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現代化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及其廣泛應用,為新聞報道方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了許多有利的條件。文章主要以2016年里約夏季奧運會為例,粗淺地分析當前媒體融合下的新聞報道創(chuàng)新形式,以期能夠為不斷推動新聞媒體報道方式創(chuàng)新提供參考以及借鑒。
關鍵詞 媒體融合;新聞報道方式;創(chuàng)新;里約奧運會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1-0169-02
2016年8月24日,隨著中國奧運代表團的凱旋,我國各大新聞媒體對于里約奧運會的報道也逐漸接近了尾聲。進入新世紀以來,幾乎每一次的奧運會報道都推動了媒體報道的全新發(fā)展。借助快速發(fā)展的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在經歷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2年倫敦奧運會之后,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新聞報道方式更是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本文將重點以2016年里約奧運會為例,分析以及研究媒體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chuàng)新。
1 媒體融合下里約奧運新聞報道方式的創(chuàng)新表現
總的來講,本屆奧運會新聞報道方式中,呈現出以下幾個新的亮點。
1)動畫視頻講解奧運新聞。與傳統(tǒng)的枯燥的奧運知識講解不同,我國財新網創(chuàng)新性地使用了動畫視頻的方式對奧運知識進行了科普與創(chuàng)新。他們通過短視頻這種新聞報道方式,使新聞報道的整體風格偏向扁平化,同時色調偏向嚴肅。這種新聞報道方式的主要特點是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能夠分分鐘吸引住觀眾的注意力。在如今視覺為王的媒體背景下,觀眾對于新聞的視覺效果要求越來越苛刻。財新網通過借助短小的動畫視頻來講解里約奧運會新聞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新聞報道方式嘗試。
2)傳統(tǒng)廣播與手機平臺共同實現奧運視頻直播。北京與巴西里約之間的時差有11個小時。很多比賽的進行,甚至首枚金牌的產生都在北京時間的深夜以及凌晨,一些比賽還會延續(xù)到我國北京時間的早晨或者是上午。對于廣播來說,這種時間差反而帶來了很大的優(yōu)勢。在今年舉辦的里約奧運會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充分利用時差,在早高峰以及晚高峰的時段設立《里約大挑戰(zhàn)》等節(jié)目,同時還有貫穿全天、24小時滾動播出的《奧運金牌榜》以及《此時此刻里約快報》等多檔特色欄目,中央臺經濟之聲也強勢推出了《三人五環(huán)》等脫口秀節(jié)目。另外,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還通過手機平臺實現了里約奧運會節(jié)目的視頻直播,實現了客戶端直播與傳統(tǒng)的廣播形式有效的結合。從而能夠讓我國的聽眾能夠身臨其境般地聽到我國奧運健兒的新賽況以及精彩的奧運節(jié)目。
3)移動媒體最受關注。基于便捷性、即時性等各方面的優(yōu)勢,手機等移動媒體在本次奧運報道中獨領風騷。據相關數據顯示,使用移動終端看央視網賽事直播的播放量占比高達61%。從8月6日奧運會開幕到22日奧運會閉幕,移動端關注度是PC端的1.36倍。除8月11日移動端搜索指數低于PC端外,其他時間段基本上處于領先地位。著名數據調研機構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76.1%的網民通過“移動端”關注本屆里約奧運會,61%的網民使用了電視,52.2%的網民使用了PC。以上種種數據表明,移動客戶端已經成為當前新聞報道的重要傳播媒介與
途徑。
4)網絡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有效結合。在本屆奧運會正式開幕前夕,中央電視臺突然打破了外界對于“CNTV獨攬新媒體版權”的預期,同時將新媒體的轉播權分銷給國內的各大互聯網公司。其中,騰訊公司首選選出獲得里約奧運會賽事在大陸的網絡播映權,阿里體育也隨后宣布獲得我國CCTV-1、CCTV-5、CCTV-5+的轉播版權。騰訊公司充分利用自己在國內移動社交領域渠道的分發(fā)能力,將與我國相關的巴西里約奧運會視頻內容覆蓋到微信、QQ以及騰訊視頻等諸多網絡平臺。
5)“直播+視頻+微博+微信”新聞報道方式的大量運用。與此同時,我國的新浪微博在傳統(tǒng)門戶端以及社交媒體端推出了“社交奧運”的理念,通過打通新聞App、體育App、手機新浪網以及PC門戶和微博等等這幾大平臺,通過“視頻+社交”的新聞報道方式來推出頻道。在整個奧運會報道期間,新浪網整體奧運報道的總頁面曝光將近120億,同時總互動評論量為10.7億,新浪體育官方微博主題的奧運話題累計的閱讀量達到了172億。
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傳統(tǒng)電視以及紙媒在新聞的更新速度上已經出現落后的局面,新聞的趣味性以及幽默性已經追不上網絡上的“段子手”以及自媒體。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此次里約奧運會中爆紅的直播樣式會成為將來新聞媒體報道的標配。
6)開啟“遠程報道”的模式。與往年的若干屆奧運會報道相比,今年的里約奧運報道不僅僅再局限于奧運賽事以及奧運成績、獎牌榜的報道。相反,本屆奧運會的報道還開啟了“遠程報道”模式。比如“熱點事件另類視角”+“輿情大數據分析”的奧運賽事縱深報道。這種全新的新聞媒體報道方式不僅僅關注的是女排奪冠、林李大戰(zhàn)等焦點賽事,同時關注了我國參加奧運會比賽的運動員個體、群體以及對金牌和運動項目知識的普及等。本屆奧運會期間,孫楊失金賽后抱女記者痛哭、傅園慧耿直girl的幽默與自信等新聞成為了新聞中的熱點。這種延伸新聞觸角以及轉換新聞視角的報道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循規(guī)蹈矩的奧運賽事報道方式,不僅從形式上、也從內容上體現了媒體融合下新的新聞報道方式的創(chuàng)新。
2 結束語
新聞行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新聞報道方式的推陳出新,正呈現出由過去單一的媒體業(yè)態(tài)形式轉變?yōu)槎鄻踊?、乃至多樣融合的形式。這一切,正是緣于新技術的應用、新媒體的加入,以及我國新聞媒體行業(yè)激烈的內容競爭和媒體從業(yè)者對新聞報道方式的創(chuàng)新探索。在里約奧運會這一全球矚目的歷史事件契機下,我國的新聞媒體報道方式更是取得了新的進步與發(fā)展。相信在媒體融合時代,我國的新聞報道方式發(fā)展與轉變的問題,將持續(xù)成為新聞界深入探索的一個課題。
參考文獻
[1]杜夢鶴.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chuàng)新研究[J].視聽,2015(1):79-80.
[2]信永華.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chuàng)新[J].管理觀察,2015(28):148-150.
[3]王宏方.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chuàng)新分析[J].視聽,2015(11):126.
[4]霍天天.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報業(yè),2016(14):60-61.
作者簡介:易明勝,河南人民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