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陳瑋,林恢,詹建福
(1.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yī)院,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省康復產業(yè)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3.福建省康復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福州350003;4.福州市傳染病醫(yī)院,福建福州350025;5.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福建福州350004)
金線蓮鮮草煎劑治療肝膽濕熱證HBeAg陽性慢性HBV攜帶者49例
陳峰1,2,3,陳瑋4,林恢4,詹建福5
(1.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yī)院,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省康復產業(yè)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3.福建省康復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福州350003;4.福州市傳染病醫(yī)院,福建福州350025;5.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福建福州350004)
目的評估金線蓮鮮草煎劑對肝膽濕熱證HBeAg陽性慢性HBV攜帶者的抗病毒療效。方法選取中醫(yī)辨證為肝膽濕熱證的HBeAg陽性慢性HBV攜帶者100例,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試驗組予金線蓮鮮草煎劑治療,對照組依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進行隨訪。檢測并比較2組血清HBV-DNA定量及乙肝兩對半定量指標。結果隨訪24周,試驗組血清HBV-DNA水平與HBeAg水平均較基線有明顯下降(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2組均未發(fā)生不良事件。結論金線蓮鮮草煎劑治療HBeAg陽性慢性HBV攜帶者具有一定的療效,安全性良好。
慢性HBV攜帶者;HBeAg陽性;肝膽濕熱證;金線蓮煎劑
1.1 一般資料病例來源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及福州市傳染病醫(yī)院門診就診的慢性HBV攜帶者共10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試驗組脫落1例(服用金線蓮煎劑后出現中上腹部隱痛,饑餓時明顯,符合消化性潰瘍疼痛特點,但患者不愿行胃鏡檢查,亦不愿繼續(xù)治療,無法判定與用藥是否相關),對照組脫落3例(移民1例,失訪2例)。試驗組49例中男31例,女18例,平均年齡(34.66±8.37)歲,平均病程(7.49±3.31)a;對照組47例中男32例,女15例,平均年齡(35.03± 9.12)歲,平均病程(7.28±3.87)a。2組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醫(yī)辨證分型標準慢性HBV攜帶者目前并無辨證標準的共識意見,辨證標準暫參照2004年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內科分會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醫(yī)辨證標準》[4]中慢性肝炎肝膽濕熱證的辨證標準,主癥:①脅肋脹痛;②舌苔黃膩。次癥:①納呆嘔惡,厭油膩;②身目發(fā)黃;③尿黃。具備所有主癥者;或具備主癥①及次癥3項中的任何2項者;或具備主癥②及次癥①、②者,即屬本證。
1.3 納入標準①診斷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與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1]中慢性HBV攜帶者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歲,≤65歲;③HBeAg陽性
慢性HBV攜帶者,HBV-DNA>1×105copies/m L;④ALT水平:男≤50 IU/L,女≤40 IU/L;或肝穿刺活檢病理提示肝組織炎癥及纖維化低于G2S2者;⑤愿意入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4 排除標準①重疊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或合并HIV感染者;②合并有代謝性、藥物性或自身免疫性肝病者;③入組前6個月內曾使用抗HBV活性藥物者;④正在參加其他藥物試驗者;⑤AFP升高,或影像學提示有肝硬化、肝癌者;⑥有其他嚴重疾病者;⑦妊娠及哺乳婦女。
1.5 治療方法試驗組采用福建產金線蓮鮮草(福州佳樂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種植),每日30 g,洗凈后加入清水800 mL,武火煮沸后繼續(xù)煎20 min,分次代茶飲。對照組參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1]進行隨訪,2組觀測療程均為24周。
1.6 觀察指標入組后,每12周檢測2組肝功能、血清HBV-DNA定量及血清乙肝兩對半定量作為療效評價指標。治療前及治療24周后檢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腎功能、肝臟彩超作為安全性評價指標。
