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095-01
玉米螟,又稱玉米鉆心蟲,屬鱗翅目螟蛾科,我國以亞洲玉米螟為主,主要分布于東北、北京、河北、河南、四川、廣西等地,主要危害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棉、麻、豆類等。
1 危害癥狀
玉米螟初齡幼蟲蛀食嫩葉,形成排孔花葉。3齡后幼蟲蛀入莖稈,危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營養(yǎng)及水分輸導受阻,長勢衰弱、莖稈易折,雌穗發(fā)育不良,籽粒不飽滿,青枯早熟,造成減產(chǎn),一般春玉米受害減產(chǎn)10%左右,夏玉米減產(chǎn)20%-30%。
2 形態(tài)特征
2.1 成蟲:體土黃色,長12-15mm,前后翅均橫貫2條明顯的淺褐色波狀紋,其間有大小兩塊深褐色的斑點。
2.2 卵:卵粒扁橢圓形,初產(chǎn)時乳白色,漸變淡黃色,常數(shù)粒至百余粒不等,呈魚鱗狀排列。
2.3 幼蟲:共5齡老熟幼蟲體長20-30mm,頭棕黑色,體背淡褐色或淡紅褐色,中央有1條明顯的背線,腹部1-8節(jié)背面各有兩列橫排的毛瘤,前4個較大。
2.4 蛹:紡錘形,紅褐色,體長13-18mm,腹部末端尖細有5-6根褐色鉤狀尾刺。
3 生活史及習性
3.1 生活史:玉米螟在我國自北向南1年可發(fā)生1-6代,而在我們河南1年可發(fā)生3代,不論一年發(fā)生幾代,都是以最后一代的老熟幼蟲在寄主的秸稈、穗軸、根茬及雜草里越冬,其中75%以上幼蟲在玉米秸稈內(nèi)越冬。翌年春季相繼化蛹、羽化。
化蛹期:越冬代幼蟲在5月中下旬開始化蛹,6月上中旬為化蛹盛期,田間開始見到越冬成蟲。
產(chǎn)卵期:6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蟲盛發(fā),在春玉米產(chǎn)卵。卵期一般是3-5天。
幼蟲期:玉米螟一代幼蟲在6月下旬盛發(fā)危害,此時春玉米正處于心葉期,危害嚴重。二代幼蟲在7月中下旬危害夏玉米心葉期和春玉米穗期。三代幼蟲在8月中下旬進入盛發(fā),危害夏玉米穗及莖部。幼蟲期17-25天。此后陸續(xù)進入越冬狀態(tài)。
3.2 生活習性
成蟲習性:玉米螟成蟲有晝伏夜出的習性,白天多隱藏在雜草、或農(nóng)作物葉子下面,夜晚活動,飛行力強,有趨光性。玉米螟雌蛾羽化后不久開始分泌外激素,有強烈的性引誘現(xiàn)象,當天就能交尾,1-2天后開始產(chǎn)卵。
產(chǎn)卵習性:玉米螟成蟲產(chǎn)卵有選擇性,喜歡在生長茂密,植株高大而嫩綠的玉米田產(chǎn)卵,卵多產(chǎn)在葉背中脈附近。每只雌蛾約產(chǎn)卵10-20塊共300-600粒,卵期一般3-5天。
幼蟲習性:幼蟲多在上午孵化,初孵幼蟲有吐絲下垂習性,并隨風或爬行擴散,鉆入心葉內(nèi)啃食葉肉,只留表皮。1-3齡幼蟲聚集在心葉喇叭口及雄穗中危害。幼蟲只發(fā)育4-5齡,開始向下轉移,蛀入雌穗影響發(fā)育和籽粒灌漿。幼蟲老熟后即在玉米莖稈,苞葉,雌穗和葉鞘內(nèi)化蛹。蛹期6-10天。
4 發(fā)生條件
玉米螟的發(fā)生和危害程度,除與越冬基數(shù)直接有關外,還與氣象條件、天敵數(shù)量、種植密度、品種等關系密切。玉米螟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生長發(fā)育快,適宜的溫度為16-30℃,相對濕度在80%以上。長期干旱,會使螟蛾卵量減少。大風大雨能使卵及初孵幼蟲大量死亡,減輕其危害。玉米螟的天敵種類也較多,但對玉米螟抑制作用較大的是赤眼蜂,在適宜條件下赤眼蜂的卵寄生率可達80%以上,對壓低螟蟲危害,起到一定作用。不同玉米品種,其發(fā)生數(shù)量也有明顯差異。玉米組織中存在一種抗螟物質(zhì)丁布,成蟲將卵產(chǎn)于丁布含量高的玉米品種上,其孵化的幼蟲死亡率很高。另外,由于玉米組織形態(tài)不同,可避免成蟲產(chǎn)卵而減輕螟害,如葉面莖稈上的毛長而密,則螟害較輕。
5 防治方法
玉米螟的防治要做到四個相結合,即越冬防治與田間防治相結合,心葉期防治和穗期防治相結合,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防治玉米田和防止其他寄主作物相結合。
5.1 農(nóng)業(yè)防治:在越冬幼蟲化蛹和成蟲羽化前,采用秸稈還田,玉米桿鍘碎漚肥,燒柴,留作飼料等辦法處理玉米秸稈,降低越冬幼蟲數(shù)量。
5.2 生物防治:在每代玉米螟產(chǎn)卵初期開始分3-5次在玉米田釋放赤眼蜂,一般每次每畝釋放1.5-2萬只,均勻分布在10-20個放蜂點上。也可用每克含100億孢子的青蟲菌或殺螟桿菌粉500g,拌和細土或煤渣10kg撒施心葉。還可利用白僵菌封垛,每立方米秸稈用菌粉(每克含孢子50億-100億)100g,在玉米螟化蛹前噴在垛上。
5.3 化學防治:心葉末期花葉株率達10%以上進行普治,5%-10%進行挑治,5%以下可以不施藥。若花葉率超過20%,或100株玉米累計有卵30塊以上,需連續(xù)防治2次。穗期蟲穗率達10%或百穗花絲有蟲50頭時,要立即防治??蛇x用3.6%殺蟲雙顆粒劑每畝用1kg,或毒死蜱.氯氰菊酯每畝用350-500g點心撒施在葉鞘內(nèi),也可每畝用18%殺蟲雙水劑10倍液用手持式噴霧器點心,還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田間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