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微 周叢
“仿”出錦繡文章
●張微微 周叢
英語書面表達是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與語言語法運用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反映出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高低程度。在平時訓練中,我們要學生造句還是可以的,倘若讓他們寫文章就困難了。因此,教學時,教師不妨讓學生先進行造句練習,將書面表達整篇文章進行分解,形成句與句、段與段等獨立單元,降低整體表達難度,從而提高操作性。接著,指導學生開展句子的仿寫,激發(fā)他們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興趣,培養(yǎng)有意識的表達。
關于仿寫句子的素材,筆者認為應該回歸課本,不能脫離學生所學語言的大體環(huán)境,仿寫的素材就應從課本里來。關于進行仿寫的時機,筆者認為,想要學生有語言輸出,必須先要進行語言輸入,要在學生有了一定語言基礎之后再進行。如,在學生學完某個單元后,基本掌握該單元的詞匯、重點句型及相關語法等基礎語言知識后,這時進行語言輸出比較合適。教師在輸入這些基礎知識的時候,還應注重輸入的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有效記憶。如,教師進行語言知識點的講解時,可通過劃分句子結構、劃分意群等方式,讓學生對語言現(xiàn)象有清楚的認識;接著采取背誦重點句子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語言的印象及感悟能力;在學完整個單元后,通過檢測單元知識點的方式,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及發(fā)現(xiàn)差距,進一步加強對語言知識的落實。在認知、理解、記憶、檢測、再記憶的過程中,學生最終達到掌握語言知識的目的。
在學生掌握了課本知識后,教師通過設計相應的句子,引導學生進行句子仿寫,在仿寫運用中鞏固本單元所學語言知識。在訓練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堅持仿寫句子,培養(yǎng)用英語進行表達的意識,訓練他們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
學生在反復運用句子的過程中達到熟練掌握英語語言知識的目的,反過來在熟練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又刺激了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與表達的興趣。這時,教師可根據(jù)學生訓練的情況適當采用加大難度的做法,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在仿寫句子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開展語段仿寫。
教師設計仿寫的時候,應結合課文里的相關詞匯、句型、語段的框架綜合運用語言。如,通過原文重現(xiàn),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以便進行語段的仿寫。教師設計仿寫的時候,應結合原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詞匯、句型、語段的框架綜合運用語言。學生在完成此仿寫后,發(fā)現(xiàn)自己也能寫出這么多“地道”的英語表達,深刻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了他們繼續(xù)仿寫下去的信心和決心,也為進行有效書面表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句子仿寫到語段仿寫的自然過渡,是否意味著書面表達就自然而然是最后一步?應該說,仿寫是“依葫蘆畫瓢”式的做法,學生能在反復訓練中達到理想效果。但要學生自己構建文章所用詞匯、句型、內容等,學生的思維不一定能打開。教師還必須在日常教學中貫穿對學生思維的開發(fā)和挖掘,比如在仿寫句子、語段的基礎上,再進行規(guī)范的書面表達訓練。
筆者引導學生進行文本內容及基礎語言知識的學習,通過縮寫文章的方式讓學生將獲取的信息進行處理加工,訓練他們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在對文本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如何結合事例來反映人物品質,為了促成學生將已獲取的知識轉化成輸出的能力,教師接著可以給出一個相關話題的書面表達,如:結合生活中的事例,談談你身邊卓有成就的女性。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構建文章的詞、句、段。學生通過前面幾個步驟的寫作鋪墊,此時是很愿意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的。最后通過習作評講,教師挑出優(yōu)秀范文供學生共同學習、效仿。
(作者單位:遠安縣外國語學校)
責任編輯 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