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東
在日常教學中,盡管語文教師非常用心、用力地上課,但仍有相當多的學生無精打采、昏昏欲睡,無論教師如何改變,課堂仍缺乏生氣和活力。語文味道指的是語文課堂應充滿意味、趣味、情味、韻味。語文味道是一種教學境界,一種教學魅力,也是一種教學能力的體現(xiàn),它能夠使師生產(chǎn)生心理上的共鳴,獲取文學創(chuàng)造性的靈感,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進步。
一、語文教師要讓學生體驗到語文的魅力
教學藝術(shù)貴在發(fā)展創(chuàng)新,不可拘泥傳統(tǒng)和固有思維而一成不變。無論什么樣的課文,如果我們都按照“歷史背景”“作者介紹”“生字新詞”“段落分析”“思想主旨”“習題作業(yè)”等模式對課文進行“粉身碎骨”式的分析,那么本來精美的文章就會被我們講得毫無語文味道,學生難免會對學習產(chǎn)生厭倦感。有的老師青睞于多媒體教學,往往把大量的音樂、圖片、視頻灌入課堂之中,雖然效果比說教式強,如果不注重對語文味道的挖掘,那么只能刺激學生的感官愉悅,還是不能讓學生感悟到作品的文學味道?,F(xiàn)在課本內(nèi)的文章篇篇經(jīng)典,就連插圖的設計、色彩的搭配都散發(fā)著文學的幽香,美的語言、形象、精神、文化處處涌現(xiàn)。語文教師要在授課過程中盡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到文學美的魅力。因此,在日常授課中,語文教師要注意挖掘課文的文學魅力,不僅要讓自己清楚,更要讓學生明白,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法,活用各種手段,把每篇文章的知識含量和文學魅力全部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
二、語文教師要錘煉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和教育智慧
許多教師的課堂沉悶無趣的原因是在于教師自身文學底蘊不足。俗話說“肚子沒食心里慌”,如果意識到自己文學底蘊不足還可“臨陣磨槍”,進行網(wǎng)絡資源化為己用;但如果明知自己文學底蘊不足卻偏偏“知足常樂”,恐怕這課堂也只能一直沉悶下去,很難再“枯木逢春”了。只有具備了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才能有能力進行課堂文學語言改革,營造濃濃的文學氛圍。當教師的語言為眾多學生折服,當教師的教學藝術(shù)為眾多學生欣賞喜愛,學生自然“親其師,信其道”,會自覺地投入心思去偏愛文學、從而為感悟文學、創(chuàng)造文學奠定基礎。另外,教師的教育智慧也是一門值得終身研究的科學。面對語文基礎參差不齊、個性千差萬別的學生,“一刀切”的做法往往會使我們的教育陷入僵局,“多樣化”教學往往會贏得大眾喜歡,對哪些人采取何種教學措施更為有效值得教師經(jīng)常深思,這就是教育的智慧,這種智慧的擁有不是光靠參看別人的經(jīng)驗就能有效,它需要教師用心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并在實踐中反復檢驗。當我們擁有了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和教育智慧,我們才能在課堂上大膽地踐行教學藝術(shù),讓課堂散發(fā)出濃濃的“語文味道”便不是一件難事。
三、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語文味道”誦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的誦讀能力是能夠反映出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一面鏡子,許多教師在指導學生誦讀時把訓練重點放在了能讀、會讀階段,置于能否讀出感情、讀出感染力卻表示為難。誦讀不是簡單地讀一下了之,它需要誦讀者模擬作者的身份,進入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主觀世界,把作品文字變成活的語氣,讀出作者的感受和理解,讀出作者的語感和情趣。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學生“語文味道”誦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學生能讀、會讀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能讀好的本領。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誦讀能力的自覺鍛煉,教師范讀時要盡量做到精彩,喚起學生發(fā)展此項能力的欲望。在點評學生誦讀情況之時既要肯定學生的成功之處,同時還要對其在發(fā)音、停頓、輕重、快慢、語調(diào)等方面的不足之處說明提高建議。學生誦讀能力的提升不是短時間內(nèi)便能收到成效的,教師對此項能力的訓練必須有足夠的誠心和耐心,盡量多開展誦讀活動,講前范讀、講中范讀、講后范讀,使我們的每一句表達都適合于情景教學的文章,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和誦讀能力。我們可以先從糾正學生普遍的“唱歌式”閱讀弊病開始做起。當課文分析完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展開誦讀比賽,可采用指定學生誦讀、學生自己選段讀、學生小組齊讀、學生分角色演讀、男女同學賽讀、配樂配景朗讀等多種表演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誦讀興奮點,必要時我們也可以一句話一句話地輔導訓練。學生的模仿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κ遣豢上蘖康?。當誦讀訓練成為學習中的習慣,在誦讀時加入自己的感悟體會便能迎刃而解,也就是初步形成了具有“語文味道”的誦讀能力。
總之,語文味道重在品嘗、妙在享受,語文課堂能否教出語文味道關(guān)鍵在語文教師自身。只要我們語文教師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能夠激發(fā)出來,學生就能成為掌握自己學習進步的主人,我們的語文課堂也一定能成為學生喜愛的文學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