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鳳
還是上中學的時候,看到了劉心武的小《班主任》文中那個執(zhí)著于教育事業(yè),為挽救失足少年而不惜一切的班主任著實讓人感動,尤其是結尾初她發(fā)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喊蕩氣回腸,多年來縈繞于耳,震撼于心。也就是從那時起,便萌發(fā)了將來做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的愿望。而今,自己已經(jīng)再這個崗位上工作了了十幾年了,恍然發(fā)現(xiàn),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需要你用畢生的精力去探索,恰如教育家加里寧說:“教育是一種最艱難的事業(yè),他不僅是科學事業(yè),也是一門藝術事業(yè)?!睘槠淙绱?,我們就更需要總結班主任的工作經(jīng)驗。我叢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而言認為它應該匯成以下幾句話:
一、該出手是就出手
古語說的好:“嚴師出高徒?!边@就對是一個千真萬確的起推敲的古訓。古往今來,無數(shù)名人的成才經(jīng)歷也說明這一點。而對于信息發(fā)達,經(jīng)濟大幅度進步,而人性又越來越復雜的社會或個體,這個“嚴”字就顯得尤其重要。班主任的工作藝術就是要做一個能夠號令三軍,軍紀嚴明,擲地有聲的三軍統(tǒng)帥。面對學生的缺點錯誤只要是原則性的決不能而不見或充耳不聞,任其發(fā)展。要該出手是就出手。要牢記賞罰嚴明的原則,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因為”手心手背都是肉?!痹摴膭顣r決不能吝嗇自己的表揚,該批評時,決不能掩蓋自己的嚴厲,這樣才能建立起再學生心中目中的逶迤,否則后果不堪設想。記得有一次找學生談話,他告訴我有一個老師在班級課堂秩序混亂時竟大聲地哀求學生:“我求求你們了,就算為我去學可以嗎?”我聽了以后也感慨頗多,再學生面前,如果用犧牲尊嚴的方式去挽回一點可憐的同情和大量的鄙視,那班主任的工作還有成就嗎?
二、為有源頭活水來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有時固然要是現(xiàn)出凜然不可侵犯的”霸氣”,但是,請注意。這個霸氣絕不是“粗暴”,“簡單”的代名詞,我們更多得要給自己的角色定位—一個“導師”而非“批評家”。在學生的錯誤面前,我們永遠是教導他如何做人的指導者,領路人。而決非是只會一味跳腳大罵,盛氣凌人的暴君。事實上。人無完人。記得一位名人說過::“一個人的優(yōu)點能夠蓋國他的缺點,那他就是一個好人?!彼?,存在缺點的學生也必然存在優(yōu)點,既然我們連自己不鄉(xiāng)犯錯誤尚且不能保證,那又有什么理由和權利去苛求學生不犯錯誤呢?我們班有一個男同學,屢屢在班機里犯錯誤,小到上課睡覺,大到風風火火談戀愛。在開始的幾次教育無效后,我真想大發(fā)雷霆,但我還是忍住了,最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引導,教育,他終于摒棄了缺點,成為班上比較上進的學生。有一次,他在我耳邊說:“老師,我很感激你,我犯了那么多錯誤,你還這么相信我,幫助我,”由此,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海闊天空的退一步,給學生一個自我改造的平臺,幫助他們走出這片“沼澤地”,比起一個悶棍將他們打死的做法,那效果是多么的迥然不同??!班主任只要源源不斷輸送學生耐心的教育,我想一定會激起一潭活水。
三、想霧,想雨,又想風
有人說:“班主任要秋察明毫,工作要一絲不茍。這確實值得我們記住。毛澤東就曾經(jīng)說過:“共產(chǎn)黨最怕講認真二字”可是,作為一個有著十幾年從教經(jīng)驗的我有時真想呼吁;班任有時要模糊一些。恰如我的題目,對待學生思想上的誤區(qū),我們要給予他們?nèi)缱猴L的指導,教化;對待他們的感情,要給予他們雨露般的愛的潤澤;而對待他們的某些錯誤,缺點。有時就想霧一樣,有一點朦朧意識。我在十多年班主任工作中,一直遵循著這一原則,例如:學生遲到,如果特殊原因,問一問,提醒一下了事;學生課間打鬧,和班主任開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從來就一“說”了之,何必當真;男女同學之間,關系走的較近,只要細心觀察,屬于正常交往就沒必要刨根問底??傊?,一句話,只要不是原則上的大錯誤,班主任沒必要揪住學生不放,給學生一個寬松的平臺,讓學生的身心都處于一種愉悅當中,對學生對集體都有利而無弊。
四、半畝方塘一鑒開
作為一個班任,我們總是更多地希望得到學生應有的尊重,以為中國的教育自古以來講的就是“師道尊嚴”,不錯,班任的威信必須要樹立,而要樹立這一威信,除了班任的工作能力,個人品質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間的互相信任。因此,作為班任,如果想做一個成功的班任。就要注重發(fā)展師生間的信任關系。因為只有互相信任。才能使一個集體有凝聚力。只有互相信任。才能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建立積極進取的自信心。我個人的經(jīng)驗就是這樣。常常。我剛剛到家就接到學生打來的電話:“老師,我想和您談談?!苯?jīng)常,學生跟我說:“老師。我有件事想和您說一說”,這么多年來。我經(jīng)常通過和學生和我之間的主動談話。去了解一個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了解班級的很多情況。我想,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應該完全靠我和學生之間的彼此信任來獲得。其實,一個班集體就好像朱熹筆下的半畝方塘,學生其實就是“只露尖尖角”的小荷,如果師生間有了“一鑒”的條件,那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钡木辰?。
五、寫在最后
時光如水,歲月如歌,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在十多年的班任工作中,最大的感受是“事事皆辛苦”,然而,當我采擷師生間的一點一滴的露珠,發(fā)現(xiàn)他其實已經(jīng)匯集成了讓我們一生都為之興奮激動的浪花。這浪花中跳躍著一個一個的音符、正在鳴奏我心中的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