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過對大量阻垢緩蝕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總結分析,提出了降低藥劑濃度、提高藥劑性能從而就可以降低阻垢劑的投加量的思路,從而最低降低阻垢劑的成本,保證了在藥劑最小投加量的情況下最好的控制水垢形成,達到了節(jié)能降耗的效果。
關鍵詞:阻垢劑;濃度;試驗;降低
1 改造背景
干熄焦發(fā)電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在2013年5月份以前阻垢緩蝕藥劑的使用濃度為100PPM,相對于廠內其他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高好10倍,總的投加量較多,成本就相應的較高,這與目前公司開展的節(jié)能減排、降本增效活動相背而馳,與公司目前的緊張形勢不相適應,因此如何能夠降低阻垢劑的成本,在藥劑最小投加量的情況下最好的控制水垢形成,是文章探討的關鍵。
2 改造方案
工業(yè)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對鋼鐵企業(yè)的生產十分重要,同時也是非常關鍵的設備系統(tǒng),科學有效的循環(huán)冷卻系統(tǒng)為企業(yè)生產設備生命周期內有效運行的關鍵基礎。這時提升水處理技術水平對延長設備裝置壽命十分重要,這亦是提高鋼鐵企業(yè)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隨著宣鋼發(fā)展形勢的需要,對我廠干熄焦發(fā)電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阻垢緩蝕藥劑進行改造,通過大量的阻垢緩蝕試驗,藥劑濃度從100PPM降到30PPM,降幅為200%多。
3 阻垢機理
循環(huán)冷卻水處理時應嚴格控制結垢阻垢劑的使用,常用的阻垢劑為有機磷酸類、聚合電解質等,其間有機膦酸、聚合電解質實現(xiàn)阻垢時,其機理十分復雜,本文對此進行了下述幾方面分析:
(1)晶格畸變
碳酸鈣是一種結晶體,其成長具備嚴格的順序,均是由正電荷Ca2+離子與帶負電荷的CO32-離子相撞,之后則結合且成長,給水中添加有機膦酸等,其會吸附至晶體活性增長點上,從而與Ca2+離子結合,這時則抑制了晶格生長,導致晶格歪曲,亦或者是長不大,可以說晶體會被有機膦酸中的活性分子包圍,之后則失去活性,從而阻礙其他晶體沉淀。再是部分吸附于晶體中的化合物會增長,最終被卷進晶格,這時的CaCO3晶格產生差錯,使得垢層中出現(xiàn)極大的空洞,分子之間相互作業(yè)降低,使得硬垢逐漸變軟;晶粒增長會被嚴重干擾,從而產生歪曲,這時的晶粒變小,使得垢層逐漸變軟,可被水沖洗。
(2)絡合增溶
有機膦酸可于水中被離解,從而釋放出H+離子,因其本身帶有負電荷陰離子,從而產生絡合增溶,這時就提升了CaCO3晶粒析出飽和度,但此飽和度過大,這時水中CaCO3溶解度就會增加。加上晶格畸變,其間若不加藥劑,則形成的晶粒十分細小,但顆粒分散度會嚴重影響溶解度,晶粒小則說明CaCO3溶解度會被增大,這時則提升了CaCO3析出過飽和度。
4 試驗內容
4.1 旋轉掛片試驗
(1)試驗條件
試片采用A3I碳鋼與I型不銹鋼;試驗用水則采用工業(yè)水;物理參數(shù)應是旋轉速度,控制其每分鐘120轉;試驗溫度應控制為40±1攝氏度;試驗時間保證72小時。
(2)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試驗結果表明:在這種水質條件下,通過對碳鋼、不銹鋼腐蝕率初步選定投加濃度為:25PPM、30PPM、35PPM為適宜濃度。
4.2 靜態(tài)阻垢試驗
靜態(tài)阻垢試驗著重評價阻垢劑的阻垢性能,試驗方法按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冷卻水分析和試驗方法中的靜態(tài)阻垢評定試驗方法。
(1)試驗條件
靜態(tài)阻垢試驗中的阻垢性能評價十分重要,其試驗條件應為多孔恒溫水浴鍋,應嚴格滿足80±1攝氏度;燒杯選擇1000mL的刻度燒杯;采用蒸餾水配置,濃度為2倍。
(2)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結果顯示:在易結垢的水質情況下,為達到動力廠要求阻垢率(阻垢率≥80%)所以選擇投加濃度為:30PPM、35PPM。
5 結束語
通過腐蝕試驗與靜態(tài)阻垢試驗二者得出的數(shù)據(jù),權衡經濟效益后得出投加濃度為:30PPM最為適宜。
通過上述試驗得出新的投加濃度后并在實際中應用了一段時間,2013年10月15日干熄焦發(fā)電進行了檢修,對凝結器進行了開人孔作業(yè),對現(xiàn)場凝結器不銹鋼管進行觀察,沒有明顯結垢,阻垢效果較理想。干熄焦阻垢劑由原來每月投加7.8噸,減少到現(xiàn)在每月1.7噸,每月減少了6.1噸藥劑使用量,節(jié)省藥劑費用9000元×6.1噸/月×12月=658800元。
參考文獻
[1]崔曉琳.水質化驗分析方法探討[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5).
[2]賈艷梅.淺談化驗分析工作的重要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6). [3]蔣皎梅,陳國松,張紅漫,等.循環(huán)冷卻水中阻垢劑用量的實驗研究[J].工業(yè)水處理,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