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安徽《桐城縣志》記載,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葉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張家人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葉家。
張英作詩一首:“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于是張家拆掉圍墻,退讓三尺。鄰居葉家受到感動,也把圍墻后退三尺。兩家人的爭端平息了,兩家之間,空了一條巷子,有六尺寬,稱作“六尺巷”。后來,張家人才輩出。張英長子廷瓚,官至少詹事;次子廷玉,官至保和殿大學士;三子廷璐,官至禮部侍郎;四子廷瑑,官至內閣學士。
解放軍原總后勤部副部長谷俊山在河南濮陽的“將軍府”占用東白倉村十三四畝集體土地,沒有任何手續(xù)。谷俊山的小弟谷獻軍在濮陽修建的馬頰河別墅區(qū),占地約20畝地,原是幾十戶村民的責任田,被谷家“買”過來。谷獻軍在濮陽開發(fā)的容金國際花園樓盤,占用了胡村集村的土地。該村群眾到北京上訪,被谷俊山老婆張曙艷指揮的保安驅趕。谷俊山,2012年2月,因涉貪被撤職;2015年8月,被軍事法院判處死刑。谷俊山的弟弟被公安部門網(wǎng)上追逃。將軍府自然是,空無一人。
張英,權重卻不恃權、位高卻能禮讓,權不為己所用、身以德服天下,子孫滿堂,子孝孫賢,興旺發(fā)達。谷俊山,濫用職權、以權謀私、以權欺人、貪得無厭、巧奪豪取,最終鋃鐺入獄、家破人亡、人去樓空。
張英,美名揚天下,美德傳千年。谷俊山,臭名遠揚,遺臭萬年,千夫所指,萬民唾罵。
“六尺巷”昭示中國人民追求和諧的傳統(tǒng)美德,閃耀著超越時空的思想光輝。
“將軍府”講述著倉鼠自滅的故事,講解著物極必反的道理。
(作者單位:海東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