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旭渡
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及會計處理實務
文/張旭渡
2016年,信用債券違約引起市場關注。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xié)會實時推出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四種產(chǎn)品指引,為信用風險管理提供了新的分擔機制。在詳細比較四種產(chǎn)品的基礎上,重點轉向對新產(chǎn)品的會計處理問題:判斷新產(chǎn)品的金融屬性、財務擔保屬性并按《企業(yè)會計準則》進行會計處理分析后,文章運用實例做了進一步的闡釋。
信用風險緩釋;衍生工具;財務擔保合同
2014年,銀行間市場“超日債”違約打破債券市場剛性兌付以來,債券市場信用違約事件頻發(fā)。截止2016年8月,已經(jīng)有39家信用債券發(fā)生違約,違約金額高達249.1億元。債券市場對信用風險充滿焦慮。2016年9月23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xié)會發(fā)布《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業(yè)務規(guī)則》和《信用風險緩釋合約業(yè)務指引》、《信用風險緩釋憑證業(yè)務指引》、《信用違約互換業(yè)務指引》、《信用聯(lián)結票據(jù)業(yè)務指引》等四份產(chǎn)品指引。為市場信用風險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進一步補充完善了市場信用風險的分散和分擔機制。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xié)會發(fā)布的四個產(chǎn)品中,包括兩個合約類產(chǎn)品: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edit Risk Mitigation Agreement,CRMA)①和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②;兩個憑證類產(chǎn)品: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edit Risk Mitigation Warrant,CRMW)③和信用聯(lián)結票據(jù)(Credit-linked Notes,CLN)④。其中合約類產(chǎn)品是由交易雙方達成的非標準化合約,由一方向合約的另一方就某個標的的信用違約提供保護。不同的是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A的標的為特定的債券,而信用違約互換合約CDS的標的為特定的參考主體(如某債券的發(fā)行人)。由于是非標準化的合約,大多只能場外交易,流動性較差。憑證類產(chǎn)品則是由創(chuàng)設機構(憑證的發(fā)行主體)向投資人出售的標準化合約,由憑證的一方向另一方就某一標的的信用違約提供保護。不同的是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的標的為某項特定的債務,且創(chuàng)設機構向投資人(緩釋憑證的持有人)提供信用違約保護,而信用聯(lián)結憑證CLN的標的為特定的參考主體(如,特定債務的發(fā)行人),且投資人(信用聯(lián)結憑證持有人)向創(chuàng)設機構提供信用違約保護。由于憑證類產(chǎn)品為標準化合約,都要求統(tǒng)一登記,統(tǒng)一交易和結算,因此具有很好的流動性。
金融市場新產(chǎn)品的交易,必然涉及相關主體的會計處理,需要相應的會計準則作為指引。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解釋第5號》為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的會計處理提供了兩種選擇,即按照“衍生金融工具”或是“財務擔保合同”處理。
明確“財務擔保合同”的概念是確定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是否為“財務擔保合同”的關鍵。按照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財務擔保合同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承擔責任的合同。該定義至少包含如下幾層含義:
(一)財務擔保合同中,當事人必須為“保證人和債權人”。如果合約中債權人為債務人以外的其他主體,則該合約不能被認定為“財務擔保合同”。比如在信用風險緩釋合約中,由合約一方擔保的某標的債務的違約風險相對于合約的另一方并無實質性的利益關系(或者說并不是該標的債務的債權人),則該合約只能被認定為“衍生金融工具”。
(二)財務擔保合同中,保證人擔?!皞鶛嗳伺c債務人約定”,而不是“保證人與債權人的約定”責任。也就是說,擔保人保證的是債權人在與債務人約定的利益。如果在風險緩釋合約中,保證人約定標的債務的利率水平變化或是標的債務的信用評級調(diào)整等信用風險事件為支付賠償條件,而與“債權人與債務人的約定”沒有關系。則該類型的風險緩釋合約只能按照“衍生金融工具”進行會計處理。
(三)財務擔保合同中,保證人擔保的是“債務人”的“真實損失”。如果在信用風險緩釋合約中,擔保方保證的不是債務人利益,或者不是債務人的真實利益損失,均不被認定為“財務擔保合同”。
