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農村財務管理是農村經濟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事關農村經濟的和諧發(fā)展、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當前應該把農村財務管理當做農村規(guī)范化管理的一件大事來抓,利用第三方審計可以摸清各村財務脈絡,規(guī)范財務管理制度,落實從嚴治黨,促進社會穩(wěn)定,保障五大發(fā)展。
[關鍵詞] 農村財務 第三方審計 監(jiān)督
[中圖分類號] F30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6)10-0067-01
1 農村財務管理現狀
1.1 工作層面
農村財務管理規(guī)范化的滯后是新農村建設亟待解決的一大課題,以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侵占、挪用專項資金。個別村干部利用職務之便,虛報冒領小麥種植補貼、低?;蛭7扛脑炜畹葒覍m椯Y金,用作其他支出。二是收支不入賬,坐收坐支。有的村財務由村黨支部書記隨意操作,收入無依據,支出無計劃,坐收坐支,有的村只將部分收入入賬,形成了體外循環(huán)、賬外賬,導致村級財務管理混亂。三是財務多頭管理,票據管理、使用不規(guī)范。
在管理層面上,村級財務一般由鎮(zhèn)街經管站進行審計監(jiān)督管理。面對繁雜的村級財務,鎮(zhèn)街經管站編制有限,大部分經管站只能聘用臨時工協助工作,同時缺少專業(yè)審計人員,所以很難保證每個村的財務監(jiān)督管理到位。
1.2 現實層面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村民對村級事務的參與意識和關注度越來越高。即便是村級財務依照相關程序按時公開,基于上述村級財務存在的問題,也會有部分村民有異議,對一些賬務持懷疑態(tài)度。加之有時鎮(zhèn)經管站的審計監(jiān)督工作查不出問題或者查而不法,就會造成這部分村民的不滿意,對各級黨組織不信服,進而到上級部門上訪甚至越級上訪,影響了黨的形象,破壞了農村的和諧,成為影響農村安定的不和諧因素。
2 當前臨朐縣規(guī)范農村財務管理的主要做法
為有效解決上述村級財務管理問題,探索引進第三方審計工作,我縣東城街道和辛寨鎮(zhèn)已經先后開展此項工作,城關街道、冶源鎮(zhèn)、五井鎮(zhèn)等也正在籌劃中。東城街道計劃利用3年時間,聘請有資質的審計事務所,完成對所轄128個原建制村自2010年以來村級財務第三方審計工作,自2015年10月工作開展以來,截至目前已完成21個村。辛寨鎮(zhèn)從本鎮(zhèn)實際出發(fā),根據輕重緩急的原則,聘請有資質的審計事務所首先對干群矛盾集中村、長期信訪村、“三資”多的重點村進行第三方審計。調研組經過到東城街道和辛寨鎮(zhèn)進行實地調研,和鎮(zhèn)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座談交流,梳理總結當前我縣引進第三方審計工作的做法。
2.1 思想重視,組織周密
各鎮(zhèn)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第三方審計工作,成立由鎮(zhèn)黨委副書記任組長,紀委書記、分管穩(wěn)定工作的副鎮(zhèn)長、掛社區(qū)領導成員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由紀委書記牽頭,相關領導成員、社區(qū)主任協調配合,共同抓好審計工作。各被審計村及時召開兩委會,傳達黨委政府要求,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消除誤解,統(tǒng)籌安排村級工作,全力配合審計事務所開展工作。信訪群眾、村民代表按照審計人員安排,嚴格監(jiān)督,做好相關證據收集和賬目審查工作,為第三方審計順利進行夯實了基礎。
2.2 嚴格程序,依法辦事
嚴格按照會計法辦事。鎮(zhèn)街黨委政府確定審計村和對象后,對審計村下發(fā)審計通知書,由管區(qū)分管領導、經管站負責人以及審計組長共同召集所審村負責人和會計談話,告知其審計事宜,包括審計時間、內容、義務和法律后果。審計前,協調村委與事務所簽訂審計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與紀律要求;組織經管部門移交全部財務資料,社區(qū)、信訪辦、紀委提供歷年信訪問題查處檔案,增強第三方審計的針對性和全面性。
2.3 動員群眾,強化監(jiān)督
堅持把群眾監(jiān)督作為深化第三方審計的重要措施,在審計事務所確定上,全面征求群眾意見,共同協商確定第三方事務所。審計期間提供必要的監(jiān)督條件,邀請信訪群眾、村內“兩代表一委員”、村民代表全程參與、全程監(jiān)督,保證審計公開透明進行。對違法監(jiān)督行為,依法予以回擊。
