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固原隆德縣第四中學(756300)
夏 鵬●
?
談速度-時間圖像的應用
寧夏固原隆德縣第四中學(756300)
夏 鵬●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可以用函數(shù)圖象來描述.函數(shù)圖象具有形象、直觀、動態(tài)變化過程清晰等特點.因此,利用速度-時間圖像巧妙的解決物理問題,常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圖像;面積;加速度;斜率
在初中和高中物理的機械運動教學當中,我們經(jīng)常要討論物體的運動快慢與時間的關系.這類問題涉及兩個物理量,一個是速度,另一個是時間.速度和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可以用文字語言進行描述,用文字語言準確的描述其運動規(guī)律比較麻煩.當然也可以用數(shù)學公式簡潔的來表達.其中最為常用的是做速度-時間圖像,因為圖像具有直觀性,給人一目了然的感覺.因此,我們常常利用速度-時間圖像來解決復雜的物理問題時,可以巧妙的將問題簡單化,達到解題的目的.
速度一時間圖像描述的是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函數(shù)關系,在勻速直線運動當中,速度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如圖1所示:
對于勻速直線運動,由于s=vt,根據(jù)圖像的縱坐標和橫坐標表示的物理意義.由此可見,運動物體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就是圖線與時間軸包圍的面積,也就是圖1中畫有斜線的小長方形所對應的面積.質(zhì)點作直線運動時的速度圖象與坐標軸包圍的面積數(shù)值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質(zhì)點的位移大小,不僅對勻速直線運動成立、而且對均變速直線運動、及任一變速運動也成立.
如圖2所示:一質(zhì)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t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就是圖中斜線部分的面積.只要計算出圖中梯形OABC的面積,它的大小就對應質(zhì)點在t時間內(nèi)位移的大小.
對于非勻變速運動的物體,在一段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也對應圖中斜線部分的面積,只要計算出圖3中斜線部分的面積就能知道位移的大小.
例題 一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3所示,求物體在6秒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的大小.
分析 這是一個求解位移的問題,依照速度-時間圖像的理解,速度圖像與橫軸包圍的面積,就是在一定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圖像分兩部分,0-4秒內(nèi)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4-6秒內(nèi)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只要算出圖中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積之和就能知道位移的大小.
解S=4m×4s+1/2×4m×2s=20m
因此,位移的大小為20m,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在高中物理教學當中,加速度的概念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理解的一個概念.它描述的是質(zhì)點速度變化快慢的(也就是速度的變化率),它不是描述質(zhì)點運動快慢的.速度大不見得加速度大,速度小不見得加速度小.在速度-時間圖像中如何正確理解加速度概念.如圖5所示:
例題 現(xiàn)有甲、乙、丙三個物體都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它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6所示,通過判斷哪個物體的加速度最大,并說出依據(jù).
分析 此題可以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表達的物理意義求解.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時間圖像的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圖6可以看出,甲的傾斜程度最大,因此甲的加速度最大,乙最平緩,故加速度最小.
解a甲=△v/△t=(6-0)/(9-3)=1 m/s2
a乙=△v/△t=(4-2)/9=0.22m/s2
a丙=△v/△t=(0-4)/8=-0.5m/s2
a丙為負值,說明丙的加速度和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總之,很多物理量的問題都可以應用物理圖像去解決問題.利用圖象解題時,要注意橫坐標和縱坐標所表達的物理量,根據(jù)圖像表達的物理意義,認真分析,巧妙的解決問題.
G632
B
1008-0333(2016)31-00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