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余秀華蕩婦體詩的一種“文化詩學”解讀①

        2016-12-17 05:55:01張祖群
        世界文學評論 2016年1期
        關鍵詞:余秀華詩學詩人

        張祖群

        余秀華蕩婦體詩的一種“文化詩學”解讀①

        張祖群

        一、研究綜述與對象角

        (一)研究綜述

        詩歌源自廣義的生活,具有生活基礎、社會責任、心靈書寫三個維度,擔當著特殊的社會使命[1]。最近30年以來對于新詩的研究多從流派入手,比較注重流派的形成、起止時間、總體風格、內(nèi)部傳承與外部影響、代表詩人、文學史位置等,最后完成這種流派新詩的歷史重構(gòu)。新詩對現(xiàn)實主義格外關注,并且產(chǎn)生現(xiàn)代性與民族性的對話。誠如溫儒敏等(2005)所言[2]:當在一種新的歷史語境與社會變遷中,詩歌與公眾生活的關聯(lián)愈發(fā)減少時,除關注詩歌的審美、語言之外,重新思考新詩的歷史可能性,才是問題之關鍵。王岳川(1997)[3]根植于林布拉特“文藝復興研究”的新歷史觀,認為歷史與文學共同構(gòu)成一個復合型的“作用力場”,闡釋“文化詩學”的跨學科性、文化政治性和歷史意識形態(tài)性特征。在他的眼里,文化詩學實際上是一種“歷史詩學”。從文學與文化的交叉來看,童慶炳(1999)[4]認為文學理論可以從宏觀、微觀兩個方面雙向拓展,從文學的文化意義載體、文學的文化樣式兩個維度進行考察,從而構(gòu)建文化詩學的學術(shù)空間。根植于中國文學的轉(zhuǎn)型,童慶炳(2001)[5]進一步從文學形象思維、文學主體性、語言論轉(zhuǎn)向、人文關懷等討論中,發(fā)現(xiàn)“文化詩學”的旨趣在于對文學藝術(shù)的現(xiàn)實的反思,追求文學藝術(shù)的意義與價值,追求在方法論上的革新和開放。童慶炳(2002)高屋建瓴地提出[6],文化詩學應該關注8個實證化具體化的問題(包括古—今、東—西、中—西部、性別、精英—大眾、商業(yè)文化—主流文化、人—自然環(huán)境、法—權(quán))。當然,學術(shù)界也有不同的聲音,例如,姚朝文(2006)[7]批評當前“文化詩學”更多地表現(xiàn)為方法、視野、語境,而且有標簽、姿態(tài)、旗幟之嫌疑。他認為,“文化詩學”不是一種“詩學”,而是一種“文化批評”。

        孰是孰非,已經(jīng)不重要。“文化詩學”之所以產(chǎn)生,實質(zhì)上是新理性精神的回歸以及應對當代文化危機的需要?!拔幕妼W”將“文學文本的闡釋”與“文化意義的揭示”、“內(nèi)部研究”與“外部研究”兩個矛盾系統(tǒng)有效聯(lián)系貫通起來。通過細讀文本,揭示現(xiàn)實文化精神,從而追求現(xiàn)代人性的完善和人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文化詩學”體現(xiàn)(語言之維、審美之維和文化之維)三個維度、(現(xiàn)實品格、跨學科品格和詩意品格)三種品格和(人性的完善與復歸)一種追求[8]。“文化詩學”對文化批評和詩學進行雙重結(jié)合,勢必在文學理論的當代拓展方面開創(chuàng)一個新格局,產(chǎn)生新氣象。

        王光明(2002)[9]通過詩人與時代的緊張關系、寫作的中斷與失效、公共影響力的降低等現(xiàn)象,討論社會轉(zhuǎn)型時期中國詩歌“向歷史和文化邊緣滑落的陰影與壓力”,論述過“非詩的時代”與“展開詩歌”的辯證關系。時隔13年之后,王光明(2015)[10]認為:在新世紀地域詩歌的寫作中,最為生動的是經(jīng)驗與藝術(shù)的雙重自覺,“肉身”與“靈魂”互相依存。諸多邊緣詩人與地域詩人,例如,吉林的“巴吉壘詩鄉(xiāng)”(全鎮(zhèn)有5萬多人口,詩歌創(chuàng)作人員有3000多人,出版了近20本詩集)[11]、四川省東部小城渠縣(涌現(xiàn)了李冰如、桑恒昌、大衛(wèi)、楊牧、張揚、鄭愁予、姬國勝、鐘品、曉曲等著名詩人,形成老年、中青年和游子三大詩人方陣,形成中國西南地區(qū)重要的“詩歌集團”)[12],也涌現(xiàn)了吉林長春的王小妮、浙江的潘維、湖北的余秀華、江蘇的朱朱、云南的雷平陽等代表性的地域詩人,極大拓展我們時代的“經(jīng)驗之詩”?!胺窃姷臅r代”也是一個默默耕耘,追求自己的詩歌理想的時代。

