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菊
內(nèi)容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人格,已成為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學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務。多年來,圍繞著素質(zhì)教育的實效性問題,從理論界到基礎教育的實際工作者始終都在探討。但是當讓學生全面、有個性發(fā)展的理念進入學校的實踐時,教師在參與寄宿制管理中的角色要求和實現(xiàn)角色存在就會出現(xiàn)局限性。本文就寄宿學校的管理作出淺析。
關鍵詞:寄宿制 管理 教師角色 學生自主管理
一.寄宿制管理模式已經(jīng)成為我國高中學校管理的主要模式。
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中最早提倡興辦寄宿制學校,2004年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強調(diào)“以實施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為突破口,加強西部農(nóng)村初中、高中建設”。隨著教育的發(fā)展,關注的層面復雜了,期望值增加了,其復雜性可想而知。
二.寄宿制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管理方面管理水平滯后。寄宿制學校由于學生全員住校.從而增大了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的難度。秩序問題、安全問題經(jīng)常困擾著學校管理者和生活老師。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大部分學校采取了“封閉”式的管理辦法。寄宿制管理的內(nèi)容很多,范圍很廣,特別是小學寄宿制管理更有其特殊的方面。
表現(xiàn)為:1.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對于寄宿制學校的負責人來說,要保證學校的有序運行首先要制定相應的制度,根據(jù)制度責任到人。在寄宿生的日常管理中,從每天休息和上課時間的班主任與生活管理教師交接制度,學生宿舍衛(wèi)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堂衛(wèi)生和后勤人員的保障制度,到每周寄宿生放假回家時的家長接送簽到制度,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在管理制度制定中涵蓋了各個生活細節(jié)。2.管理工作重表面,輕實際。在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安全、日常秩序的安寧是學校工作中的首要任務。對于寄宿制學校的教育來說,確保學生的校園安全本應是學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初級目標,這個目標使得學校在管理中帶有強烈的目的性,過于追求結(jié)果使管理過程中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從表面上看,學校安靜有序,學校所追求的結(jié)果的確是實現(xiàn)了,但是這種過于極端的方式完全忽視了學生的自身感受。3.學校的教育思想決定了它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寄宿制學校學生人數(shù)多且自律性較差,因此學校往往將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看管學生”的低層次上,確保學生“不出事”。這種角色定位和“無為”的教育思想使得學校在工作中傾向于選擇機械、保守的管理方式,不愿或不敢做一些對學生成長有利但管理成本較高的嘗試,寄宿生得到的是看管而不是真正的教育,更談不上享受素質(zhì)教育了。
(二)教師管理方面寄宿制學校在教師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評價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方面。寄宿制學校對任課教師的評價標準仍然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掛鉤,不同地區(qū)對教師和教育的評價體系普遍是圍繞著“考試”這根指揮棒轉(zhuǎn)。相對于走讀部來說,高中寄宿部的任課教師與班主任需要為 學生付出更多的耐心、愛心和責任心,而這些現(xiàn)有的評價體系都沒有涉及,學校和有關教育部門對寄宿制學校任課教師考察的只是實在的可量化的業(yè)務水平。寄宿制學校對任課教師還缺少足夠的激勵機制。
三.寄宿制學校管理中教師應當扮演的角色盡管寄宿制辦學模式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作為國家教育方針的執(zhí)行者、學生管理的直接實施者,他們肩負著更大的責任、面臨著重重的困難和嚴峻的考驗,也承受著更大的壓力。新形勢下的學校管理需求決定著寄宿制學校中的教師將扮演著多重的角色。所以,教師要有職能轉(zhuǎn)換的準備,要由“授課型”轉(zhuǎn)換為“生活輔導型”。本人認為新形勢下寄宿制學校的教師應當扮演以下角色:
1.傳統(tǒng)角色保持不變:不管辦學模式如何改變,教師的傳統(tǒng)角色是不變的,仍然是:(1)課堂上的管理者、組織者、引導者。(2)學生人生航船的導航者、學生心靈的朋友。(3)學生行為的楷模。教書育人是教師永恒的角色。
2.先進管理理念的學習者。面對新的形勢,教師必須加強管理意識和服務意識。要通過專門培訓,把部分教師培訓成具有專業(yè)知識的后勤管理人員,圍繞學生生活和學習,切實提高管理水平。通過管理培訓,掌握管理要領,了解做法,交流、積累經(jīng)驗,增強管理水平。
3.學校教育教學、學生管理問題的研究者。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獲得了大量第一手珍貴的資料和經(jīng)驗,從資料中分析、在經(jīng)驗中反思----所以,教師可能成為教育理論的創(chuàng)造者和驗證者。
4.學習、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者。在寄宿制學校的管理中,教師的工作再細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培養(yǎng)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學習生活能力至關重要。在學生養(yǎng)成教育方面,可以堅持每學期一次全校性的養(yǎng)成教育主題講座,對學生行為習慣進行引導和指導。
四.寄宿制學校學生自主管理模式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將學生推上自主教育、自主管理的舞臺。教育者通過暫時的“隱退”而張揚了學生的主體性,與此同時,教師自身也獲得了超越與自我實現(xiàn)?!敖淌菫榱瞬唤獭?。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學生擺脫監(jiān)護,運用他們自己的智慧,在能動的活動與實踐中走向自律,實現(xiàn)自我的自由。這才是寄宿制學校管理的長久之計。
(作者單位:甘肅省卓尼縣柳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