞[1](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組成,離體后自然凝固,分離的淡黃色透明液體稱為血清,血液加抗凝劑分離出的淡黃色液體稱為血漿,血漿和血清的差別是: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2]。肝素是由二種多糖交替連接而成的多聚體抗凝劑,其抗凝機制為通過與凝血酶結合,對IXa、PF3以及VIII等因子的作用進行抑制,并且增強抗凝酶III對絲氨酸蛋白酶的滅活能力,增強抗凝血酶的效果[3]。一份血清標本抽好到自體分離,析出血清至少需要20~30 min,而肝素抗凝血漿標本由檢驗科人員抽好,可直接離心后吸出血漿上機檢測,也就是說原來TAT為1 h的急診標本,改用肝素抗凝血漿檢測的話,理論上TAT可由原來的1 h縮短為30 min,大大提高了臨床效率。
2 血漿應用于急診生化的檢測
急診檢驗科檢測生化項目一般常規(guī)為10項,分別為鉀K,NA,CL,CO2,GLU,CR,BUN,ALT,AST,LDH。根據(jù)樓許 柏[4],柳寶忠[5],蒙勤[6],袁明軍[7]等多人研究,多篇文獻顯示CL,Cr,UREA,ALT,AST,CO2,LDH等項目肝素抗凝血漿和血清比較,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K,NA,GLU等項目血漿和血清相比,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K的差別最明顯(P<0.01)。目前臨床生化檢驗多用血清,但實際操作來看,血清也存在各種弊端。在抽血,離心過程中,如血細胞遭受擠壓而導致血細胞變形,血細胞遭破壞后細胞內(nèi)鉀會釋放入血,形成溶血,從而導致檢驗結果的偏失,血清鉀會升高。這樣的檢測結果會對臨床診斷產(chǎn)生干擾,延誤急診病人的最佳救治時間。而肝素血漿恰恰可以避免以上的弊端,不僅大大縮短了急診檢驗科的TAT,而且消除了溶血的隱患,避免對病人二次抽血。對于肝素對于K,NA,GLU的影響,只需在檢測報告中標注標本類型為肝素血漿,并在正常范圍參考值中設立一個肝素血漿參考值。
3 血漿應用心肌梗死的檢測
心肌梗死(AMI)是心肌因缺血而壞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脈病變的基礎上,發(fā)生冠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心肌嚴重而持久的缺血壞死所致,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心肌梗死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極有可能發(fā)生惡性心律失常,低血壓和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臨床研究資料顯示,開始溶栓治療時間越早,所挽救的心肌數(shù)量越多:2 h內(nèi)開始溶栓治療,療效有優(yōu)于直接行徑皮介入治療(PCI);3 h內(nèi)開始溶栓治療,療效基本與PCI相當;12 h之內(nèi)開始溶栓治療也使患者明顯獲益,但療效遜于PCI,所以,臨床上將癥狀發(fā)作后12 h作為適合溶栓治療的時間窗,并強調(diào)當盡早開始溶栓治療[8]。綜上所述,對于能輔助診斷心肌梗死的肌鈣蛋白(TNT)的結果是對臨床來說至關重要,而TNT的報告時間長短更是重中之重,這直接關系到是否錯失了搶救病人的黃金時間。目前我院急診檢驗科都是采用羅氏診斷試劑,檢測方法都是化學發(fā)光法,其檢測時間只需15 min就是可以出結果,所以前期預處理標本時間的長短決定了肌鈣蛋白的TAT。肝素抗凝血漿恰恰又是可以大大提升前期預處理標本的時間。肌鈣蛋白和肌紅蛋白的測定方法為化學發(fā)光法,它們幾乎不受抗凝劑的影響[9-10]。
4 總結
臨床急救過程中,醫(yī)師要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提升患者的搶救成功率[11]。急診檢驗科的檢測結果不僅給臨床診斷提供明確的方向,同時也可以清楚體現(xiàn)各個危急病人的病情的危重情況,為輕重緩急提供科學的事實根據(jù)。事實上,利用常規(guī)的檢驗方法對患者進行血液急診生化檢驗,耗時耗力,延長了患者的病患時間,尤其在急診檢驗時,很容易會因等待檢驗結果時間較長,而延誤時間,使得患者錯過了最佳搶救時機[12]。根據(jù)我院的滿意度調(diào)查表顯示,患者對于急診檢驗科的投訴集中在報告時間慢,等候時間過長。所以,肝素抗凝血漿的應用無論對于患者還是對于院方,都是雙贏的。肝素不僅可以避開常規(guī)血清的弊端,同時大大提高檢測報告的時間。根據(jù)本文及眾多文獻研究顯示,只要科學的,合理的矯正血漿K,GLU的檢測結果,肝素抗凝血漿完全可替代常規(guī)的血清,節(jié)約時間,取得最佳搶救時機。
參考文獻:
[1]胡彩汀.縮短急診檢驗報告時間的持續(xù)改進[J].醫(yī)學前沿,2013.
[2]全國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2015年臨床檢驗技術(中級),2014.8.25.
[3]楊渙濤.肝素抗凝血漿用于急診生化檢驗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4,24(2):1184.
[4]樓許柏,高偉英.肝素抗凝血漿用于急診生化檢驗的可行性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
[5]柳寶忠.肝素抗凝血漿用于急診生化檢驗的價值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
[6]蒙勤.肝素抗凝血漿用于急診生化檢驗的可行性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5.
[7]袁明軍.肝素抗凝血漿用于急診生化檢驗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4.
[8]佚名.冠心病[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9.
[9]張紹祥.數(shù)字化人體與數(shù)學醫(yī)學的研究概況及發(fā)展趨勢[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
[10]鄒單東.臨床實驗室分析前靜脈采血常見問題分析和質(zhì)量改進[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7(17):13-14.
[11]王銀玲,周立平,王齊暉等干化學法檢測肝素抗凝血漿與血清生化指標的比較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9(27):105-106.
[12]袁明軍肝素抗凝血漿用于急診生化檢驗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4(27).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