        (二)研究對象與思路

        余秀華是湖北省鐘祥市石牌鎮(zhèn)橫店村人,因出生時早產(chǎn)造成腦癱。她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殘疾行動多有不便,高中畢業(yè)后唯一出處是在家賦閑。文字、音樂、繪畫、電影都是她表達自己生活價值的一種手段罷了。余秀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式,那就是筆記本上的字句。外界給這些零散的字句一個規(guī)范的名字:詩歌。

        趙春秀(2015)[13]認為分析評論女性文學作品,應持有性別視角,體察文本中是否有“獨立的女性意識”。女性文學不應以題材大小、視野宏觀、柔媚清新文風等來定義。一個作家的文學風格往往與性別無關。對余秀華的詩本身解讀有兩篇文章比較典型:劉云峰(2014)[14]探討她的詩歌與傳統(tǒng)的關系,尤其是與《詩經(jīng)》的關系。他甚至認為,余秀華有一種典型的“棄婦心態(tài)”。她的“蕩婦體”詩是繼承和發(fā)展了《詩經(jīng)》以來的中國古典文學“棄婦詩”傳統(tǒng)。可以這么說,余秀華的疼痛是一種大眾的疼痛。余秀華的詩之所以能為讀者所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她的詩符合劇烈變遷時代的人們對詩歌的閱讀期待。她在詩歌里呈現(xiàn)出來的“農(nóng)民身份+殘疾+棄婦(不幸的婚姻)詩歌難度”多重強烈痛感,徹底征服了讀者[15]。馬云鶴(2015)[16]借鑒德勒茲的塊莖、逃逸線、無器官身體等概念對余秀華的創(chuàng)作本身進行闡釋,以解開那些埋藏在余秀華詩歌和創(chuàng)作行為中的密碼。借用“文化詩學”這種思路,筆者初步分析余秀華的“蕩婦體”詩。

        她的《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仍然在整個中國傳唱: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大半個中國,什么都在發(fā)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

        …………

        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

        我是把無數(shù)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

        我是無數(shù)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

        …………

        這首飽受爭議的《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在《詩刊》微信號發(fā)布后,被熱烈轉(zhuǎn)發(fā),人們驚艷于她的天才和她的詩歌是如此質(zhì)樸滾燙、直擊人心。該詩被解讀為“蕩婦體”,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讀。筆者回應余秀華的不幸與有幸。回應這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余秀華生長于民間,作為草根詩人的典型,我們?nèi)绾瓮诰蛑袊讓由鐣寥赖奈幕孕藕臀幕Γ吭噯柦袢罩畷r代,我們需要草根詩人還是精英詩人?

        二、余秀華蕩婦體詩的一種解讀

        (一)不幸與有幸

        余秀華是不幸的,同時又是有幸的。她的不幸在于:余秀華有著與其他農(nóng)家愛女不一樣的灰色童年,正常的走路對她來說是一種奢望;先天的腦癱殘疾,讓她自卑;小學時曾用菜刀割腕,被家人救下后留下永恒的傷疤;高三時候語文考試因為字扭捏而被判“0分”,她賭氣回家將所有書籍全部撕毀;后來,她開小賣部、結(jié)婚、生子、爭吵、分居、養(yǎng)兔子、插秧、種地……[17]在她的婚姻中,沒有愛情只有恐懼的性愛。譬如,詩歌《我養(yǎng)的小狗,名叫小巫》就是其自己婚姻與生活的真實寫照。

        我跛出院子的時候,它跟著

        我們走過菜園,走過田埂,向北,去外婆家

        我跌倒在田溝里,它搖著尾巴

        我伸手過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凈

        他喝醉了酒,他說在北京有一個女人

        …………

        這哪里是寫狗,分明是自己婚姻與生活的寫照。她是在用詩句表達當下的自己。她一出門就能收獲同情的目光。她養(yǎng)的那條狗叫小巫,或許是她在人間最親密最莫逆的朋友。2016年網(wǎng)絡曝出余秀華離婚的消息。有人認為她終于將解脫了,有人認為這依舊是不幸。將一個詩人的痛苦婚姻暴露于大眾媒體之下,是對詩人不幸的褻瀆。于是我想起了一句詩:國家不幸詩人幸,詩人不幸詩歌興。因為國家的災難籠罩在個體的生命之上,會有更多的無奈和悲嘆,詩人要么自己經(jīng)歷,要么耳濡目染。其實寫詩需要一時情懷,但不是每一首都可以永久保質(zhì)。

        余秀華的有幸在于兩個男人。第一個男人是她的兒子,她的生活里只有上大學的兒子是唯一的驕傲。余秀華缺少丈夫的愛,唯一能懂她、理解他的男人是父親余文海。父親雖然老實巴交,但是對女兒的寫作與營銷特別投入,許多時候充當余秀華的文藝經(jīng)紀人角色,端茶倒水,操持內(nèi)外,聯(lián)系媒體、網(wǎng)絡、出版商、不知來歷的陌生人等。父親對女兒的詩歌相當熟悉,甚至能念出“麻雀飛走了,藍天就矮了一截”等詩句[18]。

