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廣東省深圳實驗學校初三(8)班尹杭
第一次登臺
文 廣東省深圳實驗學校初三(8)班尹杭
舞臺有大有小,而我喜歡小舞臺,雖然小,但是精致,又不失高雅;雖然小,但是觀眾密集,掌聲大;雖然小,卻勇氣足,信心多。
小舞臺是專門給那些有才華、有內涵的人準備的,比如我(此處省略1000字)。
我站上的第一個小舞臺是和機器人一起共舞的。一次,深圳市搭搭樂樂機器人冠軍俱樂部的FTC隊伍(FIRSTTechChallenge機器人科技挑戰(zhàn)賽是由美國FIRST非營利性機構主辦的針對14歲至18歲高中生的國際性機器人比賽)將要在海裕社區(qū)新岸線迎春晚會上表演機器人,這是我們“巡回”表演的第一站。
這次參加表演的是五個初中生和兩臺機器人。其中包括一個演講員、一個程序員、兩個操控員,還有一個當然是“隊長大人”我了。
我們帶了兩臺機器人,大機器人是按美國火星探測器“勇氣號”1∶3的比例仿制的,長、高均為0.5米,寬為0.7米。它的“大腦”在火星車身體內部,“頸”和“頭”是火星車上伸出的一個桅桿式結構,上面裝有一對可拍攝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機(作為“眼睛”)。小的機器人是我們即將參加的FTC比賽要用的車型機器人。
小機器人有兩個渦輪一樣的小塑料片,能把方塊掃進機器人內部的盒子里,接著機械臂把盒子和渦輪舉起,開車走到放方塊的地方,把盒子底部的蓋子打開,將方塊投到里面。
剛到現(xiàn)場,我們就感受到了觀眾的熱情,尤其是小朋友,連正在表演的其他節(jié)目都不看了,紛紛聚集到舞臺側面,興致勃勃地盯著看我們如何調試機器人,這讓我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僅僅是觀眾,就連身邊的志愿者都表現(xiàn)出了超乎異常的熱情——我們需要接路由器,以方便操控機器人,跟志愿者說需要一個插排,沒想到很多志愿者都各自回家,拿了一堆插排給我們用。
調試好機器人后,我們信心百倍地走上舞臺。可表演一開始,大機器人就出了岔子。由于現(xiàn)場很多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機,手機無線信號嚴重干擾了機器人的無線信號,導致藍牙怎么也連接不上,大機器人無法“探測火星”了,真是欲哭無淚。
作為隊長,我臨危不亂,繼續(xù)指揮:大機器人壞了,干脆放在舞臺上當背景,改表演小機器人吧!
當工作人員問我是否需要背景音樂以及燈光時,我信心滿滿地說不需要。即使沒有音樂和燈光,機器人的強大氣場也早已感染了在場的所有觀眾。
參加FTC比賽的車型機器人
小機器人雖然個頭小,但在這小舞臺上卻霸氣外露。只見它方塊兒掃得麻利,投得準確,身后還跟著兩位帥氣的操控員,走到哪兒,觀眾的眼睛就跟到哪兒。最終,我們的機器人表演成了當晚最吸人眼球的節(jié)目。
雖然我們的演講表現(xiàn)很差,演講員總是把“勇氣號”說成“好奇號”、“挑戰(zhàn)者”號,程序員犯下電腦卡機、藍牙連“牙”都不呲一下等小錯誤,操控員姿勢擺得挺帥,操作時卻將零件掉了一地……但我們仍然收獲了很多歡呼和掌聲,體會到了第一次登臺的成就感。是啊,只要努力了,并擁有強大的內心,大小舞臺都會屬于我們!
(指導老師:傅芳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