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
如今,工業(yè)4.0和智能制造的理念風靡全球。而中國作為制造業(yè)大國,自然也不甘落后。
日前,浙江報喜鳥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與SAP正式簽署戰(zhàn)略合作備忘錄,通過SAP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建立智慧化工廠、實現智慧化生產以及產業(yè)鏈云平臺,幫助報喜鳥從傳統(tǒng)制造轉型智能制造。
眾所周知,浙江報喜鳥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從事西服、襯衫、T恤等男士系列服飾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
而SAP解決方案的關鍵在于幫助報喜鳥滿足定制化工藝路線需求,通過數據的智能化分析、預測、匹配,簡化生產過程與溝通環(huán)節(jié),以實現個性化定制模式的規(guī)?;a。
數據化設計
“以往,傳統(tǒng)個性化定制生產周期長、成本高,客戶體驗不夠完美。”報喜鳥集團董事長吳志澤表示,“智能制造能夠實現規(guī)?;膫€性化定制,其關鍵在于數據化設計,模塊化生產,智能化協同。這能夠幫助節(jié)約生產時間與成本,實現端到端即時聯通?!?/p>
在吳志澤看來,工業(yè)互聯網的四大要素分別是信息化與工業(yè)化的深度融合;工業(yè)化滿足個性化的智能系統(tǒng),用工業(yè)化的手段來制造個性化產品;組織再造、流程再造;和可跨界復制推廣的方法論。
其中,工業(yè)化滿足個性化的智能系統(tǒng),用工業(yè)化的手段來制造個性化產品,是服裝行業(yè),特別是中高端西服生產行業(yè)競爭的關鍵。
報喜鳥的智能制造,首先要完成設計的數據化。吳志澤解釋說,報喜鳥通過多年的西裝制造經驗,把各種人的體型以及各種西裝的版式等等數據化,形成數據庫。這就是所謂的數據化設計。
而大規(guī)模生產的前提,就是數據化設計,通俗來說就是把產品各個組件的顆粒度做細。比如各種體型、各種西裝的版式都是由各種顏色的各塊布料拼接而成。這些模塊化的布料,可以通過流水線來實現規(guī)?;托剩M行批量生產。
舉個例子,當報喜鳥的設計師上門為顧客量好尺寸后,服裝生產數據進入系統(tǒng),產生訂單。該定制化西服的訂單到了工廠,就會通過系統(tǒng)對整套西服的各個組件進行自動分解,然后系統(tǒng)為每一個組件分配一個RFID射頻識別卡。在車間里每一個工序的工人,通過刷射頻識別卡,在電腦屏幕上得到相應的作業(yè)標準,來完成定制化西服的組裝加工工序。
模塊化生產
實際上,定制化生產的關鍵是采集數據,包括生產數據、版型數據、工藝數據、料子等組件數據和訂單數據等。而降低定制化生產成本的關鍵則在于規(guī)?;a。這就需要對各種數據進行比對、分析、預測,使得模塊化部件形成大規(guī)模的批量生產。
吳志澤舉了一個例子:一批服裝300件的單件成本是150元,而大規(guī)模上萬件生產,單件成本就只有不到100元,如果一件一件衣服單獨個性化定制,單件成本可能高達300元。
“智能制造就是用工業(yè)化大規(guī)模方式來生產個性化的產品。成本只比大規(guī)模生產高10%,但每件衣服售價要比規(guī)?;埔赂叱鲆槐?。”吳志澤解釋說,“盡管這樣生產的個性化定制服裝的成本甚至比300件的批量定制還要低,但銷售價格卻遠高于批量定制,因此可以為企業(yè)帶來更好的銷售利潤。”
在筆者看來,工業(yè)4.0的核心其實是實現大規(guī)模的個性化定制,其倡導的智能化生產方式為顧客低成本、高效率地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同時滿足客戶日益擴大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智能化協同
所謂個性化定制,主要是通過智能化協同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一個是個性化訂單與批量模塊化布料組件之間的智能化協同,而另一個則是在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與服裝廠數據化設計之間的協同。
據介紹,SAP Hybris作為中臺進行數據轉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實際上,報喜鳥采用的是一種C2M模式,即Customer(顧客)直接面對Manufactory(制造商)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顧客通過Hybris與制造商進行對接,顧客在平臺上提出自己的要求,制造商來滿足訴求,是一種完全互聯網化的思維模式—所有的工人都在互聯網的端點上工作,通過互聯網前臺的營銷、訂單系統(tǒng),和中臺的訂單分解系統(tǒng)和后天的客戶保障系統(tǒng)和數據化設計庫系統(tǒng),形成完整的價值鏈。
應該說,以服裝為代表制造行業(yè),正在通過互聯網+的企業(yè)數字化轉型,激發(fā)了產業(yè)的全新活力,使得傳統(tǒng)依靠規(guī)?;笈可a降低成本的服裝行業(yè),搖身一變而成為滿足中高端顧客個性化定制需求的時尚行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