        文學作為一種藝術(shù)創(chuàng)作形式,高度自由的藝術(shù)想象是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正是因為這樣的有幸與不幸,造就了一個與眾不同,同時被高度關注的余秀華[19]。她是多么的純真,乃至深深謝謝那些傷害她的人們(這種傷害不僅僅是她的丈夫,她的家庭,甚至她的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還有眾多媒體人物),也謝謝她自己,因為“為每一次遇見不變的純真”。在她癱瘓的大腦里,以獨特的藝術(shù)想象靈活地消解地理空間的阻隔,自由地跨越時間與空間距離,直抵人性靈魂的深處,自由地揮灑個人情感和欲望。

        (二)默默無聞與成名之后

        在沒有出名之前,她生活在寂寞、貧窮、苦難與孤獨之中,她想逃離孤獨!永久的逃離命運的魔掌!然而正是因為她的這種農(nóng)家女孩慘痛成長經(jīng)歷,才有了富有農(nóng)家氣息的《在打谷場上趕雞(組詩)》:

        那么多的谷子從哪里而來

        那樣的金黃色從哪里來

        我年復一年地被贈予,被掏出

        當幸福和憂傷同呈一色,我樂于被如此擱下

        不知道與誰相隔遙遠

        卻與日子沒有隔閡

        她搖搖晃晃的走路,穿梭在整個中國,見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喝不同的酒。如同她的農(nóng)村生活,“去趕院子里一群雞”。某媒體人士記錄了與她接觸的一個精彩瞬間:跟著夕陽溜進來的是一群雞,仍然趴在一堆還帶著泥的花生上找食,余秀華張開雙臂,猛沖過去,雞群只得知趣跑開,一只大公雞溜過來,咯咯打鳴[20]。這哪里是在寫詩??!分明是對苦難生活的追問與意識流!困難算得了什么,不過是與她擦肩而過的一道陽光。

        余秀華成名之后,受邀在多家電視臺做節(jié)目,與竇文濤、魯豫、楊錦麟等一起侃侃而談。例如2015年1—2月“鳳凰視頻網(wǎng)”的《鏘鏘三人行》節(jié)目,連續(xù)幾期專門推出與余秀華相關的訪談節(jié)目,深受觀眾朋友們的喜愛(如表1)。

        表1 《鏘鏘三人行》推出與余秀華相關的訪談節(jié)目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都邀請她朗誦她的詩篇,她的活動檔期被排得滿滿的,幾乎從2014年10月開始排到了2015年6月底。2014年12月17日,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刊社與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鳳凰網(wǎng)讀書頻道聯(lián)合舉辦“日常生活,驚心動魄——余秀華、秦興威、小西、紅蓮、老井詩歌朗誦會”。公開的海報中這樣描述她,“盡管被命中的劫數(shù)幽禁于殘缺的肉身,她的內(nèi)心卻略大于整個宇宙,散發(fā)出令世人驚呼矚目的光芒。她生活在農(nóng)村,卻無法干農(nóng)活,走路的時候吊著膀子,姿勢怪異,表情也不太自然。喜歡詩歌的親們,何不來現(xiàn)場點贊一下?”[21]這樣具有誘惑力的解說詞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中文系之外的青年朋友。2015年2月,北京專門舉辦了針對“草根詩人”現(xiàn)象與詩歌新生態(tài)研討會。湖南文藝出版社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分別出版了她的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22]與《月光落在左手上》[23]。余秀華詩集四次加印,銷量突破10萬冊大關,成為近30年來中國銷量最高的詩集,最大一次加印是在2015年2月。

        余秀華來北京參加朗誦會的時候,還提了一些雞蛋。比如說,一位學生問她是如何想到“穿過大半個中國來睡你”這個詩名的,她的回答很是出乎意料,“我就是在qq群里聊天時,說話比較直白,然后就說了這樣一句話,就成了我的詩名;而且,這個名字比較有吸引力嘛?!闭f完,就是她淳樸的一陣笑聲。還有一位同學問她的愛情觀,她說道:“你們問的都是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問題噢,什么是愛情觀,我只知道不要只去看你愛的那個人的優(yōu)點,而是看著他的全部?!边€有一位學生問她在面對許多記者采訪時,現(xiàn)場作詩是一種什么感覺,余秀華頓了頓,然后來了句“這哪里是作詩嘛,這就是作秀”?,F(xiàn)場仍然爆發(fā)一陣掌聲。(記錄樣本1,常榮平,2015/3/24)

