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 瓊,幸 情
(高安市人民醫(yī)院婦科,江西宜春330800)
HR-HPV與TCT篩查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臨床價值
幸 瓊,幸 情
(高安市人民醫(yī)院婦科,江西宜春330800)
目的探討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R-HPV)與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技術(TCT)篩查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1年3月-2016年3月在高安市人民醫(yī)院婦科收治的289例HR-HPV或TCT陽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均在陰道鏡下行宮頸組織病理活檢術。以病理活檢為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診斷金標準,分析HR-HPV、TCT篩查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臨床價值。結果①289例HR-HPV或TCT陽性患者,宮頸活檢顯示正常/宮頸炎105例、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Ⅰ級53例、CINⅡ級55例、CINⅢ級63例、宮頸癌13例。②HR-HPV陽性患者共244例,其中HPV單一感染219例、HPV多重感染25例,單一感染以HPV16型最為常見、HPV18型次之,多重感染以HPV16/18型最為常見。宮頸活檢顯示正?;蚵詫m頸炎80例,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Ⅰ級41例、CINⅡ級52例、CINⅢ級59例、宮頸癌12例。③TCT陽性患者共251例,其中未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155例、低度鱗狀上皮內瘤變(LSIL)49例、高度鱗狀上皮內瘤變(HSIL)42例、鱗狀細胞癌(SCC)5例。宮頸活檢顯示正常/宮頸炎101例、CINⅠ級51例、CINⅡ級45例、CINⅢ級49例、宮頸癌5例。④HR-HPV對CINⅠ級檢出率顯著低于TCT,對CINⅡ級、CINⅢ級、宮頸癌的檢出率顯著高于TCT,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HR-HPV與TCT篩查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各有所長,兩者聯(lián)合檢測有利于提高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檢出率。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技術;宮頸癌;癌前病變
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既往諸多研究均認為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R-HPV)感染是宮頸癌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1,2]。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技術(TCT)是目前臨床篩查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常用方法,其診斷性能有待進一步研究[3]。本文即旨在探討HR-HPV與TCT篩查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觀察對象選取2011年3月-2016年3月在高安市人民醫(yī)院婦科收治的289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年齡22~69歲,平均(41.4±10.5)歲,孕次1~6次,平均(3.5±1.4)次,產(chǎn)次0~3次,平均(1.6±1.1)次。納入標準:⑴初次接受HR-HPV以及TCT檢測,且HR-HPV或TCT檢測結果呈陽性;⑵篩查試驗后再在陰道鏡下給予宮頸組織病理活檢術。排除標準:⑴既往已確診為宮頸癌或癌前病變的患者;⑵檢查不完善的患者。
1.2 實驗方法
1.2.1 HR-HPV檢測⑴標本采集前準備:標本采集前72h內無性生活,無陰道沖洗、用藥,無宮頸操作。此外,還應避開月經(jīng)期采集標本[4]。⑵標本采集:窺陰器暴露宮頸,無菌棉球擦拭干凈宮頸口分泌物,采用一次性無菌宮頸采樣器插入宮頸口適宜深度,沿同一方向旋轉3~5圈后立即將其置入保存液中,封蓋。⑶標本檢測:主要流程包括細胞裂解、雜交、捕獲、信號放大、檢測等。美國Digene公司HC-2技術檢測13種型別的HR-HPV,分別為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59、HPV-68等,當某種型別HRHPV的熒光讀數(shù)與陰性對照測定值之比>1.0時,即診斷該型別HR-HPV陽性[5]。
1.2.2 TCT檢測⑴標本采集前準備、標本采集方法與HR-HPV測定一致,注意標本采集時選用TCT專用刷,且標本采集結束后將其置入裝有保存液的專用容器中,反復洗涮10次,封蓋。⑵制片:采用ThinPrep 2000全自動制片機制片。為減少炎癥組織、血液、黏液的殘跡,在檢查前使用全自動細胞檢測儀對樣本進行分散、過濾。⑶結果報告:由病理醫(yī)師在顯微鏡下觀察并出具報告,報告結論分為標本評估、正常范圍(WNL)、反應性病變(RCC)、感染性病變(INF)、未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低度鱗狀上皮內瘤變(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瘤變(HSIL)、鱗狀細胞癌(SCC)、未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腺細胞(AGUS)、腺癌等,其中ASCUS、LSIL、HSIL、SCC、AGUS、腺癌定義為TCT陽性[6]。
1.2.3 宮頸活檢⑴標本采集前準備方法與HRHPV測定一致。⑵陰道鏡檢查:主要觀察病灶邊界形態(tài)、血管結構,并給予醋酸白試驗、碘溶液試驗等,確定患者陰道鏡檢查滿意或不滿意。⑶陰道搜刮術:陰道鏡檢查不滿意患者再行陰道搜刮術,取標本行組織病理學檢查。⑷結果報告:由病理醫(yī)師在顯微鏡下觀察并出具報告,報告結論分為正常宮頸組織、宮頸炎、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Ⅰ級、CINⅡ級、CINⅢ級、宮頸癌[7]。
1.3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兩種方法之間檢出率比較采用配對設計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觀察對象宮頸活檢結果289例HR-HPV或TCT陽性患者,宮頸活檢顯示正常/宮頸炎105例、CINⅠ級53例、CINⅡ級55例、CINⅢ級63例、宮頸癌13例。
表1 HR-HPV陽性患者檢測結果分析
2.2 HR-HPV陽性患者檢測結果HR-HPV陽性患者共244例,其中HPV單一感染219例、HPV多重感染25例,單一感染以HPV16型最為常見、HPV18型次之,多重感染以HPV16/18型最為常見,結果見表1。宮頸活檢顯示正常/宮頸炎80例,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Ⅰ級41例、CINⅡ級52例、CINⅢ級59例、宮頸癌12例。
2.3 TCT陽性患者檢測結果TCT陽性患者共251例,其中ASCUS 155例、LSIL 49例、HSIL 42例、SCC 5例。宮頸活檢顯示正常/宮頸炎101例、CINⅠ級51例、CINⅡ級45例、CINⅢ級49例、宮頸癌5例。
2.4 HR-HPV與TCT對宮頸病變檢出率的比較HR-HPV對CINⅠ級檢出率顯著低于TCT,對CINⅡ級、CINⅢ級、宮頸癌的檢出率顯著高于TCT,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HR-HPV與TCT對宮頸病變檢出率的比較
