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6)10-0156-01
孜然屬傘形花科、孜然芹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常用的藥食兩用作物,果實(種子)除可入藥外,還用于調(diào)味和制作香料。孜然株高28-45cm,適應性強,喜溫暖干燥的氣候環(huán)境,耐寒、喜溫,忌澇、忌鹽堿,忌重茬種植,不宜多施農(nóng)家肥和氮肥,以防徒長引起倒伏。孜然在高臺縣川區(qū)各鄉(xiāng)鎮(zhèn)均適宜種植。其主要栽培技術(shù)如下:
1 選地與整地
1.1 選茬整地
孜然種植宜選擇在通風良好、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肥力中等以上、鹽堿含量低的砂壤土或壤土種植為宜,前茬以小麥、玉米、番茄、棉花為宜,忌胡麻茬和瓜類茬。
前茬作物收后,深翻土地,秋季結(jié)合秋耕耙耱保墑,進行秋翻冬灌。
第二年早春土壤解凍時平整整地,要求地塊大小以1畝地左右為宜,超過1.3畝的地塊加活埂,成“田”字形,面積過大易染病枯死;同時,要地面平整,土壤細綿、無土塊。如果水口和地塊落差大,要沿水口開毛渠,讓水在澆灌時沿毛渠多水口進地,以減緩水流速度,以保證灌水均勻。在地角處備足粒小、無鹽堿、無草籽的干凈沙子(8-10)m3/畝待用。
1.2 科學施肥
結(jié)合秋翻整地,畝施農(nóng)家肥3m3-4m3。播種前結(jié)合春季整地,一次性畝施入磷酸二銨10-20kg,或過磷酸鈣40kg, 同時進行25cm深耙地。雜草多的地塊,在播種前7天-10天,每畝用48%地樂胺乳油0.2kg,加水30kg噴灑在地表,及時耙入土中,以殺滅雜草。
為預防病害,在播種前2天-3天,每畝用綠亨1號0.05kg加水30kg噴施地表,深耙10 - 20cm,進行土壤處理。土內(nèi)施藥也可以將藥液噴在細沙上,制成藥沙,沙的干濕以手捏撒開不結(jié)團為宜,均勻撒于地表并耙耱。切忌施藥不勻或用藥過量,以免造成藥害而傷苗。
2 選種與播種
2.1 品種選擇
目前高臺縣種植的孜然品種有新疆大粒和當?shù)剞r(nóng)戶自留地方孜然品種。選購新疆大粒孜然種子時,要選顏色暗綠、籽粒飽滿、成熟度好、發(fā)芽率80%以上,無雜質(zhì)、無病蟲害、從正規(guī)渠道購進的并有正式發(fā)票的孜然種子。
農(nóng)戶自留孜然種子,要求留色澤鮮艷、抗病性好(從重病田選留健康種)、生長勢強、植株健壯、果穗多、粒大粒飽、自然成熟的優(yōu)良孜然種子。為殺滅部分種傳病菌和促進早出苗,播種前用50℃- 55℃的水浸泡種子15分鐘,并不停攪拌,除去浮出水面的秕粒和雜質(zhì),然后在常溫下浸泡8小時-12小時,將沉底的種子撈出,晾干表面水分后用沙子拌勻后播種。
2.2 適期播種
川區(qū)孜然一般在3月底播種。有三種播種方法,根據(jù)條件任選一種即可。一是撒播:方法是在無風天,將孜然種子人工均勻撒于地表,然后蓋沙1-1.2cm。種前墑情較差者,可在覆沙后灌水1次,待表皮發(fā)白時疏松土表,以利全苗。二是條播:方法是先把孜然種子和沙子充分混勻,放入種子箱,然后用播種機按行播種。為了保證播種質(zhì)量,播種深度控制在2.0-2.5cm,行距10- 15cm,播后耱平地表。三是地膜種植:方法是用1.45m的地膜,播前5天-7天鋪好地膜,使地墑充足,地膜貼地,用人工輥桶穴播,種植規(guī)格為穴深1.3 -2.5cm,穴距10cm。有效膜面控制在1.3m,中間種1行甜菜,兩邊各種4行孜然,共8行,行距15cm。播種后,穴孔蓋沙,即可確保種子發(fā)芽,也可保證穴孔和膜孔不錯位。以上幾種方法下種量均控制在1.5kg/畝。為適當遮蔭、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效益,孜然還可和玉米、茴香、柴胡作物套種。
3 田間管理
3.1 適時適量灌水
播種后,如果是秋沙地,應及時灌上安種水。如果是冬水地,墑情充足,可以不灌水。出苗后2葉期灌頭水,灌水要足量,以灌后2小時-3小時田間無積水為宜。開花盛期灌二水,灌水量較頭水少,以灌后1小時-2小時田間無積水為宜。全生育期共灌2次- 3次水,避免久旱猛灌大水和雨前灌水,夏季高溫時嚴禁大水漫灌和灌后長時間積水。以多水口、小地塊、小水淺灌、早晚低溫灌水為原則,切忌田間低洼積水和灌跑馬水。
3.2 合理追肥
根據(jù)孜然長勢,適當進行葉面追肥。在苗后花前,用植物動力“2003”1000倍液、高美施750倍液或蘭大液體微肥等液肥的任何一種進行莖葉噴霧,促進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逆性,連噴次2次-3次,每次間隔7天-10天。若植株發(fā)黃,長勢弱,也可以結(jié)合灌水,畝追施硝酸銨10-12kg。
3.3 除草疏苗
在孜然出苗顯綠后,如果田間雜草多,要及時人工除草,一般全生育期要除兩次草。結(jié)合除草,拔除全部黃苗、病苗、弱苗和生長稠密處的部分幼苗,促使孜然健株均勻分布,田間通風透光、個體發(fā)育良好,保證群體產(chǎn)量。以畝保苗30萬-40萬株較好。當密度超過50萬株/畝,隨著密度的增加,產(chǎn)量呈下降趨勢。
3.4 病害防治
在多雨和排水不良時應及時開溝排水,以防根系腐爛。發(fā)現(xiàn)有根腐病出現(xiàn)時,畝用綠亨2號可濕性粉劑0.05kg兌水30kg或畝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0.15kg兌水30kg進行莖葉噴霧,每次間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次-3次。
采收前7天-10天禁止使用任何農(nóng)藥,整個生長季節(jié)嚴禁使用高毒劇毒農(nóng)藥。
4 適時收獲
六月下旬至7月上旬,待孜然植株針葉發(fā)黃,莖稈轉(zhuǎn)白,籽粒飽滿,成熟良好時即早收獲。收獲時應分批進行,隨熟隨收,收獲時人工連根拔起整個植株,抖凈泥土,扎成小捆,然后集中拉運到曬場晾曬1天-3天至七到八成干時,即可打碾收獲,揚篩干凈入庫、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