        (三)最好的時代與最壞的時代

        有人說余秀華比鐘祥市作協(xié)有地位,甚至評論鐘祥市作協(xié)不能慧眼識珠,做“事后諸葛”等等。其實,不能簡單地將個人與一個協(xié)會作比較,因為一個協(xié)會里需要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個體去支撐它。同時,這個時代有千千萬萬個有能力的人,但并不是每一個都能被發(fā)掘、被人們知道,所以我們要學會推薦自己、展示自己。鐘祥市作協(xié)在意識到余秀華有不同尋常的才華之后,不管是出于輿論壓力還是真正的了解,任命她為作協(xié)副主席,事后補救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一種文化覺醒。但是在高校講座與影視媒體的訪談中,余秀華很直白地表示,在她看來鐘祥市作協(xié)副主席只是一個很虛的頭銜,并沒有實際的作用,倒是額外的幾十萬稿費讓她感受到了實惠。她的內(nèi)心一直都是很平靜很安定的,所以有人這樣評價她:“在云里寫詩,在泥里生活?!?/p>

        “五四”以來,新詩雖然在主流文學界有了重要的地位,但也引起極大爭議。到了21世紀,舊體詩詞復興,新體詩與舊體詩詞并行發(fā)展,掀起一股股令人欣喜的文學浪潮[24]。詩歌口語化寫作一直是爭議不斷的話題,“第三代”的口語寫作成為被批判的典型樣本。盡管如此,依托大眾消費文化的整個詩壇涌現(xiàn)出“第三代”、烏青體(烏青詩歌)、羊羔體(車延高詩歌)、咆哮體(周嘯天詩歌)、梨花體(趙麗華詩歌)和蕩婦體(余秀華詩歌)等無數(shù)潮流[25]。網(wǎng)絡詩歌不斷涌現(xiàn),各種潮流的詩詞之爭仍然在繼續(xù),支持點贊與嘲笑起哄的均有,兩種意見尖銳對立[26]。贊揚者如潮,姑且略去;批評者則值得關注。例如有學者尖銳的批評指出:梨花體和烏青體顯然不屬于詩。在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里中,更多的詩意是來自“感受的力量”,來自“發(fā)現(xiàn)的文字”,而非科學性分析和理性辨認[27]。網(wǎng)絡炒作與媒體瘋傳,使得我們不得不深思這個巨變時代!20世紀90年代以來愈加強烈的“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浪潮,對文化領域產(chǎn)生了顛覆性影響。詩歌從高山流水的理想王國跌落到凡夫俗子的平常世界,戴著神圣光環(huán)的詩人被庸俗化、日?;?。于是產(chǎn)生了一個特殊的“非詩時代”。寫詩不再是“非詩時代”人們精神與心靈對話的方式,不再擔負社會責任、喚起道德正義、催醒生命良知的武器,相反卻演變成“占山頭、撈銀子的工具”[28]。

        選修筆者課程的學生常榮平剛好是湖北省鐘祥市人,“但是我之前對她也是一無所知,是通過微信得知并通過上網(wǎng)查詢得到一定的了解”。余秀華的“蕩婦體”詩走火之后引起了巨大的爭議,這就好比一個新事物的出現(xiàn)必然會廣受關注。學者和詩人沈睿稱她為中國的艾米莉·狄金森:“余秀華的詩歌是純粹的詩歌,是生命的詩歌,而不是寫出來的充滿裝飾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語言的流星雨,燦爛得讓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讓你的心疼痛?!倍霭嫒?、詩人沈浩波在微博上寫道:“僅就詩歌而言,余秀華寫得并不好,沒有藝術(shù)高度,這樣的文字確實是容易流行的。這當然也挺好,只不過這種流行稍微會拉低一些詩歌的格調(diào),不過再怎么拉低,比起輕浮的烏青體來,總還算不上丟人敗興?!卑H不一的評論也正體現(xiàn)了這是一個言論相對自由的時代。(訪談樣本1,常榮平,2015/2/24)

        追問當下,這到底是一個最好的還是最壞的時代?因為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所以余秀華的詩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恐慌、空虛等消極的一面。她先天的缺陷、婚姻的不幸以及孤守在較為封閉落后的農(nóng)村都反映出這個迅速發(fā)展的時代中一部分人的真實生活,而他們是需要得到關愛得到幫助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個時代追求的平等、愛情、自由等等都在或多或少影響著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的人們。如果現(xiàn)在的文明不夠開化,還停留在封建的時代,那么像余秀華這樣的個體無論是否固守著傳統(tǒng)的婚姻、是否桎梏于保守的思想,都是詩人的不幸。正是各種思想碰撞的社會讓余秀華內(nèi)心真正的聲音得到了表達并被人們廣知,讓每一個有思想的個體得到價值的實現(xiàn),讓詩變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讓蕩婦體詩在這個時代走進人們的生活,得到人們的認可。

