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軍
(衡水市林業(yè)局技術推廣站,河北053000)
?
河北衡水柿樹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一)
郭海軍
(衡水市林業(yè)局技術推廣站,河北053000)
以果實成熟時在樹上能否自然脫澀,將品種分為甜柿和澀柿兩類。其中,甜柿在樹上軟熟前完成脫澀,澀柿果實采收后經(jīng)人工脫澀或后熟變軟方可食用。我國栽培柿樹絕大部分品種為澀柿,特別著名的有河南澠池的牛心柿、大盤柿,河北、山東一帶出產(chǎn)的蓮花柿、鏡面柿,河南以及陜西富平的尖柿,浙江杭州古蕩一帶的方柿,山東青島的金瓶柿,益都的大萼子柿等。這些名種柿子,皮薄、肉細、個兒大、汁甜如蜜,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甜柿品種主要有原產(chǎn)我國的羅田甜柿及從日本引進的富有、次郎、禪寺丸等。
1.1 澀柿品種
(1)磨盤柿。亦稱蓋柿、金箍柿、腰帶柿、貓兒柿等。主產(chǎn)河北省太行山北段及燕山南部。果實磨盤形,果腰處具明顯溢痕,柿蒂深陷,萼片大。果皮橙黃、果肉淡黃色、肉質松、味甜多汁、纖維少,無核,單果重250克。在河北省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較耐貯運。
磨盤柿
(2)蓮花柿。亦稱萼子、托柿。分布在河北、山東等省。果實短圓柱形、略方,果面十字形溝紋,溢痕較淺,果基部平滑,萼片平展,果心閉合,無種子。果肉橙紅、皮薄、纖維多,味甜。平均單果重150克。10月中旬成熟,不耐貯運,宜脆食,亦可制成柿餅。
蓮花柿
1.2 甜柿品種
(1)上西早生。原產(chǎn)日本,1989年引入我國,屬于完全甜柿的富有系品種。果實扁圓形,果頂廣圓,十字溝淺,無縱溝,無溢痕。果肉肉質致密,橙黃色,褐斑小而稀,果皮朱紅色,果粉多。種子少,汁少,味甜,品質極上,單果重200~300克。果實10月中下旬成熟。
上西早生
(2)次郎。原產(chǎn)日本靜岡,屬完全甜柿。從日本引入后,表現(xiàn)出極強的適應性,從南到北均宜栽培,是目前我國栽培面積最大、分布最廣泛的品種。
果實大、扁方形,橫斷面方形。果皮光滑細膩,果粉較多,無網(wǎng)狀紋,無裂紋,縱溝4條,寬而清晰,果頂微凹,易開裂,十字溝明顯。晚熟后橙紅色,軟化后朱紅色或大紅色。果肉橙紅色,褐斑小而少,肉質脆,纖維多,汁液多,味甜。平均單果重175克,最大單果重260克。特別是經(jīng)過晚秋霜打的柿果脆甜如冰糖一般爽口。在0~3℃低溫條件下,可貯藏3個月以上。
次郎
2.1 科學選園址
柿樹喜光、耐旱,根系強大,吸肥水能力強,對土質選擇不嚴,建園時選在土層深厚、地下水位1米以下、土壤pH值6.5~7.5、肥力中等、保水保肥能力較強的壤土最理想。山區(qū)丘陵建園,土層厚度不低于40厘米,坡度25°以下,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2.2 苗木選擇
嫁接苗要求品種純正,嫁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完整,無失水現(xiàn)象,主根長20厘米以上,苗高100厘米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枝條充實,無檢疫對象,無嚴重病蟲害。
2.3 規(guī)范化栽植技術
(1)栽植時期。柿樹根單寧含量高,根系活動要求溫度高,開始生長晚,吸水力弱,栽植較難成活,有時成活后發(fā)芽很晚。成苗栽植以春季地上部芽體膨大(萌芽期)時栽植最易成活。秋季在落葉前后栽植,要做好防寒工作。
(2)栽植密度和方式。栽植密度根據(jù)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及管理水平而定。一般山地行株距4~5米×2~3米,平地肥力高的行株距5~6米×3~4米為宜。
