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蘋果縮果病主要癥狀表現(xiàn)在果實上,有的也會發(fā)生在葉片或者新梢上。本文就蘋果樹縮果病的主要表現(xiàn)及防治簡述如下。
[關鍵詞] 蘋果樹縮果病 癥狀 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6)09-0133-01
縮果病是蘋果樹生理病害常見的一種,它是由不適宜的非生物因素直接引發(fā)的病害,此病害對果樹的危害極大,不容忽視。
縮果病的癥狀大多體現(xiàn)在果實和枝葉上。在果實上的癥狀有干斑型,從落花后半個月開始,幼果表面出現(xiàn)水漬狀圓形病斑,皮下果肉也呈半透明水漬狀,有的病果溢出黃褐色黏液。后期果肉變褐壞死,干縮凹陷,果實畸形,果肉木栓化型,從落花后20天采收前陸續(xù)出現(xiàn),果肉發(fā)生水漬狀病變,逐漸變成褐色海綿狀,不久病變,組織木栓化,病果凸凹不平,手按有松軟感,木栓化部位具有苦味,不能食用。枝葉上的癥狀有枯枝型,初夏,當年生新梢上部葉片淡黃色,葉柄、葉脈淡紅色,微扭曲,葉尖和葉緣出現(xiàn)不規(guī)則壞死斑,新梢自頂端向下枯死。新梢頂部的韌皮部和形成層組織內產生褐色壞死斑點;從枝型,春季發(fā)芽時,葉芽不能萌發(fā),或發(fā)出細枝,不久回枝死亡。在死亡部位以下,又發(fā)出很多新枝或從生枝,這些新生枝條也往往回枯死亡;簇葉型、春夏季,新梢節(jié)間縮短,葉片狹小,質脆,肥厚,簇生,常與枝枯型同時發(fā)生。
蘋果縮果病的病因是由于缺硼所造成的。蘋果樹在生長過程中不斷需要硼,而硼素又不能儲存于體內和再運輸?shù)叫律课?,所以在果樹生長期陸續(xù)表現(xiàn)出缺硼癥狀。
對此病害,做出了以下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對山地、沙土、鹽堿土和黏重土果園,深翻改土,增施有機肥和綠肥,加強水土保持,干旱時灌水或用麥草覆蓋;土施硼砂;早春或秋季結合施有機肥,每株樹按干徑(距地面30厘米處)大小施用硼砂;噴施硼砂液;蘋果樹開花前、開花期和開花后,對蘋果樹上各噴一次0.3%硼砂水溶液。落花后噴施時可混加0.3%尿素。這種方法見效快,效果明顯,但效果只能維持一年。
防治是從生物與環(huán)境的整體觀念出發(fā),本著以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和安全、有效、經濟、簡易的原則,因地因時制宜,合理應用農業(yè)的、化學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態(tài)手段,把病蟲害控制在不足為害的水平,以達到保證人、畜健康和增加生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