        (四)精英詩人與草根詩人

        在期刊上難以查找“精英詩人”的定義,每個人對“精英”含義的解釋也不盡相同。那么,請問什么樣的詩人才是寶貴的詩人?是辭藻華麗的詩人?還是言辭木訥的詩人?在筆者看來,詩作為一種吟詠言志的表達方式,精英詩人和草根詩人這兩個概念有相交的部分。

        不少人因為余秀華詩歌的流行而將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詩歌鞭笞得一無是處。這些人沒有讀過其他詩人的詩歌,卻又慶幸詩歌茍活在一個特定的時代,正如從語言含混的農(nóng)婦嘴里卻吟唱出一種特定的詩文[29]。80年代的“朦朧詩”(如舒婷的《致橡樹》、顧城的《一代人》、北島的《回答》、梁小斌的《中國,我的鑰匙丟了》)等都詮釋了理想主義的精神內(nèi)核。90年代,整個中國詩壇陷入嚴峻的精神困境,那時候人們普遍表現(xiàn)出對政治的厭惡以及對商業(yè)的焦慮心態(tài)。新世紀隨著“打工詩歌”與“打工詩人”的出現(xiàn),一種“底層寫作”重新來臨[30]。2015年余秀華橫空出世,一夜走紅,且看余秀華的《姐姐在遠方》:

        碰倒了昨夜的月光

        你松開了一個人的手

        一個劫應聲打開

        姐姐在遠方泛濫一臉淚光

        …………

        這實則代表了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詩歌類型與詩歌時代的來臨——一個草根詩人時代的崛起??纯串敵踝晕仪趭^的詩人,將來有心思、心境、心靈來創(chuàng)作與余秀華類似的詩歌嗎?與余秀華相比,寫“炎黃子孫奔八億,不爭饅頭爭口氣”這樣打油詩的人,卻獲得第六屆魯迅文學獎,難怪網(wǎng)友驚呼:到底誰讓這樣的詩人獲獎?這是詩嗎?[31]

        在鐘祥,涌現(xiàn)了一個數(shù)目可觀的草根作家群。“泥腿子作家”確實為數(shù)不少,其著作被國家重點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就有近百人。其中優(yōu)秀代表有馮信道(20世紀60年代從武漢大學畢業(yè),執(zhí)意回鄉(xiāng)教書的鐘祥文壇“旗手”)、王世春(從犁架上走出的“當代文學獎”獲得者)、楊道金(晚上偷用煤油燈被父親焚掉手稿,最終成為“領袖傳記作家”)、陳軍(從田埂上走出,衣食犯愁卻創(chuàng)作百萬言著作的“陳百萬”)、羅賢能(“三等殘廢”,終身侏儒、微跛,67歲仍堅持寫作)、沈傳鳳(田間、鴨棚筆耕不輟的鴨倌)、孫維華、黃顯銘(“沒有翅膀也飛翔”的殘疾作家)、凌貴德(一邊收破爛,一邊堅持寫作并出書)等[32]。當然,余秀華是又一名后起之秀。

        在當今時代,迎合了時代需要而又積極向上的思想之珍,太缺少了。仍然回到2015年3月21日晚上北京大學召開的余秀華詩歌分享會——“月光落在左手上”,現(xiàn)場有一位女生提出一個問題:“什么樣的詩能稱得上是好詩?最起碼的一個標準是什么?”余秀華的回答是:“我覺得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去衡量什么是好詩,因為每個人心中的標準都不一樣,如果要我說,我覺得最起碼是不能有錯字?!彼卮鹜旰螅F(xiàn)場一陣哄笑,緊接著是一片長長的掌聲。主持人再提問說:有人給你貼了一個標簽叫作“腦癱詩人”。余秀華回答道:“寫詩是沒有門檻的,所以不存在貼標簽,這種貼標簽說白了就是一種帶有歧視色彩的行為,所以類似的一些‘草根詩人’、‘打工詩人’這樣的標簽也是不應該有的?!笨梢娪嘈闳A是純粹地在寫詩,用她的生活用她的經(jīng)歷用她的情感在寫詩,使其充滿質(zhì)感與痛感。她不是直接書寫疼痛,而是在凋敝鄉(xiāng)村意境之中,讓讀者讀到這個時代的疼痛。

        三、學術(shù)討論

        (一)網(wǎng)絡造神與抵抗

        日新月異的視覺媒介技術(shù)為詩人打開了一片自由創(chuàng)造的天地。新詩藝術(shù)與眾多視覺媒介進行互動,呈現(xiàn)出豐富駁雜的融合方式,創(chuàng)造出攝影詩歌、詩歌電視(PTV)、超媒體詩歌等全新藝術(shù)樣式[33]。毫無疑問,余秀華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受益者,手機、微博、QQ、微信、媒體采訪等使得人們短時間內(nèi),迅速關注她以及她的詩文。互聯(lián)網(wǎng)為詩歌的傳播提供了空前絕后的便利和平臺,原本是小眾的詩歌迅速走向大眾,甚至創(chuàng)造“人人都可以當詩人”的神話時代[34]。不僅僅是余秀華一夜走紅,網(wǎng)絡也造就了“最小詩人”鐵頭等明星,他的《如果媽媽是只小賤貓就好了》迅速刷屏,或許,對9歲的鐵頭而言,他在未來是否會成為一個杰出詩人已經(jīng)不重要。媒體仿佛是在考驗人們對于擁有想象力、富有才華的孩子的寬容能力。給寫詩的人一個揮灑才華的空間,就還讀者一個詩意人生[35]。

