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莉君 /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論多國別漢語課堂教學中的管理問題及對策
毛莉君 /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漢語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管理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教師應該關注課堂管理。通過課堂觀察及教學體會,本文以多國別漢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管理問題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教師對學生注意力方面及非目的語使用方面的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了解教師管理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從而促進教師的課堂管理效率。
對外漢語;課堂管理;注意力控制;非目的語使用控制
【Keyw ords】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m anagem ent of class;control attention;language control
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否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學策略的設計、教學法的選擇、課堂結構的設計、師生關系、教師的教學能力等都會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產(chǎn)生影響。本文關注的是教師的課堂管理方面,主要從漢語課堂中存在的管理問題入手,探討產(chǎn)生的原因,提出對策。
“課堂管理是建立有效課堂環(huán)境、保持課堂互動、促進課堂生長的歷程?!保悤r見,2003)由此可見,課堂管理并不僅僅是關注于環(huán)境(講臺、座位)、課堂秩序、教學節(jié)奏等,還應該關注于師生行為、有效教學等方面。而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對學生注意力、非目的語使用方面進行管理控制時,會產(chǎn)生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對教師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會有阻礙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從這兩類教師的管理問題入手來分析。
在對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教師有兩方面的目標:一是將學生的注意力控制在課堂中,控制在教學內容上,使學生能緊跟教師節(jié)奏,師生共同完成教學目標;二是在學生出現(xiàn)注意力方面的問題行為時,教師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糾正學生的問題行為,繼續(xù)有效教學。
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注意力管理方面存在兩類問題,控制學生注意力方面的問題以及糾正學生問題行為方面的問題。
1.1控制學生注意力方面的問題
要實現(xiàn)教學目標,需要教師能準確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保持在學習內容上。對學生來說,投入注意力多的知識點能夠被更有效地掌握。教師有必要掌握抓住學生注意力的管理技能。而在實際觀察中,教師在這方面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從影響學生注意力的因素方面分析,教師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教學方法問題。在感興趣的情況下,學生更能集中注意力,而在教學內容一定的情況下,學生對其是否感興趣,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教學方法的影響。選擇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教師來講是一個永恒的挑戰(zhàn)。在班級中,教師既需要有針對大多數(shù)同學的共性教學法,又要有針對個別同學的特殊教學方法。這要求教師有教學方法方面的積累,具備對學生個性的了解。在長期漢語教學項目中,學生一般以學期或者學年為單位進行漢語學習,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易產(chǎn)生厭倦,在課堂中出現(xiàn)問題行為的可能性會增加。教師教學方法僵化,以不變應萬變,忽略學生的特殊要求,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是造成學生注意力問題的主要原因。
二是管理風格問題。教師的管理風格,是指教師在課堂管理中體現(xiàn)出來的風格、性格。在管理課堂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每個教師的不同性格。容忍度高的教師更容易失去對學生注意力的控制,容忍度低的教師能對學生產(chǎn)生震懾力。但這也并不是絕對的,這與學生自身也有關系。如果教師不能建立有效的管理風格,不能對學生有心理震懾,那么學生會更輕易地轉移注意力。
三是管理方法問題。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是否能夠有效運用管理方法,對控制學生注意力也是有較大的影響。教師的管理方法分為言語和行為兩類。單純地運用管理方法來控制學生注意力,如口頭提醒,動作提醒等,容易產(chǎn)生教學過程中斷,打亂教學節(jié)奏的后果。并且有擴大問題的風險,使得更多學生轉移學習的注意力。
1.2糾正學生問題行為方面的問題
在學生出現(xiàn)注意力方面的問題之后,教師需要糾正學生的行為,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回課堂學習之上,將學生的問題行為控制在小范圍之內。教師在采取管理行為時,應該注重效率、關注效果,快速有效地行動。在糾正學生注意力問題行為方面,教師出現(xiàn)的問題有三種類型:
一是在學生注意力方面產(chǎn)生問題行為之后,教師采取的措施并不是糾正學生的問題行為。教師的注意力跟著學生轉移,由教學內容轉移到了學生關注的焦點上,之后引起了更大范圍的問題行為。例如教師在發(fā)現(xiàn)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用手機聽音樂,教師沒有阻止反而詢問學生是什么音樂,喜歡什么音樂等與教學目標無關的問題,最后全班注意力轉移,教學進程停頓。
