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寧,謝瑩鶯,馬德壽,才旦多杰,劉震,陳鵬,劉燕
(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西寧810001)
?
趨化因子受體4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變化及意義
趙海寧,謝瑩鶯,馬德壽,才旦多杰,劉震,陳鵬,劉燕
(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西寧810001)
目的 觀察乳腺癌組織中趨化因子受體4(CXCR4)的表達變化并探討其意義。方法 采用SP法檢測60例乳腺癌組織及癌旁正常乳腺組織中CXCR4表達,分析其表達與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結果 乳腺癌組織中CXCR4表達水平明顯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CXCR4表達與乳腺癌的臨床 TNM 分期及淋巴結轉移有關(P均<0.05),與患者年齡、腫瘤大小及病理類型無明顯相關性(P均>0.05)。結論 乳腺癌組織中CXCR4表達明顯升高,檢測CXCR表達有助于乳腺癌的臨床診斷及預后判斷。
乳腺腫瘤;趨化因子受體4;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α受體
乳腺癌是起源于乳腺導管、小葉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當今社會每年全世界約800萬人死于癌癥,其中女性最主要的癌癥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胃癌等。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1,2],且發(fā)病年齡趨于年輕化[3],目前乳腺癌的治療方式仍主要為手術切除治療,輔以化療、內分泌治療、放療、靶向治療等綜合治療方法。其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及預后是現(xiàn)今研究的熱點。趨化因子受體4(CXCR4)為趨化因子CXCL12,即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α的受體。近年來,有研究顯示CXCR4與CXCL12間相互作用,在乳腺癌發(fā)生、進展、轉移中起一定作用[4]。因而在乳腺癌早診斷、早治療的同時,能找到可合理預測乳腺癌浸潤、轉移等生物學行為的標記物,對于判斷乳腺癌的預后和指導治療有重要意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們采用SP法檢測了CXCR4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并探討了其與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行乳腺癌根治術的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癌組織及癌旁(距腫瘤邊緣5 cm)正常組織新鮮標本,患者術前均未行放化療、內分泌治療及其他針對腫瘤的特殊治療,且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術后標本HE切片后經兩位高年資病理醫(yī)師雙盲法確診為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組織?;颊呔鶠榕?,年齡27~61歲,平均42.1歲,其中≤35歲者16例,>35歲者44例;腫塊直徑>2 cm者42例,其中2~5 cm者38例,>5 cm者4例,≤2 cm者18例;浸潤性導管癌47例、導管內癌13例;按WHO(2012)乳腺腫瘤標準對乳腺癌進行分期:Ⅰ期4例、Ⅱ期27例、Ⅲ期29例;伴腋窩淋巴結轉移38例、無腋窩淋巴結轉移22例。
1.2 CXCR4表達檢測 取60例乳腺癌及癌旁組織石蠟包埋,行HE染色,免疫組化法檢測。嚴格參照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操作,用試劑盒所帶陽性切片作為陽性對照,磷酸鹽緩沖液(PBS)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取厚度4 μm的甲醛固定、石蠟包埋組織切片,采用SP(鏈霉菌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連結法)免疫組化技術檢測 CXCR4表達。二甲苯脫蠟,梯度乙醇脫水,3%H2O237 ℃孵育10 min,PBS沖洗3×5 min??乖迯停褐?.01 mol/L枸櫞酸緩沖液(pH 6.0)中煮沸(95 ℃,15~20 min),自然冷卻20 min以上,再用冷水沖洗缸子,加快冷卻至室溫,PBS沖洗3×5 min。封閉:山羊血清用PBS稀釋,稀釋比例1∶20,封閉1 h。封一抗,室溫1 h或過夜孵育。PBS浸泡3次,每次5 min。加入生物素標記二抗工作液室溫孵育15 min,在37 ℃下避光孵育1 h。PBS浸泡3次,每次5 min。DAB顯色,蘇木素復染。常規(guī)脫水,透明,干燥,用中性樹脂封片。顯微鏡下觀察拍照。陽性結果為棕褐色產物,主要定位于細胞核。每張切片選取5個高倍鏡視野,由兩名高年資病理醫(yī)師采用雙盲法判讀。細胞數≥10%為陽性。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XCR4在乳腺癌及癌旁組織中表達水平比較 乳腺癌及癌旁組織中CXCR4表達陽性分別為35、7例,陽性率分別為58.33%、11.67%,二者比較,P<0.01。
2.2 CXCR4表達與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CXCR4表達與乳腺癌的臨床TNM分期、淋巴結轉移有關,分期越晚,CXCR4陽性表達率越高(P<0.01);伴淋巴結轉移的乳腺癌組織CXCR4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無淋巴結轉移者(P<0.05)。而CXCR4陽性表達率與患者年齡、腫瘤大小及病理類型無明顯相關性(P均>0.05),見表1。
表1 CXCR4表達與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近年來,隨著“精準醫(yī)療”概念的提出,腫瘤的治療不僅要求規(guī)范化、個體化,更是進入一個診斷治療一體化的新時代。由于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進展,乳腺癌分為Luminal(A)、Luminal(B)、基底細胞型、正常細胞型、Her-2過表達型。不同分型的乳腺癌有其規(guī)范化的診療流程[5],如何提高乳腺癌的預后成為當下研究熱點。乳腺位于體表,其病變能通過查體及臨床輔助檢查手段,如乳腺淺表B超檢查、MRI及乳腺細針穿刺等,使病變相較其他癌腫更易發(fā)現(xiàn),這些均為腫瘤標志物的基礎和臨床應用研究奠定了基礎。
