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在各類體育項目中,中國男足是撐起半邊天的神話和傳奇,他們以“亞洲霸主”的身份,挺進了1936年的第十一屆奧運會。
當時的韓國,還在日本的鐵蹄下,完全是殖民地。在亞洲,能對國足造成點威脅的,惟有日本隊??稍趭W運會之前,中國男足連續(xù)五屆在亞洲頂級足球賽事上,大敗日本隊,用實力贏得了“亞洲霸主”的稱號。
但是在世界排名上,國足只是“二等”,那為什么說國足扛起了半邊天?
一是經(jīng)費。民國時代,軍閥混戰(zhàn),有點錢都用來打仗了,老百姓掙扎在生死邊緣,哪有錢支援代表團!當時中國隊的經(jīng)費,全靠國足,以賽養(yǎng)賽,一路從南京、上海,踢到香港,再到新加坡和印度??恐鴩阋粓鰣霰荣愙A得的獎金,不僅國足自己有了著落,也讓其他運動項目的奧運參賽者有了經(jīng)費,可以順利抵達柏林。
二是比賽作風。當時,中國男足出師不利,奧運會的頭一場比賽就碰到當時世界第一的英國隊。中國隊最終以微弱的差距,輸給了英國隊。雖然中國男足輸了比賽,但卻贏得了贊嘆——中國隊在場上的表現(xiàn)引起了全場球迷和英國當時各家報紙的一致好評,他們認為中國足球的水平不亞于歐洲的強隊,其頑強的作風更令歐洲人贊嘆不已。
(摘編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