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成文博,曹宇,喬智,包茜琳,徐貴軍
(1.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遼寧 阜新 123000;2.大連工業(yè)大學,遼寧 大連 116034)
?
遼西北沙地核桃楸播種育苗技術(shù)
李紅1,成文博1,曹宇1,喬智2,包茜琳2,徐貴軍1
(1.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遼寧 阜新 123000;2.大連工業(yè)大學,遼寧 大連 116034)
摘要核桃楸作為我國東北地區(qū)的主要珍貴闊葉用材樹種之一,具有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在遼寧有廣泛分布。文章主要闡述了遼西北核桃楸沙地播種育苗的技術(shù)要點及其管理措施。
關(guān)鍵詞沙地;核桃楸;山杏;播種;育苗
核桃楸(JuglansmandshuricaMaxim.)又名胡桃楸,為胡桃科(Juglandaceae)胡桃屬(Juglans)植物,落葉喬木,原產(chǎn)東北、華北等地,朝鮮北部也有分布[1,2]。核桃楸是我國東北地區(qū)的主要珍貴闊葉用材樹種,其木材堅硬致密,為軍工、建筑、家具等優(yōu)良用材,種仁富含油脂,營養(yǎng)豐富,即可直接食用,也能作為特色食品的添加原料,果皮、葉片、樹皮均可入藥,還可用作嫁接核桃的砧木[1-4]。核桃楸在遼寧有廣泛分布,遼寧東部有集中分布,遼西北沙地也有大量分布。因此,掌握核桃楸沙地播種育苗技術(shù),對于提高苗木合格率及出圃率、加快沙地核桃楸產(chǎn)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1種子的采集與調(diào)制
由于品種和植株個體的差異,遼西北核桃楸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白露前后5 d)成熟,當青果由綠色變?yōu)辄S色,外果皮開裂,有的甚至脫落時,全樹青皮開裂率達30%以上時便可采收。此時,在樹下鋪設(shè)樹冠輻射面大小的塑料布,輕輕搖晃樹干或用木桿拍打枝組,果實即可掉落。果實采收后,先行堆放,數(shù)天(一般3~5 d)后果皮發(fā)黑,用腳輕輕一搓,果皮即可脫落,去除雜質(zhì)后,用水洗法選取下沉的種子,晾干后放在室內(nèi)通風干燥處貯藏。
2種子處理
核桃楸種子一般需要在2 ℃下層積6~8周才能發(fā)芽[5]。核桃楸的播種時期分為秋季播種和春季播種,沙地核桃楸主要采用春季播種,播種之前種子需要進行沙藏處理。播種前1年土壤結(jié)凍前,將自然干燥的核桃楸種子用清水浸泡2 d后撈出,與濕沙(含水量為50%左右,即手握成團而不滴水)按1∶3的比例混拌均勻,之后選擇排水良好、陰涼通風的地方挖一條深、寬分別為1.5 m的深溝,把混拌均勻的種子放入其中,上面覆蓋30 cm沙土。翌年春天氣溫回升后,播種前1周,將種子取出,篩除沙土,并攤放在干凈平坦處進行晾曬,或在塑料拱棚中進行催芽,每2 d翻動1次,并及時噴水保濕,待種子有50%以上裂口時即可播種。
3播種
遼西北地區(qū)核桃楸播種一般在5月上旬進行。育苗地應(yīng)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并有良好灌溉條件的地方,周圍設(shè)有風障,防治風沙對苗木的危害。播種前3~4 d,圃地要澆一遍透水。
沙地土壤瘠薄,漏水漏肥,一般應(yīng)采用容器育苗。核桃楸對土壤要求不嚴,中性土壤即可,要施足底肥,并嚴格消毒。沙地蒸發(fā)量大,營養(yǎng)杯要盡可能大,一般大小為21 cm×21 cm,每個容器播1粒種子,播種深度一般為種子的3~5倍,沙土稍深一些,播種時種子要橫放,縫合線與地面垂直,以利發(fā)芽生根,播種后覆土5~8 cm,并輕輕鎮(zhèn)壓,全部播完后要及時澆水,必要時可覆蓋薄膜增溫保濕,大約20 d種子發(fā)芽出土后撤除。
4苗期管理
核桃楸在沙地播種后一般20~30 d開始發(fā)芽出苗,幼苗出土前掌握“不旱不澆”的原則,澆水一般采用噴灌,防止土壤板結(jié)。幼苗出土后,要防止日灼(俗稱“燒芽”),適時噴水降溫。幼苗出齊后要及時澆水、除草,除草按照“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也可選用化學除草劑(果爾和拿捕凈混合噴霧效果較好),但要慎用。澆水依土壤墑情,雨季要注意排水。6—8月是幼苗快速生長期,要追施氮肥2~3次,每次每667m2施尿素15 kg。8月下旬,追施鉀肥1次,每667m2施過磷酸鈣20 kg,以使苗木充分木質(zhì)化。另外,核桃楸苗期常見病害主要是細菌性黑斑病、炭疽病等,一般可從6月開始到7月下旬,每隔20 d噴施1次300倍液的波爾多液,并結(jié)合防治刺蛾等一些食葉害蟲。
苗木一般在當?shù)?月下旬停止生長,10月中旬開始落葉,當年苗木高可達20 cm左右,平均地徑在0.6 cm左右。苗木可秋季直接上山造林,也可翌年春季造林,但必須灌足防寒水。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21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30-3
[2] 鄭萬鈞.中國樹木志:第2卷[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5
[3] 黃桂龍.核桃楸的經(jīng)濟價值及栽培技術(shù)[J].遼寧林業(yè)科技,2010(3):52-53
[4] 張愛軍.核桃楸的經(jīng)濟價值與栽培技術(shù)[J].河北林業(yè)科技,2010(2):107
[5] 沈德緒.果樹育種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7:227-234
中圖分類號:S792.9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4.047
作者簡介:李紅 (1988-),女,遼寧北票人,大學,助理工程師,現(xiàn)從事沙地林木育種方面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24
文章編號:1005-5215(2016)04-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