二是在學生注意力方面產(chǎn)生問題行為之后,教師容忍度很高,并沒有進行控制,因此個別學生的問題行為影響到其他人。在實際觀察及訪談中,部分教師認為,某種影響較小的注意力問題行為如發(fā)呆、打瞌睡等,教師可以不控制,以免打亂教學節(jié)奏。但是實際情況中,教師對某些注意力問題行為的容忍會對其他同學產(chǎn)生不利影響。例如學生在上課過程中聊天,周圍的學生受到影響,也加入到聊天的行列中。這樣,在無形中,教師對學生的注意力問題行為采取了放任的措施,不利于課堂管理的效果實現(xiàn)。
三是在學生注意力方面產(chǎn)生問題行為之后,教師進行了控制,但是方法無效。教師對學生的問題行為有進行言語或者行為上的控制,但是學生依舊有問題行為,仍然不能將注意力轉移回課堂學習上。教師的控制手段較為單一,不能實現(xiàn)很好的管理效果。
1.3注意力課堂管理對策
教師首先應該具備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各種有效有趣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注意力控制在課堂中。其次應該建立明確的規(guī)則,這個規(guī)則針對的是學生的問題行為,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行為之后,有相應的懲罰措施,教師本身要嚴格按照此規(guī)則處理學生行為。但要注意的是,教師的處理行為不影響課堂進程。最后教師可在實踐過程中實驗管理手段,更多更快地找到適合學生的控制方法,積累盡可能多的方法,以便挑選應用。
隨著留學生來源地越來越多樣化,漢語課堂中的語言環(huán)境也越來越復雜。多國別漢語課堂中,可能使用的語言種類也多種多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漢語為學生學習的目的語,但是在漢語之外,師生使用非目的語的情況也愈加復雜。在學生漢語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師生對較通用的語種——英語都有更大的依賴性,同一國家的學生更傾向于用母語交流,課堂中非目的語的種類多。
在漢語課堂中,是否使用外語輔助教學是一個需要嚴肅思考的問題。楊惠元先生主張“使用外語應該嚴格控制,能使用漢語說清楚的,盡量使用漢語”。這不僅僅是對教師的要求,也是對學生的要求。以此為標準,在漢語課堂中教師對非目的語使用控制方面就要有一定的要求,師生都應盡量使用漢語。
在現(xiàn)實的多國別漢語課堂中,教師在這方面對自身及對學生的控制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教師使用非目的語不當?shù)膯栴}。這是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自己使用目的語的行為控制不當?shù)膯栴}。在班級中大多數(shù)人能理解英語的情況下,教師為了方便教學往往會借助英語。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借助其他語言,這是為了方便學生理解,掌握知識。但是這種方法會產(chǎn)生一些不好的后果。例如,增加了英語水平低的學生的理解難度;學生在無形中喪失了漢語練習機會。特別是學生已經(jīng)達到一定的漢語水平,有了相當?shù)睦斫饽芰χ?,如果教師依然依賴非目的語進行講解,就忽視了學生的漢語接受能力,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漢語能力。根據(jù)克拉申的觀點,二語習得要求教師給學生輸入足量的目的語信息,語言輸入要符合i+1的標準。那么,教師過多使用非目的語,就違背了這一規(guī)律。
二是學生使用非目的語不當?shù)膯栴}。從教師控制角度來講,學生使用非目的語的行為可以分為可接受及需要控制兩類。在漢語課堂中,學生使用非目的語的行為非常普遍,這類行為有兩種目的,漢語學習目的和非漢語學習目的。理解能力高、已掌握目標知識的同學用非目的語幫助其他學生理解,這類行為的目的是為了漢語學習,對教師來講是可接受的行為。這對教師的非目的語水平提出了考驗,但同時也可通過對學生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的觀察來判斷。如果教師判斷出學生是為了非漢語學習目的使用非目的語,例如聊天,出現(xiàn)了問題行為,阻礙學習進行,那么就屬于教師應該控制的非目的語使用行為。
對教師控制師生使用非目的語的行為方面,可以有以下對策:
(1)教師使用非目的語時,需要對學生的漢語水平有整體性的了解。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師生互動、考試成績等來了解班級整體水平及學生個體差異。以此為標準判斷是否需要借助非目的語來進行教學。同時,隨著學生漢語水平的提高,應該逐漸降低使用非目的語的頻率。在借助非目的語之后,如有可能,盡量嘗試用漢語再表達,建立與漢語知識的聯(lián)系,盡可能多地輸入漢語。
(2)針對學生使用非目的語的行為,教師應該迅速分析,區(qū)別不同行為,之后采取不一樣的策略。對可接受的非目的語使用行為,教師可以采取不鼓勵不縱容的方式。但如果這種行為引發(fā)了其他問題,如注意力問題,那么也要采取措施,將這種行為從課堂上轉移到課下,要求學生不能影響課堂進程。對不可接受的非目的語使用行為,教師也應及時有效地制止,防止更大的問題產(chǎn)生。
在漢語課堂中,高效的課堂管理能夠幫助教師實現(xiàn)教學目標,因此,教師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教學方面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也需要在注意力問題行為控制、非目的語使用行為控制等方面采取措施。通過對漢語課堂中教師在這兩方面出現(xiàn)的管理問題的分析,希望能幫助教師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1]陳琦.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陳時見.課堂管理:意義與變革[J].教育科學研究,2003(6).
[3]楊惠元.試論課堂教學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3).
[4]張仰奮.外語教學中學生注意力和課堂參與最大化的探討[J].外國語文,2010.08,(4).
[5]陳玉清.論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J].寧德師專學報,2003.(1).
[6]郭文君.關于語言課堂教學中母語與目的語使用的再思考[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1,13(2).
In the Chinese class , the m anagem ent could affects the result of teaching.Teacher should focus on class m anagem ent.In this paper,the problem s of m anagem ent in Chinese class have been researched, especially the problem s of controlling the attention and language. So w e could im prove the m anagem ent of Chinese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