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翔宇,孫二軍,嚴曉飛,徐琳琳
(長春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
聚合硫酸鐵混凝法處理三聚氰胺廢水的研究
楊翔宇,孫二軍,嚴曉飛,徐琳琳
(長春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本文以聚合硫酸鐵(Polyferric Sulfate,PFS)作為混凝劑,對模擬三聚氰胺廢水進行混凝處理。研究中以總有機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作為評價指標,對混凝法處理三聚氰胺廢水的效果進行評價。通過單因子水平實驗可知:攪拌時間、溶液pH值、混凝劑用量、助凝劑的選擇及原水濃度是影響混凝處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實驗獲得最佳工藝參數為:混凝劑PFS用量為8 mL,pH值為8,攪拌時間為90 s,原水濃度為200 mg/L。在最佳處理條件下,TOC的去除率可達20%以上。
三聚氰胺;混凝;廢水處理
三聚氰胺是一種純白色單斜棱晶體,不可燃,低毒,無味,密度1.573 g/cm3(16 ℃)。常壓熔點為354 ℃,急劇加熱會分解;快速加熱升華,升華溫度300 ℃。在水中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在20 ℃時約為3.3 g/L,溶于熱水,微溶于冷水,極微溶于熱乙醇。不溶于苯、醚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甘油、乙酸、熱乙二醇、甲醛、吡啶等。
三聚氰胺呈弱堿性,與鹽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能形成三聚氰胺鹽。在中性或微堿性情況下,與甲醛縮合形成各種羥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pH值5.5~6.5)與羥甲基的衍生物進行縮聚反應生成樹脂產物。遇強酸或強堿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羥基取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進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酰胺,最后生成三聚氰酸。
三聚氰胺是一種重要的氮雜環(huán)有機化工原料,由于其較強的黏性,如果不慎進入人體內,將導致在體內形成草酸、鞣酸及鈣等物質,并沉積在泌尿系統中。長期服用過量含三聚氰胺的食品就很容易形成結石,甚至導致膀胱癌[1]。大人因為代謝系統能力比較強,耐受量高,所以受影響的幾率相對較小。而嬰幼兒代謝能力弱,所以食用就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甚至威脅生命安全。
三聚氰胺廢水主要來自生產三聚氰胺裝置中的沖洗水、循環(huán)水的排污及一部分未回收的設備冷卻水。廢水被收集到廢水池中,經測試合格后排放到污水系統。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中主要含有少量的三聚氰胺、羥基酰胺類物質的飽和溶液和高濃度的氨氮[2-3]。
1.1 實驗試劑
聚合硫酸鐵(AR,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三聚氰胺(AR,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氫氧化鈉(AR,北京化學試劑三廠);氫氧化鈣(AR,北京化學試劑三廠);硅藻土(AR,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1.2 實驗儀器
總有機碳測定儀(TOC-VCPN,日本島津);電子天平(FA1604,上海雷韻試驗儀器制造有限公司);恒溫磁力攪拌機(79-3,上海思樂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2.1 混凝劑的配制
使用電子天平稱取10 g聚合硫酸鐵,溶于100 ml的蒸餾水中,配制成1∶10的聚合硫酸鐵溶液。
2.2 混凝實驗
取50 mL已知濃度的三聚氰胺模擬廢水于50 mL燒杯中,視實驗所需加入助凝劑,調節(jié)至所需pH值,加入一定量的PFS混凝劑,攪拌至所需時間,靜置澄清后,取上清液測定其TOC值。
2.3 TOC分析測試
通過單因子水平實驗,使用TOC測試儀進行分析測試,測定水樣中總有機碳的含量。以TOC作為評價指標,研究混凝劑用量、溶液pH值、攪拌時間、助凝劑的選擇和廢水濃度等因素對TOC去除率的影響,優(yōu)化反應條件,證實PFS去除三聚氰胺的有效性,獲得最佳的工藝參數。
TOC測試原理:水樣分別被注入高溫燃燒管(900 ℃)和低溫反應管(150 ℃)中。經高溫燃燒管的水樣受高溫催化氧化,使有機化合物和無機碳酸鹽均轉化成為二氧化碳。經反應管的水樣加入體積分數為1.5%的酸,使無機碳酸鹽分解成為二氧化碳,所生成的二氧化碳依次導入非分散紅外檢測器,由于一定波長的紅外線被CO2選擇吸收,在一定濃度范圍內CO2對紅外線吸收的強度與CO2的濃度成正比,故可對水樣總碳(TC)和無機碳(IC)進行定量測定[4]??偺寂c無機碳之差值,即為總有機碳(TOC),TOC=TC-IC
