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介紹了SIMADYND全數(shù)字控制交-交變頻系統(tǒng)在厚板軋機上的應用,同時介紹了雪橇控制和負荷平衡控制在軋鋼過程中的應用,重點分析了負荷平衡控制和雪橇控制功能調節(jié)時的注意事項。以期對調試及維護人員起到拋磚引玉作用。
關鍵詞:交-交變頻;SIMADYND;雪橇控制;負荷平衡
1 概述
厚板生產線粗軋機、精軋機傳動均采用大功率交-交變頻系統(tǒng)控制,電動機采用同步電動機,額定電壓1650V,頻率6.67Hz/16Hz,速度(40r/min)/(120r/min)。系統(tǒng)均采用雙電機單獨傳動,交-交變頻功率裝置為三相無環(huán)流可逆式晶閘管變流器,控制系統(tǒng)采用西門子公司SIMA2DYND全數(shù)字64位處理器組成的矢量控制交-交變頻調速系統(tǒng),此系統(tǒng)具有控制精度高、響應快速、可靠性強及易于維護的優(yōu)良品質。
2 雪橇和負荷平衡控制
厚板軋機在軋鋼過程中鋼板叩頭和翹頭現(xiàn)象十分常見,鋼板向下扎進地溝和向上沖撞測厚儀橫梁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所以厚板軋鋼時要求在上、下輥咬鋼的過程中,鋼板頭部向上微翹,就是常說的雪橇控制;但在軋過頭部后又要求上、下輥線速度一致,負荷一致,也就是負荷要平衡。鋼板頭尾部彎曲變形的產生原因很多,有很多個相互關聯(lián)的影響因素,其中電氣方面的因素就是主傳動系統(tǒng)的動態(tài)機械特性和上、下輥速度差。厚板生產線的軋機主傳動電動機一般是雙電機上、下輥單獨傳動,雪橇控制和負荷平衡的控制也是最常用的功能。雪橇控制和負荷平衡不能同時投入,雪橇控制一般作用在上、下輥咬鋼的瞬間及之后的幾百毫秒,此段時間下輥的負荷遠大于上輥負荷。為了使上、下輥負荷基本平衡,雪橇形成后,雪橇控制功能撤除,負荷平衡控制隨后投入。負荷平衡功能主要是平衡上、下輥之間的轉矩。當上、下輥之間的負荷差值超過預設定的值時,負荷平衡調節(jié)器輸出直接作用到上、下輥轉速給定,通過調整上、下輥的速度給定值,使得其差值在允許的范圍之內。在實際生產中使用雪橇和負荷平衡控制功能,效果很好,根據(jù)軋制鋼板厚度的變化和經驗,操作工會調整雪橇的值,使鋼板扣頭和很翹的現(xiàn)象基本得到改善。
3 在實際調試過程中,雪橇和負荷平衡控制功能的調節(jié)需注意的事項
(1)明確負荷平衡控制的核心思想是:哪臺電機的轉矩大,就減少那臺電機的速度給定,而不影響另外一臺電機的速度給定。(2)負荷平衡補償量極性的判別: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觀測A33、A331模塊加法器的極性,時時刻刻加法器的兩個加數(shù)極性相反,就是補償?shù)臉O性正確。需要注意:負荷平衡補償量只作用于一臺電機(原因為上述第1點),所以可逆軋制正反轉兩個方向時,A33、A331兩個加法器都要進行極性確認。(3)當工藝、溫度條件比較理想時,上下輥本身的負荷比較平均,此時負荷平衡控制算出的補償量值小,投入頻率低,只觀察加法器就很難判斷極性是否正確,此時就需要根據(jù)程序確認了。(4)軋線系統(tǒng)發(fā)往傳動的速度給定有幾種情況:a.軋線系統(tǒng)分別發(fā)送上輥速度給定和下輥速度給定,這兩個給定遵循軋制工藝,是極性相反的。b.軋線系統(tǒng)分別發(fā)送上輥速度給定和下輥速度給定,這兩個給定遵循電氣工藝,是極性相同的。c.