總之,只有準確把握財務擔保合同的內(nèi)涵,并參照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條款逐款斟酌,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才能準確識別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是按照“財務擔保合同”還是“衍生金融工具”進行會計處理。通常來說,憑證類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CRMW、CLN)由于場內(nèi)公開交易流通,一般被認定為按“衍生金融工具”處理,合約類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CDS、CRMA)則較為復雜,需要按照上述標準進行甄別。
依據(jù)《企業(yè)會計準則解釋第5號》規(guī)定:屬于財務擔保合同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應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有關財務擔保合同的規(guī)定進行會計處理;其他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應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guī)定,歸類為衍生工具進行會計處理。本文站在緩釋工具出售方(或擔保人)的角度分如下兩種情況進行會計處理分析。
(一)按照“財務擔保合同”的會計處理
一般來說,按照“財務擔保合同”方式處置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包括指定為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和不指定為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兩種類型。對于前者,按照“衍生金融工具”進行會計處理即可,可見(二);對于后一種情況,則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并按或有事項與收入準則進行后續(xù)計量。
1.信用緩釋工具發(fā)行日,出售方按照公允價值初始計量為負債,對獲取的擔保費,借記“銀行存款”,貸記“財務擔保合同”科目。
2.資產(chǎn)負債表日,要按期結轉擔保費收入。借記“財務擔保合同”,同時貸記“擔保費收入”。在擔保合同存續(xù)期間,后續(xù)計量要按照財務擔保合同的賬面余額與或有事項確認金額,差額借記“業(yè)務及管理費用”(如果或有事項金額高于賬面余額;相反,不做處理)。貸記“財務擔保合同”。
3.正常到期,合約沒有發(fā)生賠付。直接結轉收入,并沖銷“財務擔保合同”賬面余額。
4.合約到期,賠付事件發(fā)生。如果不涉及待處理賠付資產(chǎn),則首先借記“財務擔保合同”賬面余額,按照實際支付賠償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賠償金額與賬面余額的差值計入“業(yè)務及管理費用”;如果涉及待處理資產(chǎn),要借記“待處理資產(chǎn)”科目。變現(xiàn)待處理資產(chǎn)時,實際獲得的收入金額與賬面金額的差值計入當期損益。
5.若發(fā)行人在緩釋工具存續(xù)期間回購注銷。要按照回購的比例把未結轉部分一次性結轉,回購金額超出賬面余額的部分按照沖減已計提財務擔保合同金額,計入當期損益的順序依次處理。
(二)按照“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
如果判定信用風險緩釋工具不符合“財務擔保合同”,則應該按照“衍生金融工具”進行會計處理。
1.信用緩釋工具發(fā)行日,按照合約的公允價值計量初始價值。借記“銀行存款”,貸記“衍生金融負債”,相關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收益”。
2.資產(chǎn)負債表日,按照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如果公允價值超過信用緩釋工具的賬面價值,超出部分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貸記“衍生金融負債”科目。如果公允價值低于賬面余額,則做反向會計處理。
3.衍生金融工具正常到期,沒有發(fā)生賠付,則沖銷衍生金融負債,結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確認投資收益。
4.合約到期,賠付事件發(fā)生。如果不涉及待處理賠付資產(chǎn)。則借記“衍生金融負債—初始價格”,借記或貸記“衍生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借記或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貸記“銀行存款”,差額相應的計入“投資收益”科目;如果涉及待處理賠付資產(chǎn),則需要在上述的基礎上再同時借記“待處理賠付資產(chǎn)”科目。一旦變現(xiàn)處理賠付資產(chǎn),則要做相應的結轉,差額部分計入當期損益。
5.信用緩釋工具的出售方回購注銷信用緩釋產(chǎn)品時,要把回購部分的成本和累計的公允價值變動一次性結轉,回購金額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2016年8月30日,銀行間市場一般交易商、創(chuàng)設機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fā)售“2016年度第一期信用風險緩釋憑證”結束。該憑證約定:如果標的債務“農(nóng)盈2016年第一期不良資產(chǎn)支持證券優(yōu)先檔資產(chǎn)支持證券”(規(guī)模為20.62億元)出現(xiàn)支付違約,中信建投證券將代為償付。該憑證的創(chuàng)設規(guī)模名義金額面值為8億元,期限為4.91年。緩釋憑證的售價為0.3元/百元,付費方式為前端一次性付費。⑤
