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陳云
2001年秋季學期起,江蘇省中職學校開始使用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由谷公勝主編的國家審定語文教材。2006年,編寫組結合實際使用情況對該套教材進行了修訂。四冊書的體例布局和內(nèi)容總量基本不變,調(diào)整了一些難度較大的課文,此版教材于2011年秋季停止使用。
2011年秋季學期起,江蘇省中職學校和五年制高職學校開始使用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楊九俊主編的職業(yè)學校文化課語文教材。2012年在聽取了多方意見后,編寫組對教材的部分篇目進行了調(diào)整,五冊書的體例結構和內(nèi)容總量基本不變。
縱觀這兩套教材,其助學系統(tǒng)的編寫指導思想存在著較大差異,在具體內(nèi)容和呈現(xiàn)形式上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尤其是助學系統(tǒng)的“學習指導功能”,出現(xiàn)了一些差異。下面筆者以《鴻門宴》一文為例,從“思考與練習”這個方面比較、分析這兩套教材助學系統(tǒng)的“學習指導功能”,探究語文教材助學系統(tǒng)的科學化、助學效益的最大化,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這里所說的思考與練習主要指選文后的作業(yè)題。這些練習題的設置直接體現(xiàn)了編者的意圖、教材的特色,除了能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之外,對學生讀書修習也能起到一定的幫助、指導作用。學生能夠憑借練習的完成情況正確評估自己的學習,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習的信心,也可以尋出不足,及時彌補,逐漸降低累積性錯誤率,改進課堂、課后的學習策略和方式,不斷提高學習質(zhì)量。
從“口頭一書面”這一維度來看,練習可分為“口頭練習”和“書面練習”?!翱陬^練習”一般以“說一說”“談一談”“讀一讀”“討論”和“交流”等行為動詞提出要求。“口頭練習”不僅能增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幫助記憶,長期演練還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有序、高效的思維品質(zhì),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書面練習”則是指那些要用紙筆來完成的書寫練習,常常以“摘錄”“抄寫”“寫出來”“圈點”和“找出”等行為動詞來提出要求。一般來說,“書面練習”有助于學生歸納并系統(tǒng)掌握所學知識,而作文類的“書面練習”則更有助于全面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從“目的一功能”這一維度來看,練習可分為積累性練習、理解性練習和遷移運用性練習。積累性練習通常是引導學生積累選文中的好詞好句好段以及選文中涉及的語文基礎知識、語言表達方面的素材等。理解性練習通常是用來幫助學生理清選文脈絡,整體把握選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蘊含的情感。遷移運用性練習則包括知識和技能的運用,或與選文進行比較閱讀,或在選文基礎上進行擴充閱讀,或開展與選文主題、內(nèi)容、表現(xiàn)手法相關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以此協(xié)助學生迅速掌握語文學習的要領。
2006版的練習共四個大題。
1.熟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復述鴻門宴故事。
2.談談你對項羽、劉邦這兩個人物的評價。
3.摘錄文中現(xiàn)在還在使用的詞語,并分別用這些詞語造句。
4.解釋下邊文言詞語的意思(一詞多義題,具體內(nèi)容略)。
從“口頭一書面”這一維度來看,此版練習的題1、題2可視作口頭練習,題3、題4可視作書面練習。從“目的一功能”這一維度來看,題1和題2可視作理解性練習。題3、題4則屬于積累性練習。遺憾的是,此版課后練習中沒有出現(xiàn)遷移運用性練習??v觀2006版教材的練習設計,范圍僅局限于選文本身,均是以選文為例子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訓練,且習題設置的明確度、關聯(lián)度不夠,層次性不強,容易造成學生思維的凌亂和局限,使他們處于缺乏秩序、規(guī)律、系統(tǒng)性的狀態(tài),以致達不到訓練的目的。
2012版的練習共五個大題。
1.依照下表示例,整理文言基礎知識。第1小題是詞類活用,表格的內(nèi)容依次是例句、活用詞類、活用方法以及釋義。第2小題是特殊句式,表格的內(nèi)容依次是例句、正常句式、句式特點和規(guī)律。(具體內(nèi)容略)
2.請簡要復述鴻門宴的經(jīng)過,并給每部分情節(jié)擬一個小標題。
3.為了生動地刻畫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往往需要在情節(jié)敘述中渲染氣氛。請舉例說明作者是怎樣渲染氣氛的。
4.“樊噲闖帳”是一個光彩照人的精彩片段,請揣摩樊噲闖帳時席間各人的心理活動。
5.本篇人物,往往對舉而寫,如劉邦和項羽,張良和范增,樊噲和項莊,曹無傷和項伯。請任選一對,結合作品簡要分析其性格特點,并和同學交流。
從“口頭一書面”這一維度來看,2012版練習的題1可視作書面練習,題2、題3和題5可視作口頭練習,而題4則是兩者兼可,既可作為課堂練習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又可作為課后作文片段進行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此版教材練習的設置更好地將聽說讀寫有機結合,促進了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從“目的一功能”這一維度來看,題1屬于積累性練習,題2、題3屬于理解性練習,而題4和題5則可視作遷移運用性練習。
對比這兩套教材的“思考與練習”,筆者認為2012版的編者更有心,更用心,獨具匠心,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功能更強。此版教材在練習設置上大體呈現(xiàn)出這樣三個特點:
階梯式探究步驟。2012版的練習設置從“整理歸納”到“自主鑒賞”到“思維拓展”,是呈階梯式逐層深入的,一步步引導學生完成從積累到理解再到遷移運用的過程。
間接式方法指導。2012版題2與2006版題1相比,除了復述故事情節(jié)之外,還多了一個“給每部分情節(jié)擬小標題”。這個多出來的題目不僅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幫助學生迅速抓住故事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還間接對“如何進行復述”這個問題進行了方法上的指導,就是擬定每部分情節(jié)的小標題。
多元化思維訓練。2012版的題4,這種類型的題目在2006版教材的練習設置中并不十分常見。它的訓練目的在于鼓勵學生采用多種學習方法,用不同的方式,對選文進行多層面、多角度、多樣化的探究,把學生從固定思維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而且2012版的題5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研究、討論、交流,提倡多元解讀,而不是教師直接給出所謂的標準答案,這一點倒更契合課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習方式。
窺斑見豹,嘗臠知味。綜上所述,我們不得不承認,助學系統(tǒng)作為學生學習語文極為重要的資源和外在推動力,不但可以打開他們學習語文的心扉,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在鍛造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方面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