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天飛
我們平時教學像“栽活一棵樹”,而復習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復習課是教學過程一種非常重要的課型,對夯實學生的基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復習課又是最難上的一種課,難就難在學生對復習課的學習激情下降,沒有了學習新課程的新鮮感,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成為我們上復習課的老師棘手的并必須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忙亂而遠離井井有條,最后導致“你不說我倒還明白,你越說我越糊涂了”。如何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內提高復習的質量和效益,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上好復習課應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一、復習課應遵循的原則
1.自主性原則。
在以前的教學中,好多老師在上單元復習課時,總習慣于按教材的順序把本章的概念、規(guī)律、公式進行梳理來復習,這樣做形式上是在系統(tǒng)復習,實質上是照本宣科“炒現(xiàn)飯”,把復習課上成了“堆積式”的授新課,老師在臺上泛泛地講,學生聽起來興味索然,容易疲勞走神,而且占用時間較長,學生的自主探究時間相應減少,復習效率極低。所以,在復習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復習全過程,特別是要讓學生參與歸納、整理的過程,不要用教師的歸納代替學生的整理。我們大多數(shù)學?,F(xiàn)在都有多媒體設備,我們復習時可以把提綱投影在大屏幕上,讓學生回憶具體的內容。我們只是起到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必要的地方、必要的時候適當提示一下就行了。在復習中要體現(xiàn):知識讓學生梳理;規(guī)律讓學生尋找;錯誤讓學生判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針對性原則。
復習必須突出重點,針對性強,注重實效。在復習過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二是要針對個別學生的存在問題。要緊扣知識的易混點、易錯點設計復習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每個章節(jié)中重點難點的問題要針對性的反復練習。這樣才能使同學們復習的印象深刻,效果明顯。
3.系統(tǒng)性原則。
在復習過程中,必須對課本知識加以系統(tǒng)整理,依據(jù)基礎知識的相互聯(lián)系及相互轉化關系,梳理歸類,分塊整理,重新組織,變?yōu)橄到y(tǒng)的條理化的知識點,使學生所學的分散知識系統(tǒng)化。這個系統(tǒng)化的過程最好也要引導學生獨立完成,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總結、歸納,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線,分清解題思路,弄清各種解題方法聯(lián)系的過程。要根據(jù)學生的回憶,進行從點到線、由線及面的總結,做到以一點或一題串一線、聯(lián)一面,特別是要注意知識間縱橫向聯(lián)系和比較,構建知識網絡。
二、注意優(yōu)化復習方法
好的復習課就像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必須優(yōu)化復習方法。我認為,在總復習過程中要做到五個為主。
1.以學生為主。
復習過程是一個信息交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材是客體,教師是媒體,教師起著溝通學生與教材的作用。復習中切忌喧賓奪主,不要以教師的講代替學生的學,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由配角變?yōu)橹鹘?,真正做學習的主人。比如在組織學生上復習課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可以獨立,也可分組)整理知識結構,通過讓學生自己整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許多學生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點,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整理出了一章的知識結構。在上復習課時,許多學生以枝狀式、列表式、主線式等整理出了本章的知識結構,而有的學生卻另辟蹊徑用圖畫式。通過這樣的復習,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歸納、整理,對知識體系的掌握程度特別深刻。
2.以課本為主。
中考復習知識點多,覆蓋面廣,復習時既要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又要會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問題,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點。因此,我們扎扎實實地抓好課本知識點,把課本與資料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之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3.以課內為主。
要將問題盡量解決在課堂上,上課前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合理安排講練時間。總結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學生通過教師講,自己練,有常學常新之感,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時又避免了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的弊端。
4.以練為主。
復習課應充分體現(xiàn)“有講有練,精講多練,邊講邊練,以練為主的”原則。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提供機會,內容要“全”,練的習題要“精”,練的方法要“活”,練的時間要“足”,訓練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章節(jié)練習抓基礎,單元練習抓重點,全面練習抓綜合。多練才能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在考場上熟能生巧,巧能升華,臨陣不亂,沉著應戰(zhàn),克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不應有失分。
另外我認為一定要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注重物理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近年中考題特別關注環(huán)保、能源、可持續(xù)發(fā)展、高科技、國內外時政大事等社會熱點問題。此類題重視滲透科學、技術和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思想,突出科學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復習時也要注意及時滲透。同時也提醒同學們做到關注自己:例如體重、身高、密度、體積、正常步行速度、正常體溫、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力、壓強等;關注周圍:例如課桌多高、一層樓多高、一只雞蛋質量多大、家用電器功率多大、小轎車速度多少、保溫瓶容積多大、電冰箱的工作原理、指甲刀及自行車、白熾燈泡上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識等;關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xiàn)象:如露水、霜的形成、為什么冬天水管容易破裂等;關注科學、技術、社會:例如溫室效應、城市熱島效應、光污染、人工降雨、航空航天、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同時還應當關注新聞熱點,注意捕捉新聞事件中所包含或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并善于與物理知識的復習有機融合起來。實際上這也是對我們老師各方面知識和能力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