從出售方中信建投的角度,該信用風險緩釋憑證約定的擔保債務損失只有8億元人民幣,而該標的債務的規(guī)模高達20.62億元,并非足額擔保;其次該憑證的發(fā)售對象并不僅局限于該標的債務的債權人,而是銀行間市場的所有核心交易商或一般交易商;最后該信用風險緩釋憑證采用實物結算,在實物結算不可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現(xiàn)金結算。因此判定該筆信用緩釋憑證按照“衍生金融工具”進行會計處理是合理的?;谌缦聨追N假定我們來做該筆業(yè)務的會計處理。
(一) 2016年8月30日,中信建投CRMW001發(fā)行日,合約價格總計240萬元(8億*0.3%),前端一次性收費(發(fā)行費用不計)。
借:銀行存款 2 400 000
貸:衍生金融負債-初始價格
2 400 000
(二)若2016年12月30日,中信建投CRNW001合約市價為250萬元。標的債務信用狀況良好。
借: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 000
貸:衍生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
100 000
(三)2017年8月30日,若標的“農(nóng)盈2016年第一期不良資產(chǎn)支持證券優(yōu)先檔資產(chǎn)支持證券”發(fā)生支付違約,應付利息1 388 000元。中信建投代為支付并獲得實物結算待處理賠付資產(chǎn)800 000 000元。
借:衍生金融負債-初始價格
2 400 000
衍生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
100 000
待處理賠付資產(chǎn) 800 000 000
投資收益 1 012 000
貸:銀行存款 801 388 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 000
(四)接(三),若2017年12月1日,中信建投拋售處理待處理賠付資產(chǎn),獲得收入700 000 000元。
借:銀行存款 700 000 000
投資收益 100 000 000
貸:待處理賠付資產(chǎn) 800 000 000
(五)若該信用標的沒有在持續(xù)期間沒有發(fā)生違約支付。2018年1月1日,中信建投花費150萬元回購并注銷全部合約,另支付手續(xù)費用1萬元。
借:衍生金融負債-初始價格
2 400 000
衍生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
100 000
貸:銀行存款 1 510 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 000
投資收益 890 000
(六)若沒有發(fā)生賠付,也沒有發(fā)生回購注銷。2021年7月26日,該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到期。
借:衍生金融負債-初始價格
2 400 000
衍生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
100 000
貸:公允價值表動損益 100 000
投資收益 2 400 000
限于篇幅,如果按照財務擔保合同的會計處理實際例子在此不在贅述。
注釋:
①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A):交易雙方達成的,約定在未來一定期限內(nèi),信用保護買方按照約定的標準和方式向信用保護賣方支付信用保護費用,由信用保護的賣方就約定的標的債務向信用保護的買方提供信用風險保護的金融合約。
②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由標的的實體以外的機構創(chuàng)設的,為憑證持有人就標的的債務提供信用風險保護的,可交易流通的有價憑證。
③信用違約互換(CDS):交易雙方達成的,約定在未來一定期限內(nèi),信用保護的買方按照約定的標準和方式向信用保護的賣方支付信用保護費用,由信用保護的賣方就約定的一個或多個參考實體向信用保護買方提供信用風險保護的金融合約。
④信用聯(lián)結票據(jù)(CLN):創(chuàng)設機構向投資人創(chuàng)設,投資人的投資回報與參考實體的信用狀況掛鉤的附有現(xiàn)金擔保的信用衍生產(chǎn)品。
⑤資料來自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xié)會。http://www.nafmii.org.cn
[1]財政部會計司.企業(yè)會計準則解釋第5號[S].
[2]張強,吳敏.中國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創(chuàng)新試點最新進展研究[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11(7).
[3]王勇.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計量影響縫隙[J],財會通訊(綜合),2011(5).
[4]孫蓮香.關于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的分析與會計處理[J].財務與會計,2014(2).
[5]曾玲,張志鳳.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賣方的會計處理[J].會計之友,2012(33).
(作者單位:青海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