        在新的自媒體時代中,大眾和自媒體對詩歌創(chuàng)作者(詩人)、詩歌的形態(tài)、讀詩歌的聽眾等都進行了重構(gòu),形成一種虛擬的真實。余秀華之熱,見證了網(wǎng)絡造神的力量。這自然有才情、“色情”(“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引爆網(wǎng)絡)和同情(人們憐憫余秀華人生的不幸與反觀自己)等多種原因,但是各類電視訪談節(jié)目、微信朋友圈、出版媒介等都加速了其詩歌之流行,造就了神奇的傳播效果。

        面對媒體,她逐漸擺脫在攝錄機前的扭捏,對搖晃的“腦癱”談笑自如,評價竇文濤有才,魯豫太瘦。如果有機會,她還要上《非誠勿擾》,找個“小鮮肉”(筆者按:這一網(wǎng)絡用語特指年輕、帥氣的新生代男偶像)當男朋友。當然,對知道她的生活不幸的人,都明白這不過是她對婚姻的自嘲罷了。面對網(wǎng)絡意外走紅,余秀華表現(xiàn)出驚人的理性與平靜,仍然堅持認為作品才是詩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她希望擺脫“他者”貼在她身上的特殊標簽,不是腦癱者余秀華,或者農(nóng)民余秀華,而是一個普通農(nóng)家女。她的理想生活就是:好好過日子,好好寫詩歌[36]。她表示,自己寫了2 000多首,大多數(shù)都是很不好的詩,但她也同時強調(diào)自己還能夠?qū)懙酶?。看過她的詩集,確實有一小部分作品一般,不能期望每一首都能夠成為經(jīng)典。但是她的每一首詩都是出自一剎那間靈感與自己的經(jīng)歷,都是心靈的訴說。面對媒體與學生,余秀華的回答是直接、質(zhì)樸、純粹的,如同她的詩。

        她是一個女人,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一個腦癱患者。當然,她更是一個健康的傳遞正能量的詩人。她有些抵觸外界突如其來的對詩的熱捧,還有伴隨在這熱捧之后的獵奇。余秀華網(wǎng)絡“爆紅”之后,網(wǎng)絡社會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被媒體追問,被大眾知曉,被干擾生活,被改變命運都是常態(tài)。她學會了禮貌拒絕、應付對抗,甚至對糾纏不清的記者直接說“都他媽的給我滾蛋!”[37]

        (二)傳統(tǒng)的文化自信與定力

        文藝創(chuàng)作的最高道德準則是書寫“真善美”的道德情感。正是基于這種消融在藝術(shù)化、形象化的辭章、故事、場景和人物形象,隱含于文本之內(nèi)的道德內(nèi)容,才使得文藝作品代代傳承,成為時代經(jīng)典[38]。正是因為人間有各種病態(tài),所以人類才發(fā)明了詩歌。當今社會,倘若一個詩人寫不出痛感,或許是“不道德的”[39]。有人感嘆:在今天這樣一個“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時代,詩歌的出路與靈魂歸宿到底在哪兒?詩歌究竟要漂泊多久才能重新回歸人類的心靈家園?西方“拿來主義”的文化實在是難以消化,只有從中國詩學傳統(tǒng)中汲取力量,才能使無根的詩回家!彭梅芳(2015)[40]就將這種尋根的起點設定在中國古代詩歌現(xiàn)實主義高峰的杜甫身上。隨著社會劇烈變遷,當代詩人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歷了由點及面、由淺入深的認同過程。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不再是被拋棄的封建余孽,而是回照現(xiàn)代人思維空間和心靈空間的鏡像。只有根植于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詩歌,才能抵抗歐風美雨(西方強勢文化)的侵蝕,彰顯民族性、本土性的文化魅力[41]。

        余秀華生長在民間,她的詩來自于她最真實的生活,可見文化植根于基層大眾,文化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東西,而是一個與人們?nèi)粘I钕⑾⑾嚓P的載體。在她的《我愛你》中有這樣的詩句:

