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簽證是一張旅行卡,并不貼在護照上(護照上會加蓋入境章),可以在古巴駐華使館申請。古巴政府辦事效率較低,每天的簽證名額不多,最好提早辦理或找旅行社代辦。另一種辦理方式是在經(jīng)停國辦理古巴旅行卡,前提是有經(jīng)停國簽證,邊檢才會放行。這種方式有一定風(fēng)險,轉(zhuǎn)機時間要足夠充裕。在古巴入境時,邊檢人員會把旅行卡的兩聯(lián)撕開,另一聯(lián)一定不能丟失,離境時要交回。
從中國前往古巴沒有直飛航線,轉(zhuǎn)機的選擇也不多。本來“中國—美國—古巴”是一條最佳飛行路線,但由于美國一直對古巴實行封鎖,美國和古巴也沒有直飛航線??梢赃x擇中國—溫哥華—哈瓦那,或者中國—巴黎—哈瓦那,莫斯科也有飛哈瓦那的航班。飛行時間最短也要16小時,機票價格不低。
古巴是拉美地區(qū)治安最好的國家,幾乎沒有暴力犯罪,但不等于沒有小偷,隨身物品還是要保管好,尤其是手機。古巴沒有網(wǎng)絡(luò),所以不會經(jīng)常使用手機,容易放松警惕。
晚上最好不要單獨出門,城市的街道比較黑,一般人晚上沒有什么夜生活,天氣又熱,待在家里也無事可做,就在街上閑逛,外國人走在街上十分顯眼,被一群又一群人搭訕也是件挺可怕的事。
Casa在西班牙語里是房子、公寓的意思,也特指民宿,等同于Guesthouse或者B&B。Casa在古巴也分兩類,藍(lán)色標(biāo)志代表可以接待外國人,紅色標(biāo)志代表只能接待本地人。
絕大多數(shù)民宿的條件是古巴政府統(tǒng)一規(guī)定的,要有空調(diào)、熱水和獨立衛(wèi)生間,基本都提供早餐。民宿比酒店的性價比高很多,不少民宿都是殖民時期的老建筑,而且保護得很好,從民宿就可以了解殖民歷史和西班牙中產(chǎn)階級甚至是貴族的生活。
能流利說英語的民宿主人不多,多數(shù)只會說有限的幾個單詞,所以溝通成了一大問題。不過主人都很熱情,樂于幫助客人,交流可以使用手機的離線翻譯程序,或者帶一本西語詞典。
古巴的通信水平極低,手機信號只有2G,且普及率不高。在當(dāng)?shù)夭恍枰鼡Q手機卡,因為當(dāng)?shù)厥謾C資費與中國移動的漫游費用相當(dāng),每天還要額外收3CUC的固定費用。
Wi-Fi熱點的數(shù)量比前幾年有了很大提高,但仍遠(yuǎn)未達到普及。哈瓦那老城最受歡迎的兩個Wi-Fi熱點都在Obispo街上,分別在海明威居住過的“兩個世界”酒店和他以前常去的小佛羅里達餐館。上網(wǎng)前需要在電信公司購買上網(wǎng)卡,刮開涂層,輸入卡號和密碼,登錄使用。一張卡最小額度為1小時,多的有5小時,每小時費用2CUC,比前兩年有大幅降價。注意:在酒店購買上網(wǎng)卡,價格比電信公司貴。個別酒店的大堂也提供Wi-Fi接入點,不過這樣的酒店價格都非常貴。
古巴民宿的早餐通常包括面包、咖啡、鮮榨果汁、熱牛奶、果醬、黃油、奶酪、火腿、多種水果,雞蛋可以根據(jù)要求做成煎蛋、炒蛋和蛋餅。這樣的早餐即使在歐洲的民宿也稱得上豪華了,可是古巴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實在太差,以至于除了雞蛋和咖啡以外,其他的都不太像樣。古巴咖啡是所有食物里品質(zhì)最高的,用摩卡壺煮出來,濃烈醇香,表面飄著一層厚厚的油脂,比意式特濃更加濃烈,如同是咖啡中的老白干,勁兒很大,喝上一小杯,從早到晚都精力充沛。
街上很少有能吃的早餐,餐館都帶有酒館的屬性,中午11點前基本不營業(yè)。
這個國家沒有100%果汁和經(jīng)過殺菌保鮮的牛奶出售,民宿老板提供的牛奶似乎是未經(jīng)處理的純生牛乳,必須煮沸才能飲用。受制造工藝的限制,古巴的黃油奶酪火腿面包的品質(zhì)都十分粗糙,水果以一些熱帶品種為主,但受農(nóng)業(yè)技術(shù)限制,沒有經(jīng)過改良培育,似乎還保持著野生狀態(tài)。例如最常見的番石榴,粗糙的果肉中還有黑色的紋理,味道并不好。
正餐通常包括古巴特有的豆飯和主菜,配菜是炸香蕉和煮豇豆配圓白菜絲一類的沙拉,醬汁的種類少得可憐,基本只能撒些醋、鹽和白胡椒。主菜只推薦兩種,第一是龍蝦,這可能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龍蝦了,烤龍蝦或者焗龍蝦配上豆飯,不過10CUC,手藝因人而異;另一個推薦是名為Ropa Vieja的地道古巴菜,是將牛腩燉爛再分解成絲,加一些青椒、洋蔥、胡蘿卜絲等再燉,有的會留一些湯汁,有的則收干,拌白米飯吃,很有中國味道。
最后要提醒一句,要相信古巴民宿的主人已經(jīng)給客人提供了他們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服務(wù),我在科科島(Cayo Coco,古巴度假勝地)最高端的五星級酒店吃的也是粗糙的面包和火腿,和民宿提供的一樣,還有更加粗糙的甜品。
古巴絕大多數(shù)企業(yè)都是國有,包括常見的銀行、貨幣兌換點、電信公司、租車公司、旅行社、酒店、商店等。按照古巴人的說法,他們的營業(yè)收入要統(tǒng)統(tǒng)上繳國家,然后國家分配給他們工資,這個工資平均一個月是20—40美元。古巴人的工作根本沒有績效因素,不同行業(yè)不同類別的工作之間收入差距也很小,例如教師和土幣商店售貨員的收入差不了太多。這使得幾乎所有古巴員工臉上都帶著一副愛辦不辦、愛買不買、愛要不要的樣子,辦事效率極低。因此,無論兌換貨幣、購買電話卡還是租車,都需要長時間排隊。
古巴天氣濕熱,排隊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而且不允許待在辦事大廳里,所有人都要在大門外面自行排隊,一個人辦完事出來,保安再放進去一個。門口往往亂糟糟地聚集著一群人,根本沒有隊形,排隊時得先問一下誰是最后一名,記住他的模樣,告訴他自己排在他后面,讓他也記住你;如果后面又來了一位,你也得記住他/她的模樣;這樣一來,當(dāng)有人質(zhì)疑排隊次序時,可以叫前后的人幫你說話。古巴沒有拿號系統(tǒng),民眾便逐漸形成了這種人肉排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