1.7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屬正態(tài)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2組治療前后HBV-DNA變化比較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HBV-DNA變化比較(±s)lgIU/mL
注:與對照組比較,1)P<0.05。
組別試驗組對照組n 49 47治療前7.263±1.311 7.249±1.292治療24周6.694±1.3521)7.237±1.129差值0.5691±1.1151)0.0121±1.033
2.2 2組治療前后HBsAg變化比較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HBsAg變化比較(±s)lgIU/m L
組別試驗組對照組n 49 47治療前4.669±0.701 4.572±0.683治療24周4.548±0.728 4.553±0.744差值0.121±0.699 0.019±0.701
2.3 2組治療前后HBeAg變化比較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HBeAg變化比較(±s)s/co
注:與對照組比較,1)P<0.05。
上述數據表明,金線蓮鮮草煎劑對于慢性HBV攜帶者具有抗HBV活性。2組在治療及隨訪過程均無嚴重不良事件報告,安全性指標均未出現異常,提示金線蓮鮮草煎劑安全性良好。
慢性HBV攜帶者的中醫(yī)病機主要因外感濕熱毒邪,犯于肝脾。肝絡瘀阻為中間環(huán)節(jié),久病則脾腎虧虛[5]。金線蓮應用于肝膽濕熱證的慢性HBV攜帶者,既能清熱解毒利濕,又能平肝固腎,祛邪兼扶正,且金線蓮鮮草煎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亦可延長療程以進一步觀察及評估臨床療效。
現代藥理學研究提示:金線蓮含10余種氨基酸[6]。使用小鼠進行的動物實驗提示金線蓮的藥理成分能促進脾淋巴細胞增殖[7];此外,金線蓮還可增加胸腺重量,提高胸腺指數,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亦能促進健康小鼠部分免疫因子的分泌[8]。慢性HBV攜帶者處于“免疫耐受期”,其特征為HBeAg陽性、HBV-DNA水平高、ALT大致正常、肝臟病理檢查提示炎癥及壞死均較為輕微。在免疫耐受期,HBeAg發(fā)生血清轉換的的概率低。金線蓮的藥理成分如何在慢性HBV攜帶者的免疫機制中發(fā)揮作用,尚待進一步研究。
[1]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S].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19):13-24.
[2]CHEN G,LINW,SHEN F,etal.Past HBV viral load as predictor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from HCC and chronic liver disease in a prospective study[J].Am Jof Gastroenterol,2006,101(8):1797-1808.
[3]鄭玲,張荔荔,孫墉.金線蓮體外抗HBV表達的初步研究[J].海峽藥學,2003,15(5):65-67.
[4]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內科分會.病毒性肝炎中醫(yī)辨證標準[C]//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11屆肝膽病學術會議論文集,宜昌:2004:198-200.
[5]秦麗萍,郎慶波,翟東霞,等.295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證候分布初探[J].中醫(yī)雜志,2011,52(17):1469-1471.
[6]賴應輝,吳錦忠.金線蓮中無機元素及糖類的分析[J].中藥材,1997,2(20):84-85.
[7]許丹妮,李健,馬玉芳,等.金線蓮多糖對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細胞增殖及免疫器官的影響[J].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2011,(3):15-17.
[8]許丹妮.金線蓮多糖對小鼠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1.
R373.21
B
1000-338X(2016)04-0020-02我國是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發(fā)區(qū),2006年全國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我國1~59歲一般人群HBsAg攜帶率為7.18%,據此推算,我國有慢性HBV感染者約9300萬人[1]。近年來,隨著抗病毒藥物的普及,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治水平得到較大提高。而慢性HBV攜帶者,HBV復制水平高,傳染性強,向肝硬化和肝癌進展的風險較大[2]。但因ALT水平基本正常,不屬于抗HBV藥物治療的適應征?!堵砸倚透窝追乐沃改希?010年版)》針對此類患者,僅建議密切隨訪復查,未建議用藥[1]。如何降低慢性HBV攜帶者的HBV復制水平,從而降低肝硬化、肝癌發(fā)生的風險,成為值得研究的課題。在既往體外實驗中,中藥金線蓮體現了一定的抗HBV活性[3]。金線蓮為蘭科開唇植物花葉蘭屬多年生珍稀中藥材,味甘,微苦,性平,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祛風利濕之效。故本研究通過觀察金線蓮鮮草煎劑對肝膽濕熱證慢性HBV攜帶者HBV及乙肝病毒標志物水平的影響,評估金線蓮鮮草煎劑對慢性HBV攜帶者的療效。
2016-06-06
陳峰(1966—),男,副主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