3 我縣農村財務引進第三方審計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摸清了村里的“家底”。通過聘請第三方對村集體資產債務、財政資金撥付使用、收入資金代管、支出票據使用、資產資源承包租賃合同以及拍賣處置、工程項目建設招投標、民主理財監(jiān)督執(zhí)行、財務公開公示和招待費為零執(zhí)行情況等問題的清理清查,對歷年村級財務收支、“三資”監(jiān)管進行了全面體檢,有助于鎮(zhèn)黨委政府、新任村兩委班子摸清村集體的“家底”,為下步科學管理、服務群眾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二是有利于密切黨群關系。審計過程中,第三方人員以其獨立性身份對村務、財務作出解釋,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審計報告,增強了信訪群眾的信任度,從源頭上解決了多年來村干部說不清、群眾不知情、不信任、亂猜疑的問題,努力達到“還村干部清白,讓老百姓明白”的目的,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提升基層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保護村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讓村干部會干事、干真事、能干事,更好的為群眾服務。
三是有利于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通過審計過程中的“紅紅臉、出出汗”,村兩委干部進一步理解了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增強了紀律規(guī)矩意識、權力受監(jiān)督意識和責任意識。審計結束后,堅持紀在法前,運用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根據審計建議完善制度,改進工作,對相關人員批評教育,督促轉變作風,有效降低了廉政風險,進一步教育和保護了干部;對發(fā)現的違紀問題線索,縣紀委和鎮(zhèn)黨委根據審計報告作出處理,既彌補了專業(yè)知識不足,又強化了紀律審查力量,提升了案件查處的權威性和社會影響力。
4 引進第三方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結合第三方審計工作實踐,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個別村干部思想認識不夠到位,審計工作與村級工作統(tǒng)籌不夠,影響了審計進度;審計機制不完善,在鎮(zhèn)、村、信訪群眾工作銜接上需要進一步探索;第三方審計單位力量薄弱,部分村莊經濟收入來源少,在面上鋪開的難度較大;有的群眾期望值過高,疑慮過多,解釋反饋時費時費力等等。
在調研過程中,針對引進第三方審計工作,參與座談的干部和工作人員提出了不少建議,總結如下。
一是要合理確定中介第三方。首先確定中介第三方審計村級財務,需要鎮(zhèn)、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協商確定,不能由縣、鎮(zhèn)政府或某個部門獨自與某家審計事務所簽定代理了事,重點是整個操作都應該在陽光下操作,使第三方審計更經得起考驗和得到群眾的信服。其次,如何選定中介第三方?如何確保在審計過程中避免出現徇私舞弊的問題。筆者認為,條件成熟時有必要引入“第四方”進行監(jiān)督。建立第三方審計機制后,村級財務管理形成了多方制衡的局面。鎮(zhèn)級政府可以公開招聘完全獨立的“第四方”會計師事務所或審計機構,按年度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對第三方代理會計、審計工作進行專業(yè)審核,以確保其真實、準確。這不但能規(guī)范第三方的運作,審計結果也更令群眾信服。
二是引進第三方審計的費用承擔問題。由于引進第三方審計工作是有償服務,并且收費較高。根據山東省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收費標準:主任(副主任)會計師:800元/小時;項目負責人:600元/小時;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500元/小時;中高級職稱人員300元/小時;助理人員200元/小時。一般一個村的財務審計工作短則需要一周,長則數月,這產生的費用需要誰來承擔?是村民、村集體、鎮(zhèn)政府還是縣財政,這個問題還待商榷。
三是基于引入第三方審計工作成本較高,當前全面鋪開,問題多,難度大。應結合實際,因村制宜,循序漸進,分階段進行??梢砸枣?zhèn)、街為單位,先在所轄范圍內有針對性的選出幾個審計村:比如村級財務監(jiān)督不到位村、村級事務民主管理欠缺的村、村民反映問題較多的村、“三資”較多的村等。
四是村里不合規(guī)但是卻實際發(fā)生的賬務如何處理的問題。在調研過程中,經第三方審計發(fā)現很多村都存在這個問題,比如招商引資的招待費用;應村民個人繳納,因各種原因村集體代繳以及代繳后收不回來的賬務如銀齡安康保險、治安費等。這些不合規(guī)但是實際發(fā)生的賬務入不了賬,村干部只能是將其攤入其他項目支出,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建議相關部門能否對這個問題展開研究。
五是加強村會計隊伍建設。在調研中發(fā)現一是村會計普遍年齡偏大,學歷較低,業(yè)務能力有待提高。二是村干部反映農村會計培訓班時間較短,不能達到業(yè)務提升的培訓效果。建議農村會計培訓班延長培訓時間,有針對性的增加培訓內容。三是村會計隊伍不穩(wěn)固,變化較大,很多村都是一屆一換,影響了工作的延續(xù)性,而且在工作交接的時候也容易出現問題。
參考文獻
[1]常茂松:《關于注冊會計師參與農村財務審計的思考》[J],《河南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第5期。
[2]徐巖松、吳紹華、郭申:《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探討》[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