測定步驟如下:
(1)打開氧氣鋼瓶,調整出口壓力為200 kPa,調節(jié)TOC氧氣進口壓力為200 kPa;氧氣流量計100 mL/min。打開電腦和TOC測試儀。
(2)打開操作系統。
(3)單擊“NEW”建立一個新的操作界面。
(4)單擊“connect”將計算機與TOC測定儀進行聯機。
(5)使燃燒管溫度升高至680 ℃。
(6)單擊“Insert”插入標準曲線(樣品),編輯測定方法。
(7)將進樣管插入樣品液面下,單擊“Start”,按計算機程序設置的順序進行設定。
(8)經TOC測試儀測定后,電腦中自動顯示出所測樣品中TC、IC、TOC值,重復測試三次取平均值。
(9)計算所測樣品TOC的去除率。
3.1 單因子最優(yōu)水平的選擇
3.1.1 混凝劑用量對TOC去除率的影響
取50 mL 100 mg/L的三聚氰胺模擬廢水于50 mL燒杯中,調節(jié)至所需pH為8,分別加入一定體積的濃度為1∶10的PFS混凝劑(0.5 mL、1 mL、2 mL、3 mL、 4 mL、 6 mL、8 mL、10 mL),攪拌時間30 s,靜置至礬花體積為整個溶液體積一半時,取上清液測定其TOC值。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PFS用量對TOC去除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隨著PFS用量的增加,TOC去除率呈現著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由于膠體在混凝時存在著一個脫穩(wěn)的過程,當PFS用量較少時,膠體脫穩(wěn)不完全,此時TOC的去除率較低。當PFS用量過多時,產生了多余的正電荷,膠體之間相互排斥,去除效果逐漸變差。當PFS用量為8 mL時,TOC去除率達到最大值,為21.04%。實驗結果證實,當PFS用量為8 mL時為最優(yōu)化條件。
3.1.2 pH值對TOC去除率的影響
取50 mL 100 mg/L的三聚氰胺模擬廢水于50 mL燒杯中,分別調節(jié)pH至7、8、9、10、11、12,加入濃度為1∶10的8 mL PFS混凝劑,攪拌時間30 s,靜置至礬花體積為整個溶液體積一半時,取上清液測定其TOC值。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溶液pH值對TOC去除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隨著溶液pH值的增加,溶液中TOC的去除率呈現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溶液的pH值直接影響著PFS的最優(yōu)形態(tài)。當溶液的pH值較低時,PFS沒有完全水解,此時溶液中TOC的去除率較低。當溶液中pH值過高時,會抑制PFS的水解程度,降低TOC去除率。在本實驗中,當溶液的pH值為8時,PFS為最優(yōu)形態(tài),此時最高的去除率為25.12%。實驗結果證實,當溶液pH值為8時為最優(yōu)化條件。
3.1.3 攪拌時間對TOC去除率的影響。
取50 mL 100 mg/L的三聚氰胺模擬廢水于50 mL燒杯中,調節(jié)至所需pH為8,分別加入濃度為1∶10的8mL PFS混凝劑,分別攪拌至所需時間(30 s、60 s、90 s、120 s、150 s、180 s),靜置至礬花體積為整個溶液體積一半時,取上清液測TOC值。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攪拌時間對TOC去除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隨著攪拌時間的增加,TOC的去除率呈現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當攪拌時間較短時,PFS在溶液中沒有完全混合,所以此時的去除率較低,當攪拌時間過長時,沉降下來的絮體被打碎,降低了TOC的去除率。90 s為最佳攪拌時間,此時達到最大去除率為23.09%。實驗結果證實,攪拌時間為90 s時為最優(yōu)化條件。
3.1.4 原水濃度對TOC去除率的影響
分別取50 mL已知濃度(100 mg/L、200 mg/L、400 mg/L)的三聚氰胺模擬廢水于50 mL燒杯中,調節(jié)至所需pH為8,分別加入濃度為1∶10的8mL PFS混凝劑,攪拌至所需時間90 s,靜置至礬花體積為整個溶液體積一半時,取上清液測定其TOC值。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原水濃度對TOC去除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隨著原水濃度的增加,TOC去除率先升高后下降,而TOC的去除量不斷增加。該數據表明,PFS用量為8 ml時不足以使高濃度廢水中的微粒沉降。在本實驗所研究的范圍內,適合處理原水濃度為200 mg/L的廢水溶液,去除率可達23.80%。
3.1.5 助凝劑對TOC去除率的影響
