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胰島素強化治療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療效及對胰島β細胞功能影響。方法 選取本院收治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ADA)患者48例(觀察組),另隨機抽取本院同期治療的49例老年2型糖尿?。―M)患者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行胰島素強化治療,隨訪觀察3個月,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釋放水平。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空腹血糖濃度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下降;兩組患者均在治療后胰島素、C肽水平明顯上升,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 采用胰島素強化治療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療效顯著,同時提升胰島素β細胞功能,增加患者預后療效。
關鍵詞:胰島素強化治療;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胰島β細胞功能
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屬于臨床中較為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病癥之一,早在上世紀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即將LADA規(guī)劃為1型糖尿病中的免疫介導性亞型。有相關研究統(tǒng)計該病癥老年群體多發(fā),約達到糖尿病總比例的10%~15%。由于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隨著病程進展后患者機體多伴有胰島細胞抗體、谷氨酸脫羧酶抗體等各類抗體,導致自身免疫破壞胰島β細胞與抗體結合形成機體喪失胰島功能。龐伯健等學者研究證實[1],對于LADA的治療需及時明確診斷加強胰島素治療可有效保證胰島功能。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ADA)患者48例,將其設置為觀察組,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4.3±2.7)歲,男性25例,女性23例,經檢查明確診斷,均符合WHO在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發(fā)病年齡超過15歲,發(fā)病半年內未出現(xiàn)酮癥反應,體重指數<23 kg/m2,檢測血漿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b)呈陽性且超過3個月以上;LADA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1±1.4)年。另隨機抽取本院同期治療的49例老年2型糖尿?。―M)患者作為對照組,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5.2±2.5)歲,男性24例,女性25例,均符合WHO在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GAD-Ab檢測呈陰性,發(fā)病6個月內未出現(xiàn)酮癥反應,2型DM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3±1.2)年。本次研究排除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疾病,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者,無高血壓疾病者。兩組患者對比病程、年齡、性別、體重指數等基本治療,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選擇丹麥諾和諾德公司生產的門冬氨酸胰島素(諾和銳),國藥準字J20150073。均采取胰島素強化治療,初始劑量為體重(kg)×0.5=(U/d);患者均取單日胰島素用藥劑量的50%作為作為基礎劑量,并結合病情癥狀實際狀態(tài),如DM分型、患者年齡、血糖水平及特征指數等變化進行調整,可在基礎胰島素用藥劑量上調10%。將基礎用藥劑量÷24之后即為單日每小時輸注基礎率。余下劑量可在患者3餐/d前進行應用,常規(guī)按照4∶3∶3或1∶1∶1用藥模式進行分配,監(jiān)測患者餐后2 h血糖變化。
1.3觀察指標 患者治療前后于晨間取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抽血,OLYMPUSAU640生化儀分析血糖濃度,采用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胰島素、C肽含量變化;胰島β細胞功能的檢測則按照胰島素釋放指數作為參考,胰島素釋放指數=20×胰島素/(空腹血糖濃度-3.5)。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含量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空腹血糖為(11.5±3.4)mmol/L,餐后2 h血糖濃度為(17.9±4.1)mmol/L,糖化血紅蛋白8.1±1.3%;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空腹血糖下降為(6.4±1.3)mmol/L,餐后2 h血糖濃度為(10.2±2.8)mmol/L,糖化血紅蛋白(5.7±0.8)%;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空腹血糖為(11.8±3.1)mmol/L,餐后2 h血糖濃度為(18.2±3.7)mmol/L,糖化血紅蛋白(8.2±1.1)%;對照組治療3個月后:空腹血糖下降為(6.5±1.4)mmol/L,餐后2 h血糖濃度為(10.8±3.1)mmol/L,糖化血紅蛋白(5.8±0.9)%。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含量均有明顯降低(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不過兩組患者組間同時間段對比無明顯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C肽水平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胰島素指標為(11.2±1.4)U/ml,C肽指標為(1.2±0.3)mg/L;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胰島素指標為18.4±2.3U/ml,C肽指標為(2.2±0.3)mg/L;對照組患者治療前:胰島素指標為(21.4±4.7)U/ml,C肽指標為(3.1±1.1)mg/L;對照組治療3個月后:胰島素指標為(64.3±13.4)U/ml,C肽指標為(5.7±1.7)mg/L。兩組患者均在治療后胰島素、C肽水平明顯上升,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組間同時間段對比改善效果,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細胞功能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釋放指數分別為(2.4±0.5)、(3.6±0.9);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釋放指數分別為(3.8±0.6)、(4.2±1.0);觀察組胰島素細胞功能在治療前后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琚楓等[2]研究發(fā)現(xiàn),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在病情進展初期,其機體胰島β細胞功能尚未完全消失,若在這段時期采取針對性治療仍舊有可能逆轉改善。而胰島素強化治療則是通過短期高效率改善患者血糖濃度,以此減少體內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程度,抑制胰島素分娩,緩解胰島β細胞的運轉負荷,讓機體胰島細胞功能得到適當休養(yǎng),避免胰島細胞衰竭,以此達到改善機體免疫失控現(xiàn)象。本組研究結果表明胰島素強化治療可快速緩解機體免疫失控,中斷T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性β細胞損壞過程,保障機體胰島素抵抗性[3-8]。同時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在治療中,可增加機體免疫耐受性,緩解炎性病變反應,相輔相成以改善患者體內胰島素的失控狀態(tài)。
綜上,采用胰島素強化治療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療效顯著,同時提升胰島素β細胞功能,增加患者預后療效[9-10]。
參考文獻:
[1]龐伯健,常艷華.胰島素強化方法治療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療效及其對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15):4247-4249.
[2]琚楓,符茂雄.胰島素強化治療對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胰島B細胞功能影響研究[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1,25(5):420-422,426.
[3]林南生.胰島素強化治療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療效及對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3):3609-3611.
[4]琚楓,符茂雄.胰島素強化治療對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胰島B細胞功能影響研究[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1,25(05):420-422,426.
[5]王衛(wèi)民,張清貴,翁孝剛,郭永年.谷氨酸脫羧酶抗體和血、尿C肽在糖尿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05):61-62.
[6]李俊,于世家.于世家教授治療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之經驗總結[J].醫(yī)學綜述,2007,13(24):2064-2065.
[7]畢永春,胡偉,張葵.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4種胰島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J].現(xiàn)代醫(yī)學,2011,39(06):647-649.
[8]高繪.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33):313-314.
[9]趙建林,王林棟,陳玉鳳,等.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晚餐前高血糖與胰島β細胞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23(06):509-511.
[10]黃啟亞,楊彩嫻,李紹清,等.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31(16):2701-2703.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