宮頸癌是目前臨床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fā)病率逐步升高,且發(fā)病人群呈年輕化趨勢[8],從而備受臨床關注。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宮頸癌的一級預防比較落后,因此很多宮頸癌患者在就診時常已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此時臨床分期常較晚甚至喪失最佳手術時機,因此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早期篩查就顯得尤為重要[9]。
HPV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常感染的病毒,應用基因克隆、分子雜交方法等可以將其分為60多個型。根據(jù)HPV的致病性,臨床又可將其分為低危型、高危型兩大類,低危型主要有HPV-6、HPV-11等,在臨床上可以導致尖銳濕疣,高危型主要有HPV-16、HPV-18等,在臨床上可以導致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10]?;谏鲜隼碛?,HR-HPV檢測成為目前臨床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篩查的重要手段之一。王倩等[11]報道,HR-HPV是高級別CIN及宮頸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且宮頸病變程度越嚴重,HRHPV陽性率越高,此外,HR-HPV可以用于低級別CIN與高級別CIN的鑒別診斷。李春紅等[12]報道,HR-HPV檢測對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且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患者的HPV-16、HPV-52、HPV-56、HPV-58陽性率較高,因此有條件的醫(yī)院可以開展HR-HPV檢測用于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篩查。
在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細胞學篩查方面,傳統(tǒng)常采用巴氏涂片技術,但是該技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靈敏度、特異度均較低等[13]。隨著研究的深入,TCT技術應用于臨床,從而使得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篩查靈敏度、特異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徐曉英等[14]報道,TCT可提高宮頸病變尤其是宮頸癌前病變的陽性診斷率,TCT陽性患者配合陰道鏡及鏡下活組織病理檢查診斷能及早發(fā)現(xiàn)宮頸癌前病變。陳艷宇等報道,TCT在宮頸癌篩查中具有操作簡便、準確率高等優(yōu)點,適合作為宮頸癌大范圍篩查的首選方法。
在本結果中,289例先確診為HR-HPV陽性或者TCT陽性,然后再進一步在陰道鏡下行宮頸組織病理活檢術檢查,結果顯示HR-HPV對CINⅠ級檢出率顯著低于TCT,對CINⅡ級、CINⅢ級、宮頸癌的檢出率顯著高于TCT,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由此可見,HR-HPV與TCT在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篩查方面各有所長,兩者聯(lián)合檢測在臨床上篩查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效果更佳。
[1]李寧,佐晶,黃嬰,等.HPV分型檢測在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治療后隨訪中的臨床意義[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15,50(4):258-262.
[2]黃秀珍,姚心韻,陳文學,等.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型與宮頸病變的相關性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5,33(1):34-36,42.
[3]王少云,謝東.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聯(lián)合陰道鏡在篩查宮頸癌前病變中的價值[J].中國性科學,2015,24(11):36-39.
[4]李敏.規(guī)范化宮頸標本采集對TCT檢測過程中的影響及應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4):387-388.
[5]龍再秋,郭科軍.宮頸上皮內瘤變中HPV感染與病理學及細胞學改變的相關性的探討[D].沈陽:中國醫(yī)科大學,2007.
[6]劉珂,鄒志寧,鄧瓊瓊.高危型HPV-DNA檢測聯(lián)合薄層液基細胞學對宮頸癌篩查研究[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4,32(6):767-768.
[7]劉惠蘭,劉端蘭.基于液基薄層細胞制片技術陰道鏡活檢篩查宮頸上皮內瘤變的應用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45(6):640-641.
[8]劉慧強.我國宮頸癌流行病學特征和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6):1258-1260.
[9]喬友林,趙宇倩.宮頸癌的流行病學現(xiàn)狀和預防[J].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5,11(2):1-6.
[10]陳建英,韓萍.高危型HPV檢測及TCT對中晚期宮頸癌放療后病情監(jiān)測的臨床意義[J].實用癌癥雜志,2015,30(8):1243-1245,1249.
[11]王倩,張友忠.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在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中的臨床意義[D].濟南:山東大學,2011.
[12]李春紅,胡芝.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分型檢測對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的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9):1827-1829.
[13]田玉旺,張立英,許春偉,等.液基細胞學與傳統(tǒng)巴氏制片技術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早期篩查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28):120-123,128.
[14]徐曉英,陸品紅.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在宮頸癌前病變篩查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07,30(12):49-50,52.
[15]陳艷宇,李艷,王貴明,等.液基薄層細胞學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12(15):2237-2238.
R711.74,R737.33,R446.8
A
1674-1129(2016)06-0761-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6.06.021
2016-08-01;
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