取兩份50 mL 200 mg/L的三聚氰胺模擬廢水于50 mL燒杯中,分別采用NaOH溶液和Ca(OH)2溶液調節(jié)至所需pH為8,加入濃度為1∶10的8 mL PFS混凝劑,攪拌至所需時間90 s,靜置至礬花體積為整個溶液體積一半時,取上清液測定其TOC值。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助凝劑對TOC去除率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在最優(yōu)化的實驗條件下,助凝劑的選擇對TOC的去除率有著重要的影響,溶液中污染物的性質影響著助凝劑的選擇,在本實驗范圍內選擇NaOH為助凝劑,TOC去除率可達23.80%。
3.1.6 硅藻土對TOC去除率的影響
取兩份50 mL 200 mg/L的三聚氰胺模擬廢水于50 mL燒杯中,調節(jié)至所需pH為8,分別加入濃度為1∶10的8 mL PFS混凝劑,向其中一份加入1 g的硅藻土,另一份不加入,分別攪拌至所需時間90 s,靜置至礬花體積為整個溶液體積一半時,取上清液測定其TOC值。實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硅藻土對TOC去除率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在最優(yōu)化的條件下,硅藻土對TOC的去除率有著重要的影響,加入硅藻土的廢水溶液中,TOC的去除率可達26.80%。該數據說明:硅藻土可以提高廢水溶液中TOC的去除率。
3.2 最優(yōu)條件下處理三聚氰胺廢水的實驗結果
通過以上一系列利用混凝原理進行的實驗,以TOC作為評價指標,對混凝法處理三聚氰胺廢水的效果進行評價。從混凝劑的用量、溶液pH值、攪拌時間、助凝劑的選擇等方面進行了探究,得到了最佳的工藝參數。即選定NaOH作為助凝劑,混凝劑PFS用量為8 mL,溶液的pH為8,攪拌時間為90 s的條件下,處理原水濃度約為200 mg/L的三聚氰胺廢水溶液,溶液的TOC去除率可達26.80%。
從實驗的處理效果看,聚合硫酸鐵混凝法處理三聚氰胺廢水是可行的。
本文用PFS作為混凝劑處理三聚氰胺廢水,能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通過比較不同條件下的混凝處理效果,選擇了最佳混凝條件:NaOH作為助凝劑、混凝劑的最佳用量為8 mL、溶液的最佳pH值為8、攪拌時間為90 s、原水濃度為200 mg/L,TOC的去除率可以達到20%以上,初步證實了混凝法處理三聚氰胺廢水的有效性。
[1]杜欣,辛海會,沈思駿,等.三聚氰胺及其在防火工程中的應用[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9(12):39-40.
[2]高霄,李小鵬.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12):34-35.
[3]趙明,王軍波.三聚氰胺的毒性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9(4):7-10.
[4]李俊.總有機碳(TOC)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J].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2013(9):143-144.
Coagulation of Melamine Wasterwater by PFS
YANG Xiang-yu,SUN Er-jun,YAN Xiao-fei,XU Lin-lin
(Faculty of Chemistry,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32,China)
Polyferric Sulfate was used as a congulant in the treatment of melamine wastewater. TOC of the treated samples were tested to evaluate the optimizing process.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illustrated that flocculation can be influenced by mixing time, pH, coagulant dosoge, coagulation aids and the melamine concentration of raw wastewater. The best treatment parameters are generated:[PFS]=8ml, pH=8, mixing time=90 s, [melamine]=200 mg/L,and more than 20% potion of TOC can be removed.
melamine;coagulant;wastewater treatment
2016-10-14
楊翔宇(1983- ),男,講師,碩士,從事水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研究。
X703
A
2095-7602(2016)12-00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