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十成收成才保險”。田間管理是玉米栽培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它貫穿作物播種到收獲的全過程。文中從播前準備及播種、苗期管理、中后期管理三方面就如何加強玉米田間管理技術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期指導大田生產。
[關鍵詞] 夏玉米 田間管理 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6)09-0154-01
1 播前準備
1.1 種子的精選與處理
種子處理可有效防治種傳和土傳病蟲害,是防止病蟲入侵的第一道防線,處理方法如下:(1)選種生育期長短要適宜。夏玉米生育期較短,宜選用生育期為102-105天的中晚熟品種。(2)播前曬種播前選擇晴朗的天氣,把種子均勻地攤在席子上,連續(xù)翻曬2-3天。曬種可以提高出苗率13%-28%,提高出苗1-2天。(3)浸種,可在播種前用濃度為0.01%-0.03%的硼酸、硫酸錳、硫酸銅、硫酸鋅及鉬酸銨混合溶液,浸種12-24小時。(4)用不同的藥劑配制成的溶液與適量的種子拌均勻,如:生物鉀肥拌種:一般每畝用生物鉀肥500克對水250毫升,當肥化開后與玉米種子拌勻,稍加陰干后播種。生物鉀肥拌種能明顯增強抗旱、抗倒能力,減輕病害的發(fā)生和防止早衰,促使穗大粒多,增產10%-15%。
1.2 播種
(1)首先應確定播種期.夏玉米播種越早越好,應遵循“玉米爭前后晌,早種才能多打糧?!钡脑瓌t,在麥收后及時搶種,根據(jù)調查從6月5日到6月20日,每晚播一天減產1.3%。(2)確定播種量,播種量因種子大小,發(fā)芽率高低、種植密度、種植方法和栽培目的而定,通常播種的有效種子粒書應為計劃留苗數(shù)的3倍左右,一般條播每公頃用種45-60Kg。(3)施用種肥,種肥利用培育壯苗,一般可增產10%左右,(4)播深一致,覆土均勻??杀WC出苗時間集中,苗勢整齊,播種深度一般5cm左右。并且要注意播種需要適宜的土壤水分。(5)施基肥。播種時先開溝將肥料施入,再播種?;蚴褂檬┓什シN一體的機械播種。使種、肥分開防止燒苗。
2 苗期管理
夏玉米從出苗到拔節(jié)為苗期,保證苗全、苗齊、苗勻、苗壯是苗期管理的主要任務,也是玉米高產的基礎。
2.1 查田補苗,蹲苗促壯
由于玉米種子質量和土壤墑情等會造成已播種的玉米出現(xiàn)不同程度缺苗、斷壟,這將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因此,玉米出苗后應及時查苗,缺苗少時可采用就近多留苗或移栽補苗。蹲苗時間一般從出苗后開始至拔節(jié)前結束。要遵循“蹲黑不蹲黃,蹲肥不蹲瘦,蹲濕不蹲干”的原則,一般苗壯、地力肥或墑情好的地塊要蹲苗,苗弱、地力薄或墑情差的地塊不用蹲苗。
2.2 除草
化學除草的方法:(1)玉米3-5葉期:50%乙草胺乳油80-100ml/畝,或33%除草通乳油100-150ml/畝,對水40-50kg,噴灑行間地表。(2)玉米4-6葉期:40%莠去津膠懸劑150-200ml/畝,或72%2,4-滴丁酯60-80ml/畝,80%草凈津可濕性粉劑100-200克/畝,20%使它隆乳油70-90ml/畝,75%闊葉散(闊葉凈不太安全)干懸浮劑1-2克/畝,對水40-50kg定向噴霧。阿特拉津300克/畝,對水40-50kg定向噴霧。
3 中后期管理
玉米從拔節(jié)期到抽雄為穗期,從抽雄到成熟為花粒期,這是玉米一生種生長最旺盛的時期,也是田間管理最關鍵時期。
3.1 追肥
玉米后期追肥,一般進行3次。
(1)攻稈肥。在玉米苗高30厘米左右,7-8片葉時施入,施肥量占總追肥量的30%,一般畝施尿素15公斤左右,也可追施優(yōu)質有機肥1000-1500公斤。沿幼苗一側12-15厘米處開溝深施(15-20厘米)(2)攻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畝追施尿素30公斤左右,保證玉米增產,并決定果穗的多少和每穗的粒數(shù)。施肥量占總追肥量的50%。(3)攻粒肥,這次追肥對防止葉片早衰、增加粒重有重要作用。施肥量一般占總追肥量的20%,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高產田可畝追施15公斤左右。
3.2 澆水
玉米中后期后期澆水要進行4次
第一水:拔節(jié)前后澆拔節(jié)水,要淺(60m3/畝左右),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5%-70%即可;第二水:大喇叭口期灌水,澆足(80m3/畝左右),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即可;第三水:開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數(shù)的關鍵水;第四水: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關鍵水。
3.3 病蟲害防治
玉米中后期的蟲害主要有玉米螟等,玉米螟防治方法是:在大喇叭口灌心,使用藥劑多為辛硫磷等顆粒劑或Bt乳劑100-150毫升加細沙5千克撒于心葉內防治。將可樂或雪碧塑料瓶瓶蓋鉆5-6個小孔;灌心時將塑料瓶倒置并對準玉米喇叭口,用手輕輕抖落藥劑即可。也可采用蟲酰肼或康寬噴霧防治玉米螟。夏玉米穗期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莖腐病等。褐斑病可在玉米6-8片葉時選用20%三唑酮加入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噴霧防治,注意噴頂蓋心和葉片均勻噴施;莖腐病可在發(fā)病初期用農用鏈霉素4000-50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
3.4 適當晚收
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況下,粒重最大,產量最高。收獲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產量下降。在不影響復種的情況下,可適當?shù)耐七t收獲期,提高玉米粒重,增加產量。當玉米苞葉干枯松散,籽粒變硬發(fā)亮呈金黃色時,即為玉米完熟期,此時收獲產量最高。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這三個期間的嚴格管理,對玉米生產而言極為重要,這不僅直接影響到農民的經濟收入而且會關系到整個社會的民生,因此,加強玉米田間管理技術的學習具有極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文俠,李春茱,韓英,等.玉米施肥技術研究[J].吉林農業(yè):下半月,2009(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