軋線系統(tǒng)只發(fā)送一個速度給定,傳動系統(tǒng)一般把它當作下輥的給定,內部再乘個反號作為上輥的給定。一般a和c的情況多些負荷平衡控制,極性判斷是以下輥速度調節(jié)器前的速度給定$SN1為依據(jù)。而此速度給定的極性與軋線系統(tǒng)發(fā)送的速度給定極性不一定相同,所以必須進行確認。否則,負荷平衡補償量的極性好容易搞錯。注意:有時軋線系統(tǒng)速度給定極性為正,電機正轉時,卻與需要的軋鋼方向相反。此時如果由傳動系統(tǒng)程序內部加反號,一定注意不要利用A34、A341的乘法器模塊。因為它會影響道$SN1的極性,造成負荷平衡補償?shù)臉O性錯誤。而是在軋線系統(tǒng)通訊的根上加反號。(5)以軋機程序為例進行極性確認(如表1)由表1可以看出,最終的結果在A33、A331兩個加法模塊上體現(xiàn)出來。紅色標注的是負荷平衡計算出的補償量極性、黑色標注的是速度給定極性、□為上輥、○為下輥補償量與速度給定始終是兩個極性相反的量,說明極性是正確的。(6)負荷平衡,以力矩大小作為咬鋼判斷。力矩大于20%時認為軋機咬鋼,持續(xù)零點幾秒的雪橇特性后,作為負荷平衡使能的信號,但是這個簡單的判斷容易引起判斷失誤。當負荷平衡處于調節(jié)狀態(tài)或者是最后一道次軋制時,力矩有可能會小于20%,一旦力矩小于20%,負荷平衡使能信號立即撤銷,負荷平衡控制功能退出工作,當力矩重新大于20%時,還要持續(xù)零點幾秒的雪橇特性后,負荷平衡才能夠再次得到使能信號,造成控制混亂。XQ_EN是雪橇使能信號,來自程序A314.Q,與負荷平衡使能信號A3.Q是互反的。所以,可以理解為雪橇投入時,負荷平衡是退出的,反之亦然。由PDA波形可以看出,電流小于約1000A時(程序中對應10%),負荷平衡退出工作,造成雪橇量重新投入致使負荷差值越來越大,負荷重新大于1000A并持續(xù)零點幾秒時間后,雪橇功能退出,負荷平衡重新調整,來回折騰。程序修改力矩大于15%時認為軋機咬鋼,持續(xù)零點幾秒的雪橇特性后,負荷平衡調節(jié)投入,這部分功能保持不變;當力矩小于10%,而且持續(xù)500ms時間時,負荷平衡才退出,而不是象原來那樣電流一小于15%,負荷平衡馬上退出,這種判斷要準確一些。實際上當力矩小于10%,而且持續(xù)500ms時間后負荷平衡退出。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負荷平衡調節(jié)都無所謂了。(7)雪橇控制。雪橇補償量由軋線系統(tǒng)發(fā)送過來時,因為可逆軋機正反轉時,速度給定時正時負,所以同樣需要注意極性問題。$OPD5為雪橇量,軋線系統(tǒng)只發(fā)送一個速度給定,$REF_T為上輥的速度給定,是由傳動程序內部AA12模塊進行乘反號的。雪橇量與速度給定的絕對值相加,意味著不論正轉還是反轉,只要雪橇量為正就意味著加速,雪橇量為負就意味減速;雪橇量作用于上輥,雪橇量為正,實現(xiàn)上輥速度快。
4 結束語
雪橇和負荷平衡控制的使用,基本控制了鋼板的叩頭,減少了鋼板撞導板現(xiàn)象,避免了上、下電機的偏載。上面總結的注意事項,希望對于現(xiàn)場調試和日常維護能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馬小亮.大功率交-交變頻調速及矢量控制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2]SIEMENS 公司.Digital Control System SIMADYN D User Manua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