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福建省林木種苗總站
福建省林木種苗科技攻關四期項目成效顯著
文/ 福建省林木種苗總站
2012年以來,在福建省林木種苗科技攻關項目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按照項目“五制”管理要求,加強項目的跟蹤、監(jiān)督與指導,林木種苗科技攻關四期項目基本完成了合同任務目標。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同時,制訂了《福建省林木種苗科技攻關項目管理辦法》,加強項目研究的跟蹤管理。
2、抓好項目立項。經(jīng)過2012年5月31日、8月7日兩次廳長辦公會研究后,及時向社會發(fā)布了《關于開展第四期林木種苗科技攻關招標的函》,組織項目申報、招標、評審、合同簽訂、計劃下達等工作,確保了項目順利推進。
3、開展中期評估。2014年組織開展了中期考核評估工作,先后組織7位專家、歷時2個多月踏查了項目相關的試驗現(xiàn)場,聽取了項目組的工作匯報,查閱了相關的檔案資料,并逐個樹種形成中期評估報告,及時了解和掌握項目實施進展情況,提出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案,推動項目的實施進展。
4、組織評估驗收。2015年4月14日制訂印發(fā)了《福建省林木種苗科技攻關四期項目評估驗收方案》。2015年11-12月,在各項目完成項目實施情況總結、財務決算報告、資金審計報告的基礎上,組織種苗、財務等方面專家逐個項目開展評估驗收,從合同任務完成情況、項目組織管理、項目研究成效等3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分及評價,各項目評估驗收分數(shù)從高到低依序為:杉木、木麻黃、木荷、香椿、油茶、紅錐、柳杉、樟樹、錐栗、楠木、馬尾松、相思、福建柏、無患子、鄂西紅豆樹、翅莢木。專家建議16個項目全部通過驗收,其中綜合評價4個項目為“優(yōu)”、10個項目為“良”、2個項目為“合格”。對各項目存在的問題,由專家現(xiàn)場提出書面整改意見并限期整改。
5、開展績效評價。組織開展了包含林木種苗科技攻關四期項目在內的林木良種工程建設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包括項目投入情況、產(chǎn)出與效益情況、項目管理情況三個部分,在省財政在廳組織的省直部門評比中被評為“優(yōu)”。
1、收集保存了一批林木種質資源。三年來,累計新建種質資源庫700畝,收集保存杉木、馬尾松、油茶等種質資源3391份,其中物種4個、種源109份、家系611份、無性系118份、雜優(yōu)品系32個、農(nóng)家品種49個、優(yōu)樹1251份、優(yōu)株1074份、其它143份。特別是引進了3個木麻黃育種群體56個種源317個家系,收集保存了廣東、廣西、四川等省份一批野生福建柏和紅錐種質資源。同時,初步完成杉木、馬尾松、木麻黃2435份種質資源的生長表現(xiàn)、開花結實性狀調查與評價,初步構建了杉木、馬尾松、油茶、樟樹、福建柏、柳杉等874份種質材料的指紋圖譜,為后續(xù)科學利用種質資源充分做好基礎性工作。
2、新選出一批優(yōu)良的繁殖材料和育種材料。三年來,累計營造試驗林2757畝,開展杉木、馬尾松、油茶、木麻黃、柳杉雜交制種1192個組合(成功608個),新選出優(yōu)良種源10個、優(yōu)良家系128個、優(yōu)良無性系53個、雜交組合20個、優(yōu)樹755株、優(yōu)株318株、其它25個。通過審定品種26個,其中:杉木11個家系、5個無性系,油茶2個無性系、3片母樹林,黑木相思5個家系。這些品種在林業(yè)生產(chǎn)中作為林木良種使用,并在福建省林業(yè)廳通告規(guī)定的適宜種植范圍內推廣。40個杉木三代種子園建園材料提供給廣西推廣應用,并獲得良種使用費350萬元,大力推動了科研成果的轉化與對接?!伴}平2號”、“木麻黃粵501”獲得了國家林業(yè)植物新品種權,系我省林業(yè)系統(tǒng)首次獲得國家林業(yè)植物新品種權。
3、研究解決一批生產(chǎn)急用的種苗繁育關鍵技術。研發(fā)了馬尾松種子園矮化摘心抹芽樹體管理技術,木麻黃小枝水培成功創(chuàng)新利用“根太陽”生根劑替代“萘乙酸”傳統(tǒng)用藥模式,制定了《杉木組織培養(yǎng)育苗技術規(guī)范》(DB35/T2428-2015)、《芳樟工廠化育苗技術規(guī)程》、《芳香樟組培工廠化育苗技術規(guī)程》等3項行業(yè)(地方)標準,一種無性系離體生根培養(yǎng)方法、一種杉木優(yōu)良個體的選擇方法等2項獲得發(fā)明專利。
為適應林業(yè)新形勢,持續(xù)組織實施第五期種苗科技攻關項目,進一步明確攻關研究的重點、方向、內容與目標,做好項目合同簽訂、計劃和資金下達等工作。同時,要強化項目實施的跟蹤,加強項目資金使用管理,指導督促各項目認真實施,確保全面完成任務目標。
責任編輯/丁 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