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堂評價在語文課堂中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語文課堂中對于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積極轉(zhuǎn)變評價觀念,努力提升自身的評價素養(yǎng),進行課堂評價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
語文教學;課堂教學;課堂評價
語文課程評價是以教育理論為基礎(chǔ),再以課堂教學任務和目標為依據(jù),針對學生的發(fā)展和教師的工作能力以及校園的管理水平進行定量化分析,以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提高語文教師的工作能力,增強整體語文教學質(zhì)量為核心的一種教育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評價方式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目標完成情況有著非常大的關(guān)系。老師也通過課堂評價來對學生進行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判斷,課堂評價又可以分為語言評價和非語言評價,基于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老師給出的評判被稱之為課堂評價行為。本文通過分析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評價行為的一些現(xiàn)狀,對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用好課堂評價進行了探討,以期為教學同仁提供參考,共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一、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評價行為存在的問題
(一)評價數(shù)量少,存在無效評價
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所使用的語言,不僅具有多樣性,還有多種類型。國家教育部門對當前教師口語表達方面進行了分類,語文教學所使用的語言被分為敘述、描述、解釋以及點評四個方面。而在四種分類當中,點評語是語文課堂教學語言中使用較為頻繁的種類。
通過對課堂情況的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在點評方面的語言在課堂中的應用非常有限,存在無效評價。首先,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與學生的對話較少,形成了教師一統(tǒng)天下,主宰課堂的單向性評價現(xiàn)狀,忽視了學生自評、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缺少多向性評價;其次是口頭語言評價單一,整堂課都是“說的好”“你真棒”,課堂氣氛沉悶;再次是預設(shè)性評價與生成性評價沒有緊密結(jié)合,在教學中,除了預設(shè)的情況外,很多教師對無意中發(fā)生的問題不能隨機應變,使課堂產(chǎn)生緊張和尷尬的情緒。
(二)忽視對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
通過對相關(guān)資料整理發(fā)現(xiàn),如果將評價的對象進行分類的話,可以分為知識評價、能力評價以及情感評價三個方面。在這三種評價類型上,情感方面的評價語言,是語文教師在課堂當中使用次數(shù)最少的。
在語文教學中,部分老師可能會使用1~3個情感評價用詞,但是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連一次情感評價都沒有,長期在沒有情感評價的課堂中學習,會使學生感覺到壓抑和緊張,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影響和情感壓力。這也是情感評價重于其他兩種類型的主要原因。
(三)評價語言缺乏差異性
語文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正確并且有效使用評價語言,充分了解評價語言的靈活性、多樣性以及差異性。通過各種優(yōu)質(zhì)課教學視頻發(fā)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評價語言的差異性并沒有很好把握。
雖然語文老師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使用的評價語言卻非常類似,對于“好、不錯、還有需要補充的嗎”等評價語言,使用的次數(shù)過于頻繁,沒有體現(xiàn)出語文教師的自身特點。評價語言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教師教學語言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在教師教學所使用的口語當中,評價語言也有著比較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評價語言與自身進行融合,充分調(diào)動起教學語言的有效性。通過資料的整理發(fā)現(xiàn),雖然教師之間存在年齡和性別的差異,但是評價語言卻沒有明顯的變化。這也是需要教師自身去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二、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評價行為建議
(一)轉(zhuǎn)變評價觀念,注重自身評價
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的評價行為也是決定課程任務完成情況的重要因素之一。行之有效的評價用語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對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不合適的評價用語不僅會對學生的學習培養(yǎng)產(chǎn)生影響,還會對學生的價值觀念產(chǎn)生非常大的阻礙。在課堂教學當中,評價行為的產(chǎn)生與觀念有著非常大的關(guān)聯(lián),因此,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至關(guān)重要。語文與其他學科不同,很多問題并沒有標準的答案,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比較頻繁,學生的分析和欣賞能力也是通過這種思想碰撞來進行提升。
[案例分析]
在一次《桃花源記》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對陶淵明的評價千篇一律,把視線都聚焦在當時官場的黑暗及作者對現(xiàn)實的不滿上,教師適時地點評“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啊”,學生們都笑了,然后把話題引向“要敢于擔當,不能逃避”,在一片和諧、快樂的氣氛中,教師輕松地把正能量傳播給學生。
由此可見,評價語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和引導作用,這也是教師課堂教學中使用的一種調(diào)控方法。因此,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評價語言的使用。
