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嵐
(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0)
?
一種資產組減值分攤的財務建模計算方法及其實現過程研究*
肖 嵐
(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0)
文章對資產組減值分攤的實現過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然后結合給定的具體算例,運用三次分攤法的財務建模方式建立了資產組減值損失分攤計算的數學模型。并利用MATLAB與EXCEL軟件相結合的方法,完成了資產組減值分攤的詳細計算,給出具體的求解結果表。研究結果表明:與傳統(tǒng)手工計算相比,這種程序化的數學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便捷性與擴展性,在遵循嚴格的計算順序后能較好地提高財務人員的勞動效率與計算精度。
資產組減值;損失分攤;MATLAB與EXCEL結合;程序化
企業(yè)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難以以單項資產為基礎進行確認的情形,為此,學界專門引入了資產組這一概念來解決上述難題。會計準則對此也進行了一些明確的規(guī)定:各項資產在期末進行核算時,對可能存在減值的資產須進行減值測試計算,并對減值損失進行相應的分攤計算與確認[1]。而這一分攤計算過程相當繁瑣,采用人工手算的傳統(tǒng)方法會極大地浪費財務人員的勞力與時間。
一些研究者對于資產組減值分攤進行了研究。何學武、劉海霞利用EXCEL軟件建立了資產組內各項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的計算模型[2-3];劉昊天等用MALAB與EXCEL軟件結合進行了一些財務建模的研究工作[4];顏方育等給出一些計算實例并探討了資產組分攤中資產減值損失大小[5]。本文采用財務建模的方式建立了資產組減值損失分攤計算的數學模型,并運用MATLAB與EXCEL軟件相結合的方法,完成了資產組減值分攤數學計算,并給出了實現的具體過程,與傳統(tǒng)手工計算相比,較大程度地提高了財會人員的工作效率與計算精度。
為了能較好地實現資產組減值分攤的數學計算,首先要根據實際情況設計良好的輸入界面,界面包括輸入區(qū)、計算區(qū)、輸出匯總區(qū)。輸入區(qū)為基本數據區(qū),具體為目前資產的賬面價值、資產組預計可回收的金額、公允價值減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值、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根據會計準則,對資產組中的各個資產分別通過各個參數之間的計算,得出相應的數值,并顯示在計算區(qū)相應指定的位置。將計算得到的結果進行匯總,然后輸出到指定的數據庫中,以備未來進行核算或與其他數據處理時使用。這一分攤計算的具體實現過程如圖1所示。
其鋼鐵冶金公司有一條冷軋帶鋼生產線A,
圖1 資產組減值計算流程
該生產線由開卷機B1、激光焊機B2、加熱爐B3、酸洗設備B4、軋機B5、剪切機B6、卷取機B7、打捆機B8等部件組成。各個部件可以視為設計使用壽命相同,且必須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生產獲得產品后才能進行獨立的現金流量核算。由于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該鋼鐵冶金公司的冷軋帶鋼產品滯銷,生產線A開工不足,導致生產線出了減值的跡象,按會計準則類似資產必須進行減值測試計算以便企業(yè)做出相應的生產決策。各已知條件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 資產組減值計算相關已知值(1)
表2 資產組減值計算相關已知值(2)
根據上述表1和表2中相應的數據,未列出的參數視為無法合理估計,依據會計準則,采用三次分攤方法進行資產組減值分攤賬面價值的計算。資產組中每個資產三次分攤時分別采用如下的數學計算式進行運算。以B1資產為例進行說明,其余類似。
y2=y1×(T-x2)
(1)
(2)
y4=x1-y3
(3)
y5=y2-y3
(4)
y7=y6/T2
(5)
y9=
(6)
(7)
y12=y11/T3
(8)
y14=y3+y9+y13
(9)
式中:T為資產賬面總價值; x1為目前資產賬面價值;x2為資產組預計可回收金額;x3為公允價值減處理費用后的凈額;x4為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y1為第一次分攤時的賬面價值比例(%);y2為第一次應分攤的減值損失;y3為第一次可分攤的減值損失;y4為第一次分攤后的賬面價值;y5為未能分攤的減值損失;y6為應進行第二次分攤的賬面價值; T2為第二次分攤的賬面總價值; y7為第二次分攤比例(%);y8為第二次分攤比例(%);y9為第二次可分攤的減值損失;y10為第二次分攤后尚未攤充的減值損失;y11為應進行第三次分攤的賬面價值;y12為第三次分攤的比例(%);T3為第三次分攤的賬面總價值;y13為第三次分攤的減值損失;y14為最終應分攤減值損失;k為分攤后的賬面價值。根據上述計算過程,編制相應程序,輸出至EXCEL軟件中以圖表的形式顯示出來,結果如表3。
表3 資產組減值分攤賬面價值輸出表(單位:億元)
從以上計算結果的輸出圖表可知:B1,B2,B3,B4,B5,B6,B7和B8最終應確認的減值損失價值分別為0.217億元,0.45億元,0.651億元,0.868億元,0.9億元,0.08億元,0.174億元和0.260億元。根據財務會計準則,可以將上述最終確認的減值損失進行財務記賬處理。
本文通過財務建模的方式建立了資產組減值損失分攤計算的數學模型并完成了相應的計算,得到如下結論:
1.三次分攤方法較好地實現了資產組減值損失的分攤計算。分攤計算須嚴格按照資產組中各個項目的先后順序進行設計,計算結果真實可靠,較為合理。
2.作為企業(yè)財務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財務建模應適當地與計算程序聯系起來,一方面可以降低財務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計算精度,另一方面它能使財務建模實現程序化與標準化,為財務的數據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3.程式化的資產組減值損失分攤計算快捷,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與移植性,類似財務核算項目均可以借鑒。
[1]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yè)會計準則講解[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2-179.
[2]何學武.基于EXCEL的財務建模在資產組減值損失分攤計算中的應用[J]. 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3,32(16):11-12,16.
[3]劉海霞.EXCEL下資產組減值損失的分攤計算[J]. 財會月刊(綜合版),2008(9):95-96.
[4]劉昊天,黃山.探討MATLAB結合EXCEL在財務管理建模中的一個綜合運用[J]. 現代商業(yè),2011(9):267-269.
[5]顏方育,袁小明.資產減值損失分攤例解[J]. 財會月刊(綜合版),2008(2):44-45.
2016-10-10
肖 嵐(1976-),女,湖北武漢人,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實物期權定價、資產評估等研究。
10.3969/j.issn.1672-9846.2016.04.004
F275
A
1672-9846(2016)04-0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