腫瘤標志物為腫瘤組織產生,并可以反映腫瘤細胞存在于生物體內的化學分子。伴隨醫(yī)學檢驗學發(fā)展,腫瘤標志物的應用得到了普及。近年來,對于乳腺癌的腫瘤標志物研究熱點為21基因、nm23基因、p53基因、CA19-9、E-鈣黏蛋白(E-cadherin)等,目前已發(fā)現(xiàn)約50多種趨化因子,20多種趨化因子受體,CXCR4的研究逐漸受到重視。
CXCR4為編碼352個氨基酸的受體,屬于GPCRs超家族,參與信號傳導。CXCR4與Gi蛋白鏈接,表達于部分特定細胞,如T細胞、巨噬細胞等淋巴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表面[6~8]。CXCR4的組成部分為胞外N端、7次跨膜域、細胞外環(huán)路(ECL)、細胞內環(huán)路(ICL)、胞內C-末端。
趨化因子受體分為四個家族:CXC受體、C受體、CX3C受體。當趨化因子與其相應配體結合后,激活相互偶聯(lián)G蛋白,引起下游信號激活從而傳導。CXCR4是趨化因子CXCL12的受體。CXCL12的cDNA克隆首次是從鼠骨髓基質細胞系中分離得出,而該基因最初命名為SDF-1,故此CXCR12亦被稱為SDF-1[9]。SDF-1溶液立體結構為單倍體,包含68個氨基酸,其中3個反平行β折疊和1個C末端α螺旋。
CXCR4與SDF-1構成的生物學軸,SDF-1通過G蛋白與CXCR4結合后,激活下游信號通路開放,進行信息傳導[10]。已有報道CXCR4表達于多種腫瘤組織中,如胃癌、乳腺癌、胰腺癌、大腸癌等。是腫瘤組織細胞中趨化因子受體表達最普遍的,大多與腫瘤進展、轉移及病變預后有關[8]。張孟賢等[11]提出CXCR4在大腸癌中的表達,與患者年齡、性別、腫瘤類型無關,與腫瘤臨床分期、腫瘤復發(fā)、無病生存率有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乳腺癌癌組織中CXCR4表達水平明顯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CXCR4表達與乳腺癌的臨床TNM分期及淋巴結轉移有關,而與患者的年齡、腫瘤大小及病理類型無明顯相關性,與研究[12]結果一致。侵襲和轉移是惡性腫瘤的標志,能判斷患者預后、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CXCR4與SDF-1的作用機制目前較為統(tǒng)一的認知是表達CXCR4的腫瘤細胞,在SDF-1趨化下,趨化因子的濃度梯度使腫瘤細胞做定向運動,從而形成腫瘤的轉移。
現(xiàn)如今學者們的研究已指出,腫瘤組織中確實存在CXCR4,CXCR4表達與腫瘤的進展存在一定作用,但其準確性、可靠性,具體的分子作用機制仍不十分清晰。本實驗研究出CXCR4在腫瘤組織中的表達與腫瘤生物學特性間的關系,對于判定腫瘤的預后十分關鍵。檢測CXCR4表達對于乳腺癌的臨床診斷及預后判斷有一定指導意義。
[1] Kettritz U. Screening of Breast Cancer-an Eternal Discussion Revisited[J]. Breast Care(Basel), 2010,5(2):119-120.
[2] Jiwa M, Halkett G, Deas K, et al. How do specialist breast nurses help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t follow-up[J]. Collegian, 2010,17(3):143-149.
[3] Forouzanfar MH, Forem an KJ, Delossantos Am, et al. Breast and cervical cancer in 187 countries between 1980 and 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J]. Lancet, 2011,378(9801):1461-1484.
[4] 魏發(fā)強.趨化因子受體4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6,32(7):11-12.
[5] 趙毅,鄧鑫.乳腺癌分子分型與治療策略[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5,35(7):704-708.
[6] Murphy PM, Baggio lini M, Charo IF, et al.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harmacology. XXII. Nomenclature for chemokine receptors[J]. Pharmacol Rev, 2000,52(1):145-176.
[7] 姜和,劉杰,陸榮健.以CXCR4為靶點的抗HIV藥物研究進展[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6(2):40-46,70.
[8] Balkwill F. The significance of cancer cell expression of the chemokine receptor CXCR4[J]. Semin Cancer Biol, 2004,14(3):171-179.
[9] Tashiro K, Tada H, Heilker R, et al. Signal sequence trap: a cloning strategy for secreted proteins and type I membrane proteins[J]. Science, 1993,261(5121):600-603.
[10] Aiuti A, Webb IJ, Bleul C, et al. The chemokine SDF-1 is a chemoattractant for human CD34+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and provides a new mechanism to explain the mobilization of CD34+ progenitors to peripheral blood[J]. J Exp Med, 1997,185(1):111-120.
[11] 張孟賢,Kashif Iqbal,于世英.趨化性細胞因子受體CXCR4在大腸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7,15(7):772-775.
[12] 吳唯,錢立元,戴荊,等.乳腺癌組織中趨化因子CXCL12及其受體CXCR4、CXCR7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5,24(11):1577-1582.
青海大學中青年科研基金項目(2014-QYY-5)。
10.3969/j.issn.1002-266X.2016.41.027
R737.9
B
1002-266X(2016)41-0079-03
201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