(二)加深知識和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
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只關(guān)注于學生的成績培養(yǎng),還要根據(jù)學生自身條件的不同進行能力提升,比如加強知識、能力和情感方面的表述評價。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教學不僅要加強學生各方面素養(yǎng)的提升,還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添加不同的評價方式;以評價行為來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發(fā)展軌道,為學生在以后的發(fā)展中提供幫助;并以此來提升學生除去學習之外的各種能力?!?/p>
[案例分析]
記得有一年初一新生剛?cè)雽W,筆者就留意到一個叫小浩的孩子,他說話大舌頭,在用普通話讀課文時總是引來全班的哄堂大笑。小浩開始不自信,課堂回答問題總是如蚊子般小聲。筆者認為,首要任務是重拾小浩在課堂中的自信。在一節(jié)課中,筆者驚奇地發(fā)現(xiàn),全班同學都發(fā)不好的翹舌音,大舌頭小浩的發(fā)音尤其標準,于是對他說:“上天對每個孩子都是公平的,上天給了你一種很特別的能力,讓你把這個全班甚至是很多安徽人都發(fā)不好的音發(fā)得如此標準,你真是一個天才?!睂τ谖业脑挘苍S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同學們聽懂了我的驚嘆,用羨慕的眼神看著小浩,小浩聽懂了我的贊許,第一次抬起頭,眼睛亮晶晶地看著我。下一個問題,小浩勇敢地舉起了自己的手。
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課堂當中,教師應該多使用評價語言對學生進行激勵和鞭策,注意對學生的全方位培養(yǎng)。如:
“你表述很具體,非常好”
“這個問題的提出證明你非常認真”
“這位同學表達出的情感非常豐富”
這些評價用語在課堂上非常普遍,大多屬于提示性的評價,筆者在這里就不在闡述了。如果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可以有效體會到書中主人公的情感,那么對于全文的了解,學生必定是了然在胸,對于需要學習的知識也有非常透徹的理解,因此,情感表達是語文教學當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語文教師進行課程教學時更要注重情感方面的評價行為,良好有效的情感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情感體驗思路,對于學生的心理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三)語文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評價素養(yǎng)
對于學生的發(fā)言,無論對錯、清晰還是含糊、流暢還是吞吐,學生選擇回答問題,這是一種渴望,渴望參與到課堂的氛圍當中,教師應該有耐心傾聽學生的回答,不能表現(xiàn)出一點不耐煩的情緒,更不能隨意打斷學生的發(fā)言,在適當?shù)臅r機給予學生一點提示,再根據(jù)學生發(fā)言的內(nèi)容給出評價,切忌不要過早做出評判。
[案例分析]
故事《軍神》
師:本文的主人公是誰?
生齊答:劉伯承。
師:這個星期回去查查資料,說說與劉伯承有關(guān)的故事。
生自由說劉伯承的故事,(其中有一生說還知道毛澤東的故事,師粗暴地打斷他,說:“我現(xiàn)在不是要你說毛澤東。”)
師:查資料是干什么的?(此處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了查資料的作用)
師:回顧一下課文,劉伯承有什么特點?
生:自由說。
……
新課標的評價觀要求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同時,要充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案腥诵恼撸群跚椤?,同樣的評價,教師若是發(fā)自內(nèi)心,學生就會感到貼近心靈,也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從而使學生更有信心、有興趣去面對一切。這一課中,老師的粗暴批評很明顯傷了學生的自尊,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教師的每一次粗暴批評之后,課堂就會非常沉悶。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為了充分使用教學時間,保證學習任務的完成,并不重視學生的發(fā)言,而且在學生表述時,教師也會很隨意地進行打斷,生生掐斷了學生的思想發(fā)揮空間,輕易奪走了學生視之珍貴的發(fā)言機會。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社會工作中,認真傾聽也是一種修養(yǎng),只有傾聽才能更好了解他人話語的含義。
三、結(jié)論
語文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地評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既要加強對其情感的認知,也要重視其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的變化,要將評價貫穿于整個語文課堂的學習中。同時也要對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加以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進行自我評價以及相互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靈活運用好課堂評價。與傳統(tǒng)之間的語文課程進行比較,對學生科學合理地評價,可以更好地掌控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且體現(xiàn)了一種多元化的教學水平。因此,為了讓孩子可以更好地學習以及健康地成長,我們教師應該積極進行課堂評價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 考 文 獻]
[1]張廣才.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評價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2]李崢.語文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
[3]李佳.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材整合與閱讀教學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3.
[4]劉慧.“量體裁衣”,用好信息技術(shù),彰顯語文課堂魅力——以《我的母親》為例談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shù)的有效整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20.
[5]魏薇.教師課堂教學決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李雪虹)
作者簡介:陳剛(1982-),男,安徽安慶人,中學二級教師,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