2.4 栽植方法
(1)挖穴。平整土地后,按預定的行株距標好定植點,以定植點為中心挖長、寬、深均為0.8米的定植穴,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水利條件好的地方可提前挖穴,使土壤充分熟化,干旱少雨且無灌溉條件的隨挖隨栽植。
(2)分層回填。先將碎秸稈均勻填入栽植穴的下部1/3,每穴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50~75千克,并摻入0.5~1.0千克磷肥和0.2千克尿素或復合肥0.5千克和表土拌勻,填至地表20厘米處,邊填邊用力踏實,灌水沉實后栽植。
(3)修剪根系。栽苗前首先要對苗木的根系進行整理,將劈裂或有鎬傷的主根剪成平滑剪口,主根剪留長度20~25厘米,將過長的側根剪留15~20厘米左右。
(4)浸泡根系。栽植前應將根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以上,也可蘸100~150毫克/升的ABT3號生根粉水溶液,可明顯提高成活率。
(5)栽植。苗木放好后,邊填土邊踩,并向上輕提苗木,使根系舒展,最后將土填平、踩實。栽植深度與苗木在苗圃時的深度一致即可。
(6)灌水與覆膜保墑。苗木栽后要立即灌水,水滲后,覆一層散土。秋季栽植的即可進行越冬防寒;春季栽植時,灌水條件好的要連續(xù)澆水2~3次,如遇連陰雨天氣,可適當減少或推遲澆水。水源比較缺乏的地方,第1次澆透水,水滲后封穴,每株覆蓋1米2的地膜,以增加地溫,利于苗木成活。
2.5 栽后管理
(1)抹芽。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和苗干上無用的萌芽。
(2)防治蟲害。新栽幼樹的主要害蟲是象鼻蟲和金龜子,專門啃食新萌發(fā)的嫩芽,發(fā)芽初期要做好防治工作,主要是及時人工捕捉或噴藥殺蟲。
(3)防寒。秋栽的柿苗最好選擇埋土防寒,或涂白,也可用保溫材料包扎樹干防寒,但不得用塑料布。
3.1 土壤管理
(1)深翻擴穴。苗木定植后第2年開始深翻,時間在采收后至落葉前進行。每年在樹的一側沿定植穴向外挖寬60厘米、深40~60厘米、長120厘米的長方形溝,結合秋施基肥將熟土填入溝,4年內完成擴穴。
(2)中耕除草,增溫保墑。早春土壤化凍后,及時松土,生長季在樹盤內扣壓草皮土或壓草。夏季根據(jù)雜草生長情況,中耕除草2~3次,防止土壤板結。成齡柿園全園或樹盤內可覆壓切碎的秸稈、雜草,上面少許覆土。
(3)果園生草。草種選擇豆科的三葉草、苜蓿、綠豆、紫云英。
(4)果園間作。間作最好選豆科作物,如花生、綠豆等。不宜間作需鉀肥多的作物,如甘薯等。凡未實行間作的柿園應全園覆草或種草,可保墑增肥。
3.2 科學施肥
(1)秋施基肥。時間宜在采收后至落葉前,施肥方法采用環(huán)狀施肥、放射狀施肥、條狀施肥、穴施肥均可。肥料選擇堆肥、廄肥等有機肥,適當加入速效氮肥。株產(chǎn)50千克以上的成齡樹,株施農(nóng)家肥50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草木灰3千克、餅肥3~5千克,將其混合均勻后填到溝內,并澆水壓實。
(2)追肥。新梢速長期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以施氮肥為主,幼樹一般1年只追肥1次。幼果膨大期的6月中旬至7月上旬,氮磷鉀按10∶3∶4追施。果實著色期的8月上旬至10月中旬,以磷、鉀肥為主,株施磷酸二氫鉀0.75~1千克,雨后撒施。
3.3 灌水
柿樹較抗旱,灌水可在萌芽前、新梢生長期、果實膨大期和結凍前分4次進行。華北地區(qū)春季干旱、少雨多風,應在萌芽前和開花前各灌1次透水。同時,每次施肥均應結合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