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免疫膠體金技術(Immune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GICT)是以膠體金作為示蹤標志物應用于抗原抗體的一種新型的免疫標記技術,具有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應用范圍廣、標記物穩(wěn)定、健康無害等優(yōu)點。免疫膠體金技術發(fā)展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近年來在生物醫(yī)學的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尤其在獸醫(yī)臨床上的應用更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本文將從免疫膠體金技術的基本原理、特點、制備方法等方面出發(fā),綜述免疫膠體金技術在獸醫(yī)臨床上的應用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
[關鍵詞] 免疫膠體金 獸醫(yī) 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S854.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6)10-0268-01
免疫膠體金技術是把膠體金作為標記物然后作用于抗原體,使其與蛋白質等各種大分子物質結合,然后根據抗原抗體反應來達到檢測目的的一種新型的相對成熟的免疫標記技術。膠體金是由氯金酸(HAuCl4)在還原劑如白磷、抗壞血酸、枸櫞酸鈉、鞣酸等作用下,聚合成為特定大小的金顆粒,并由于靜電作用成為一種穩(wěn)定的膠體狀態(tài)。在弱堿的環(huán)境下膠體金是帶負電荷,可與蛋白質分子的正電荷基團形成牢固的結合,由于這種結合是靜電結合,所以不影響蛋白質的生物特性。根據膠體金的一些物理特性的反應,比如膠體金顆粒的大小、形狀、顏色等,以及與其相結合的大分子物質所表現(xiàn)的免疫性和生物學特性作用,使得膠體金在免疫學及細胞生物學等領域被大規(guī)模應用[1]。
1 免疫膠體金技術的基本原理及膠體金顆粒制備方法
膠體金標記,實際上就是膠體金將蛋白質等各種大分子吸附到膠體金顆粒表面的包被過程,這個過程中的主要原理是由于膠體金顆粒表面是呈負電荷,而蛋白質等各種大分子呈正電荷,兩種電荷基團由于靜電吸附作用而牢固結合。而膠體金顆粒大小不一、顏色各異,其制備可以利用抗壞血酸還原法和檸檬酸還原法等方法從氯金酸中快速提取。在制備過程中使用的玻璃器皿必須清洗干凈,要使用優(yōu)質的氯金酸,否則會影響到膠體金顆粒的穩(wěn)定性。膠體金顆粒能夠強力吸附蛋白質等各種大分子物質,與免疫球蛋白、毒素、抗生素等各種非共價進行有效結合,因此在臨床試驗及各種醫(yī)學研究中成為實用的器材,被廣泛應用[2]。
而免疫膠體金技術就是利用膠體金顆粒的各種物理特性,及其與蛋白質等各種大分子結合能夠改變顏色,在顯微鏡下容易進行觀察研究的特點而研發(fā)的。膠體金顆粒在與蛋白質結合時在顯微鏡下會呈黑褐色;當這些標記物大量聚集時,在肉眼下會呈紅色等,因而適用于定性或者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檢測法,而且標價后的大分子物質活性不會發(fā)生改變 [3]。
2 免疫膠體金技術的優(yōu)點
2.1 使用方便快速,便于基層使用和現(xiàn)場使用,免疫膠體金的所有反應能在十五分鐘內結束;
2.2 免疫膠體金技術使用的成本低,不需要購進特殊的儀器設備;
2.3 免疫膠體金技術的應用范圍特別廣泛,可以滿足不同的檢測條件;
2.4 免疫膠體金技術可以進行多項檢測,增加樣品的使用率,降低成本的同時解決了一些樣品難以取得的困難;
2.5 膠體金技術中的標記物性質穩(wěn)定,標記樣品的保存時間較長,保存條件要求較低,并且沒有信號衰減現(xiàn)象;
2.6 膠體金本身呈紅色,易于研究,減少了酶標需要加入發(fā)色試劑等致癌性底物,降低了危害。
3 免疫膠體金技術在獸醫(yī)臨床上的應用
當前,我國畜牧正處于逐漸的發(fā)展階段,由于各種不利因素的存在導致畜牧獸醫(yī)防疫工作存在諸多的問題。首先,我國目前多數(shù)地區(qū)沒有按照國家規(guī)定建立符合要求的獸醫(yī)疫病區(qū),關于防疫工作的教育宣傳相對不足,導致大部分散養(yǎng)殖的農戶缺乏動物疫情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沒能在養(yǎng)殖過程中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防止動物疫情的發(fā)生。其次,目前我國動物疫情的防疫體系還不夠完善,缺乏必要的設施設備,使得防疫工作無法順利的開展。再次,基層防疫工作人員素質不夠高。動物的防疫工作不像人類的防疫工作一樣受各個單位重視。在動物實施防疫工作中,常常出現(xiàn)一針多畜的現(xiàn)象,缺乏必要的消毒工作。另外,由于國家在動物防疫方面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使得工作人員缺少工作熱情等。可見,我國畜牧獸醫(yī)防疫工作存在極大的問題,應急需采取相關措施改善這種局面。
而免疫膠體金技術具有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應用范圍廣、標記物穩(wěn)定性強、健康無害等優(yōu)點,適合在獸醫(yī)臨床中大力推廣。在獸醫(yī)臨床上,可以利用膠體金技術制備的試紙對畜禽病毒類疾病進行診斷,有利于對畜禽類疾病進行有效的檢測和預防。例如,王長美等用根據臨床癥狀和病變情況、免疫膠體金試驗以及病毒分離和鑒定,快速診斷證實鵝群患禽I型副粘病毒病。王愛華等獸醫(yī)學研究人員采用15nm的膠體金顆粒作為實驗的標記物,制備出用于檢驗雞減蛋綜合征病毒(EDsv)的膠體金試紙條。這種膠體金試條紙可以檢驗出濃度約為1.35“g/mE的純化EDSV。同時程安春等利用銀加強膠體金探針檢測提純的雞減蛋綜合征病毒(EDSV)抗原的最低檢出量為0.1 1719斗g/mL,用這種檢測方法檢測了人工感染的50只雞采集的樣本,對卵巢、輸卵管峽部、咽喉部、軟殼蛋的陽性率均為100%,糞便陽性率為92%。王澤霖等采用膠體金標記純化的羊抗鼠IgG,建立了一種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進行檢測的銀加強金標免疫技(Sliver-enhanced colloidal gold assay,SECGA),SECGA檢測抗原可用IBV早期檢測,具有群特異性,快速,敏感,簡便,結果易判定。
4 結語
免疫膠體金技術具有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應用范圍廣、標記物穩(wěn)定性強、健康無害等優(yōu)點,在獸醫(yī)臨床疾病診斷和檢驗檢疫中得到了大力推廣,尤其是在基層、農村等實驗設施較差的地區(qū)更應得到普及。隨著免疫膠體金新的標記物和制備方法的發(fā)展,免疫膠體金技術將會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藺俐仲,徐春志,靳朝.免疫膠體金技術及其在獸醫(yī)臨床上的應用[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7,02:106-109.
[2]莊金秋,梅建國,沈志強.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在獸醫(yī)臨床診斷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動物檢疫,2012,09:70-75.
[3]張鳳珍.免疫膠體金技術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獸醫(yī)臨床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09,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