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剛
我很早就向往,在這小城里能有一處自己的院子,不在乎院子的大小,能蓋幾間房就行。房不在多,夠住就行。院子里,要栽幾棵竹子。竹子不能太多,太多太稠密顯得太繁雜。也不能太少,太少太稀疏顯得太孤單。就那么三五個平方的地方,栽上那么七八棵竹子,最好。
最好竹子是栽在窗前,一個不遠也不近的地方。在我寫作累了的時候,拉開窗戶,聞著淡淡的竹葉清香,看風弄竹影……這時,我就會感覺到,自己仿佛是一位遠古的書生,在這沒有現代城市喧囂與浮躁的氣氛中,靜靜地與古今的智者對話,靜靜地與中外文化交流。這時,在我的意念中,這幾棵竹子,就是蘇軾,就是杜甫,就是我極崇敬的那個女子李清照。
這個夢,我癡癡地做著,睜大眼搜尋著通往向往的途徑。心緒在向往與現實間交雜著,在甜蜜與失落間并痛著。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家面臨困境的企業(yè)出售閑置土地,抓住機會,我購置了小小的一塊莊基地。蓋房時,請來了工隊,他們一規(guī)劃房子,院子就剩了不到十個平方。房蓋好后,規(guī)劃院子,工隊想就這么一點地方,全打成水泥地面多省事多干凈。我對他們說,從房子到院門一條通道打成水泥地面,兩邊都留出土地。我總感覺,一個沒有植物勃勃生長的院子,總使人感覺沒有生機,總使人心里產生焦躁的情緒。
在對待住宅建設的態(tài)度上,我總欣賞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
窗前的土地,也就三五個平方,我清除了那些垃圾土后,拉來了一車肥土鋪上,就開始找竹子。
在眾多的竹子品種中,我最喜歡紫竹。因為它不但具有其它竹子那“細細的葉,疏疏的節(jié),雪壓不倒,風吹不折”的品質,它的紫色,還帶給它出類拔萃的優(yōu)雅高貴的氣質。在我們這里,竹子好找,可紫竹卻很難找到。
直到有一天,在同學群里閑聊時,知道了有位同學在省園林站工作,于是我請他幫忙,他滿口答應,并很快開車拉著七八棵紫竹送上門來。他說現在剛好是種植紫竹的最佳時間,他一邊幫我栽種,一邊教我一些管理紫竹的知識。
這些兩三米高的紫竹,在我的窗前迎風而立。緩過來后,它開始生長新枝嫩葉,很快就枝葉婆娑,優(yōu)雅高貴如古裝的仕女。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本來新房要過一個夏季,等房子干透了,才能住進去??墒乾F在夏天未到,我就迫不及待地住了進來。都是因為紫竹,對你想念的太久太久,才有了相見時的迫不及待。
從此,一個個晚上,在我寫作累了的時候,拉開窗戶,就看見了紫竹婆娑的身影,就聽見了它輕輕地細語。風過,葉蕭蕭,一枝一葉總關情。疏蔭碎地,隨風搖曳,帶過一陣涼意一絲清香沁人心脾。近觀則隱約有紅淚紫紋,是那娥皇女英彼年情深灑下淚痕斑駁離離。這時,我恍惚覺得,紫竹,你就是蘇軾,你就是杜甫,你就是我極崇敬的那個女子李清照。我是誰?我就是一個住在現代的遠古的書生,不求名不求利,我只愛讀自己喜歡的書,寫自己愛寫的文章,愛自己所愛的人。
紅袖添香夜讀書,我沒有紅袖添香,只有紫竹作伴。
(編輯 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