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夫
關(guān)于開車出游這件事,我曾經(jīng)甚至還暗地里做過一個偉大的計劃。
年少輕狂的時候我也在用車輪丈量“世界”,我和哥們騎車從重慶上成都,我又獨自一人把自行車打包帶去海南環(huán)島,而關(guān)于重慶市區(qū)的道路,也不知道碾壓過多少遍,直到后來離開。
我漸漸發(fā)現(xiàn),我的價值觀在發(fā)生改變,家對于我來說更像是心底的溫存,重慶則是用來離開的所在。在北京,我重建了生活方式,這其中當然離不開車。就這么在路上斷斷續(xù)續(xù)跑了幾年,直到聽了靳松的一首歌,方才覺得自己的成長都交給了道路,沒有白費。而那句歌詞也在心里反復吟唱:已不再是年少輕狂的從前,漸漸吃出了白米飯的甘甜……
我很幸運,三年前遇到我的女友,人生路上有一個陪伴,去哪里都不會覺得孤單。于是我們開著車回到了她讀大學的城市:桂林,然后再繼續(xù)南下去了廣州番禺,去探望《汽車之友》雜志南方編輯部的同事們。2015年短期駐重慶辦公那會,偶爾我們也開車去成都游車河,在夏天我們也去過貴州避暑。不過最難忘的,還是散落在各個城市的朋友,實際上發(fā)達的道路網(wǎng)絡(luò)串起了我們不老的友誼。
在2016年2月環(huán)渤海灣之旅的時候,我?guī)缀趺康揭蛔鞘?,就要會一個甚至兩個朋友,北方的冬天雖然寒冷,但是朋友相見心里卻是暖和的,大家圍坐一起吃烤肉,相逢一笑,友誼長存。趁著2016年十一假期,我又和一群小伙伴開著車去了一趟阿爾山,白天我們在草原上相互追逐,晚上我們又在餐桌上互相傷害。白天的見聞,到晚上就成了大家推杯換盞間的談資,在路上就這么跑了七天,好不痛快。
其實開車只是一方面,出去接觸到的各色各樣的人才是路上最美的風景。在我印象中,我的這個癖好大概始于看過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和《尋路中國》之后,通過人去發(fā)現(xiàn)中國社會的轉(zhuǎn)變,透過人去觀察城市流動的風景線,這本身是一件奇妙的事兒。所以,車輪不能停,美好的記憶持續(xù)收錄,好似永葆青春。
我和女友認識那會,她還在巴黎工作,而我則做起了一個白日夢:開車去巴黎接她回國。后來時局變化,她也來了北京,于是我稍稍修改了一下計劃:開車帶她回巴黎?;蛟S啟程那天不會太遙遠,因為我的伙伴——307已經(jīng)開始慢慢變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