        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

        我要給你一本關于植物,關于莊稼的

        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qū)別

        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

        春天

        于她而言,除了“提心吊膽的稗子”,最喜歡的就是在田間默默開花的油菜。它們默默成熟,默默被收割,這不就是最平凡的人生么?中國傳統(tǒng)一直以來的思想就是根植生活、聯(lián)系群眾,所以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因為我們有堅實的群眾基礎、豐富的日常生活。如果我們將文化變成一種高不可攀的東西,一種所謂的高雅的藝術(shù),它就脫離了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很難融入人們的生活、感應人們的內(nèi)心世界。2015年3月21日,余秀華在北大詩歌分享會現(xiàn)場和讀者互動。當晚,北京大學能容納500人的2教203大教室,被圍得水泄不通,甚至連走廊上都擠滿了人。在講座上,常榮平向余秀華老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您在農(nóng)村的生活中,是一種怎樣的狀態(tài)促使您開始寫詩的,那您在寫詩之外,作為一個平凡的人,在一個平凡的村莊,您的生活是怎樣的?”她笑了一笑,說道:“除了寫詩,我也和普通的農(nóng)婦一樣,干點能做的農(nóng)活,開著一間不起眼的小賣部,煮飯,睡覺,按時吃藥,巴巴的活著……我不覺得成名之后對我的生活有多么大的影響,但的確一些活動會影響我創(chuàng)作,因為我沒有那么多一個人靜下來去思考的時間。但是我的內(nèi)心一直都很平靜,村民們也還是把我當余秀華這個人來看,而不是什么寫詩的異物。我覺得現(xiàn)在這個熱度應該是差不多了,而且我一直覺得我火得很離譜,在這個熱度淡化之后,我最終還是會回歸到我本來的生活?!边@不正應對了羅曼·羅蘭(1868—1944,法國著名作家)的那句話“世界上或許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生活”么?

        詩歌是一個人搖搖晃晃地在人間走動的一根拐杖。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詩歌的吶喊,這個民族的未來會缺少一種希望。一個抱持詩性情懷的人,他(或她)的精神不會在時代的浪潮中沉淪。文學和詩歌沒有單一進化論,不能用線性的文學史觀來看待與評論余秀華現(xiàn)象。只要是人民群眾喜愛的,能夠最大程度獲得民眾認同的,能夠反映這個時代呼聲的,不管是否主流詩人,還是腦癱的邊緣詩人。他們(她們)都應該為我們這個時代所銘記。誠如余秀華的詩歌,也是生活的寫照:“每天打水,煮飯,按時吃藥,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放一塊陳皮,茶葉輪換著喝:菊花,茉莉,玫瑰,檸檬。這些美好?!盵42]中國詩學經(jīng)典匯聚著中國人對生命、文化、歷史與現(xiàn)實的理解。我希望,詩人作為人類美好精神價值的守護者,不應該被悲觀消極的思想情緒與黑暗慘痛的社會現(xiàn)實所吞噬,他們要為自己,同時也要為廣大民眾樹立展示社會正能量的詩人形象!

        注解【Notes】

        ①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5YJC751016)、河南省哲學社科項目(2015CWX026)、國家旅游局“旅游業(yè)青年專家培養(yǎng)計劃”(TYETP201406)科研成果之一。

        引用作品【W(wǎng)orks Cited】

        [1]孫曉婭:《詩歌的三個維度》,載《光明日報》,2015-11-23(13)。

        [2]溫儒敏、李憲瑜、賀桂梅、姜濤:《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科概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270頁。

        [3]王岳川:《新歷史主義的文化詩學》,載《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第23—31、159頁。

        [4]童慶炳:《文化詩學是可能的》,載《江海學刊》1999年第5期,第170—178頁。

        [5]童慶炳:《植根于現(xiàn)實土壤的“文化詩學”》,載《文學評論》2001年第6期,第35—40頁。

        [6]童慶炳:《新理性精神與文化詩學》,載《東南學術(shù)》2002年第2期,第45—47頁。

        [7]姚朝文:《新理性精神與文化詩學批判》,載《文藝理論研究》2006年第6期,第30—35頁。

        [8]童慶炳:《“文化詩學”作為文學理論的新構(gòu)想》,載《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第5—9頁。

        [9]王光明:《在非詩的時代展開詩歌——論90年代的中國詩歌》,載《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第139—151、208頁。

        [10]王光明:《我們時代的“經(jīng)驗之詩”》,載《光明日報》,2015-8-17(13)。

        [11]鮑盛華:《15萬首詩流淌出的田園情——吉林“巴吉壘詩鄉(xiāng)”尋訪記》,載《光明日報》,2016-2-16(9)。

        [12]韓業(yè)庭:《渠縣:詩歌讓城市更有激情》,載《光明日報》,2015-11-7(12)。

        [13]趙春秀:《建立雙性和諧的詩學軌道——女性文學研究之芻議》,載《光明日報》,2015-8-24(13)。

        [14]劉云峰:《余秀華詩歌細讀》,載《延安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第104—106頁。

