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則昊
王守仁曰:發(fā)竅之精明處,是人心一點靈明。心健康則人健康,心扭曲則人亦扭曲。就如橡皮,順順溜溜的一塊才能抹去錯誤昂首前行,盤曲折疊的一塊必然會有難用撕裂等等各種不爽。故曰:心理健康,善莫大焉。
而我們中國的青年一代在這一點上完完全全地敗給了美國人。在美國Wilson School,我所見到的永遠都是陽光、自信、積極樂觀的面孔。那些面孔之上似乎永遠不會有陰霾,永遠燦爛地盛開著笑的花朵。相反地,在中國,你隨處可見一些學習極好的學生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也不會脫下厚厚的外套,走路時永遠垂著頭、貼著墻根,若非得已絕不會主動與他人交流……
毋庸置疑,在心理健康問題層面上,中國人已經(jīng)為美國人遠遠甩下,難望其項背。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可悲的現(xiàn)象?且聽我一一道來。
一、傳統(tǒng)文化與外在壓力
中國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積累,一方面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另一方面則是束手縛腳耳提面命的桎梏。強權(quán)與獨尊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兩個大毒瘤,是它們的毒液腐蝕了我們原本健康的心靈并使之扭曲變形朽爛。美國雖是一個年輕的國家,但由于他的年少輕狂,強權(quán)與獨尊的封建古舊思想被他不屑一顧拋之腦后,然后熱烈地擁抱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剛剛孕育出的普世價值觀的雛形。讓其在美國肥沃廣袤的土地上茂盛生長,開出一朵朵叫做“人權(quán)”的花朵,結(jié)出一顆顆紅潤健康飽滿的果實。
舉一個很敏感的例子吧:戀愛問題。眾所周知,在美國高中生可以正大光明的談戀愛的同時,中國高中生談戀愛是“不合法”的。這實在令我很不理解。任何人都應享有不被干涉的享受愛與追求愛的權(quán)利,學生也不應例外。而中國傳統(tǒng)思想已經(jīng)將談戀愛定格在“必定影響學習”的條框中,加上強權(quán)與獨尊的催化,談戀愛就理所應當?shù)卦诟咧袝r代被扼殺。強大的力必定造成明顯的形變,同理強大的心理壓力亦會造就心理的壓抑與扭曲。而這僅僅只是冰山一角,中國青年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壓力太大了。就拿SAT與中國高考來做比較:人數(shù)上每年全世界僅有約168萬人參加SAT,而中國高考僅在全國范圍內(nèi)就有約980萬人參加;機會上美國的高中生在高中時代將有兩次參與SAT的機會,而中國除非你復讀,你只有一次寶貴的機會;考查內(nèi)容上美國人僅將SAT成績當做一個權(quán)重很低的參考,但中國高考的分數(shù)就是錄取的唯一標準。就這樣,中國青年受著前途壓力與家庭強權(quán)的夾板氣,心理健康狀況怎能不令人憂慮呢?
二、調(diào)節(jié)能力與調(diào)節(jié)方式
心里不爽不是問題,能不能發(fā)泄出來才是我們應關(guān)注的大問題。就像一個瓶子,你往里面沖水很正常,但你不把水從瓶中倒出來那么這個瓶子遲早會爆炸。在Wilson School時我曾問過我的host:你們平常下課后都做些什么?他說:我一般是運動(他們有獨立的健身房、游泳館與室內(nèi)體育場),也有的我的同學去打電玩或兜風(美國法律規(guī)定16歲及以上的美國公民可以持有駕照,并且他們幾乎家家擁有2~3輛私家車)。而似乎中國的高中生用以宣泄調(diào)節(jié)的方法“合法”的似乎只有運動。但單就只有這運動,我們的時間還在不停的削減去迎合愈加繁重的學業(yè)。并且中國青年長期受諸如“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之類憂患意識的熏陶,對待事物時總是呈現(xiàn)一個很悲觀的態(tài)度。而美國青年明顯要比中國青年懂得享受。因為這享受,他們的世界不會寫滿悲觀,而是充滿了積極向上的陽光與和風。
中國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美國,這很明確地驗證了這一句俗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當家,意味著你要擔負起一分社會重擔且只能自己蜷在黑暗角落里舐尾自憐。所以這一可悲情況的出現(xiàn)有其客觀環(huán)境的必然性:中國還是太窮。我們既不能將幸福平均給予,又不能做到苦難平均攤配。連錢都沒有怎么能有幸福感(你若有“君子固窮”的氣概就權(quán)當我沒說),沒有幸福感怎會沒有壓力,有了壓力無法調(diào)節(jié)又怎能不蒙受心理重創(chuàng)呢?
我對美國最驚異處在于他所有的子民的那種高度光榮的自由與權(quán)利意識。仍記得在美國的一家書店買書時,我見到了一本司若登所著的關(guān)于“棱鏡”計劃的一本書。我當時驚訝地問我的host:為什么這里會有這家伙的書,在中國這種人的書是絕絕對對不能被出版發(fā)行的。他平靜地答道:是的,他令美國政府蒙受了巨大的恥辱,五角大樓的那幫人一定恨不得斃了他。但只要他還是美國公民,他就有發(fā)表自己學說著作的自由。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有同一種想法:有一件事你一直想做卻一直被禁止做,那么你就越發(fā)的想做這件事。若這時我又不讓你做,那么抑郁撓墻似乎是你唯一的選擇。而做一件事情沒有限制時你可能就不會終日耿耿于懷黯然神傷了。總而言之,美國之所以能“從螞蟻到大象”成為當今世界僅存的超級大國并吸引全世界人民移居此處,必定需要一批各行業(yè)的優(yōu)秀人才前仆后繼。而真正熱愛一個民族的民族的人才不能擁有一顆扭曲且充滿仇恨的心靈。我在此衷心希望以后再赴美的中國公民不要再行那矮子觀場拼命購物的庸夫之舉,多將真正有利于中國的東西帶回中國。這才是所謂千秋萬代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