        [15]劉云峰,李俊國:《余秀華詩歌譜系與疼痛美學——以《詩經(jīng)》、海子、“梨花體”為參照》,載《北方論叢》2015年第4期,第41—47頁。

        [16]馬云鶴:《奔跑在逃逸線上的詩人——淺析余秀華詩歌創(chuàng)作》,載《當代文壇》2015年第3期,第67—71頁。

        [17]梁建剛:《“雙面”詩人余秀華》,載《解放日報》,2015-01-25(5)。

        [18]徐嘯寒、李晗:《余秀華稱成名后寫詩不如前想出家尋清凈》,載《楚天都市報》,2015-2-25(6)。

        [19]王丹:《文學真人秀能否“秀”出真文學》,載《光明日報》,2015-5-16(9)。

        [20]趙大偉、賈代騰飛:《余秀華:搖搖晃晃在人間》,載《中國企業(yè)家》2015年第7期,第110—115、9頁。

        [21]參見鳳凰網(wǎng)讀書頻道,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刊社、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的海報,2014年12月17日。

        [22]余秀華:《搖搖晃晃的人間》,湖南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第1—272頁。

        [23]余秀華:《月光照在左手上:余秀華詩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1—256頁。

        [24]高昌:《人是詩之本 詩是人之光——散論20世紀的舊體詩詞》,載《光明日報》,2015-12-7(13)。

        [25]黎風:《新詩的“口語化”寫作——以四川詩歌創(chuàng)作為例》,載《光明日報》,2015-6-22(7)。

        [26]李漢超:《不幸人生的真實體驗——讀余秀華的詩〈我養(yǎng)的狗,叫小巫〉》,載《中學語文》2015年第11期,第10—11頁。

        [27]錢歡青:《馬知遙詩性寫作,詩意生存》,載《濟南時報》,2014-12-10(B13)。

        [28]王巨川:《非詩時代的詩歌語境及其生長空間——兼論中生代詩人的身份及其詩歌精神特質(zhì)》,載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中生代與新世紀詩壇的新格局——兩岸四地第五屆當代詩學論壇”論文集》,2013年。

        [29]熊培云:《不是詩歌歸來,而是從未離開——從〈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說起》,載《光明日報》,2015-2-3(11)。

        [30]譚五昌:《在困境中堅持吟唱理想——社會轉(zhuǎn)型期詩人的使命和擔當》,載《光明日報》,2015-5-4(13)。

        [31]佚名:《“炎黃子孫奔八億,不爭饅頭爭口氣”寫這句詩的人,獲了魯迅文學獎》,載《株洲晚報》,2014-8-14(A20)。

        [32]夏靜、郭俊:《余秀華背后的鐘祥文壇》,載《光明日報》,2015-2-2(9)。

        [33]王強:《中國新詩的視覺傳播研究》,蘇州大學2012年博士學位論文,第48—78頁。

        [34]韓業(yè)庭:《詩歌遇上互聯(lián)網(wǎng),境遇會改變嗎?》,載《光明日報》,2015-11-24(9)。

        [35]李妍:《何須對“最小詩人”莫名驚詫》,載《光明日報》,2015-11-10(2)。

        [36]饒翔:《詩人余秀華的痛與愛》,載《光明日報》,2015-01-20(9)。

        [37]佚名:《腦癱女詩人余秀華:穿越大半個中國去讀你》,載《東西南北》2015年第6期,第25—27頁。

        [38]艾斐:《發(fā)掘和表現(xiàn)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使命》,載《光明日報》,2015-5-11(13)。

        [39]劉年:《多謝了,多謝余秀華》,載《文苑》2015年第4期,第58—59頁。

        [40]彭梅芳:《讓經(jīng)典帶詩回家——珍視杜甫留下的精神資源》,載《光明日報》,2015-4-27(13)。

        [41]邵波:《視覺性的古典鏡像——新世紀詩歌的傳統(tǒng)文化意蘊》,載《光明日報》,2015-5-11(13)。

        [42]張競艷:《余秀華:搖搖晃晃在人間》,載《出版人》2015年第3期,第16—19頁。

        張祖群,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文化產(chǎn)業(yè)與遺產(chǎn)旅游等。)

        猜你喜歡
        余秀華詩學詩人
        任何流沙都是水土(詩學隨筆)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3:56
        背詩學寫話
        The Poet on Earth
        無恥當有種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余秀華的慢寫作
        第四屆揚子江詩學獎
        揚子江詩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5:11
        雪 山
        文苑(2016年7期)2016-12-06 12:15:32
        日本免费不卡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屁屁影院ccyy备用地址| 草莓视频成人| 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综合一本久道| 亚洲熟女熟妇另类中文|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国产乱子伦视频大全| 国产AV高清精品久久| 女人18毛片aa毛片免费|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老太脱裤让老头玩ⅹxxxx| 视频女同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毛片60分钟在线播放| 毛片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州中文字幕|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成人精品播放| 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扒开大腿让男人桶|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色二av手机版在线|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 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性| 亚洲av无码乱观看明星换脸va| 国产亚洲AV片a区二区| 日本久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在线免费欧美|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猛少妇色xxxxx猛交| 福利在线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特黄|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