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峰
摘 ? 要:快板書由數(shù)來寶演變而成,是一種新興的漢族戲曲劇種。因沿用數(shù)來寶的擊節(jié)樂器兩塊大竹板兒(大板兒)和五塊小竹板兒(節(jié)子板兒)而得名。大小竹板兒合稱為“七塊板兒”。 大家對快板書這種曲藝形式應該都不陌生??彀鍟巳雱俚墓适?,擊節(jié)鏗鏘的演唱,火爆抓人的藝術效果,都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可能不知道,快板書如此好聽好看,從“開山”到現(xiàn)在只有幾十年的歷史。而且,它絕對是天津“本地制造”。
關鍵詞:快板;表演表現(xiàn)
中圖分類號:J826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2-0130-02
一、快板書的潛臺詞
快板書絕不是順口溜那么簡單的,要想你的表演有深度,那么就要在潛臺詞上挖掘更深層的東西,如何挖掘就要看演員的自身文學水平了,水平越高挖掘越深,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比如《劫刑車》中的第一句,“華鎣山,巍峨聳立萬丈多。嘉陵江水,滾滾東流象開鍋?!庇泻芏嗯笥选叭A鎣山,巍峨聳立萬丈多”唱的很使勁,為的是想突出華鎣山,高聳的氣勢,這樣表演是正確的,但是深度欠缺,快板書的韻味也沒有了,我粗淺的認為,華鎣山三個字不應使勁唱,應該帶著一種情感,就是華鎣山象征著什么?象征者黨,和黨的正確領導,所以這三個字應該滿懷對黨的無比熱愛去唱,比如一個人在無比激動時所說的話不是很有勁的而是很輕的語調但很有力度,怎樣表現(xiàn)呢?我認為在開口之前,深吸一口氣,用嘆氣的方式去唱出來,也可以說是嘆氣嘆出來,但切記不是干嘆氣,而是帶著對黨的無比熱愛去嘆氣,這樣這三個字表現(xiàn)完了。
接下來是“巍峨聳立萬丈多”那么快板書講究情與變,前三個字有情,后面就要情中帶變了,怎么變?我認為。首先,“巍峨”二字降低音調,“聳立”時略高,到“萬”時利用字的開口音,把字用氣帶音的方式噴出來,“丈”時用丹田氣拖著唱,“多”時再降下來,這樣一句話就生動了許多,同時這一句話也要帶著“共產黨有著山一樣大無畏的精神”這樣的潛臺詞去唱,就會更生動。
第二句,“嘉陵江水”接著“多”時的降音用“雙句”緊接上唱出來,唱時的潛臺詞是“華鎣山”是黨,“嘉陵江”就是指在黨的領導下如滾滾江水一樣來勢兇猛的大革命,所以“嘉”字是邏輯重音,到“滾滾的東流象開鍋”是“東”和“開鍋”是邏輯重音,為什么?因為有這么一首詩,“大江東去浪淘盡”還有一首“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不正是偉大的黨那大氣磅礴的情懷嗎?
“赤日炎炎如烈火”不用說指的是反動派的殘酷統(tǒng)治“路上的行人燒心窩”只在這種統(tǒng)治下的人民壓的喘不過氣來,這兩句壓下來唱,一:表現(xiàn)潛臺詞。二:為后面鋪墊。
到了“突然間”有很多朋友唱的很使勁,這是不對的,也許是想表現(xiàn)“突然間”顯得很突然,但是再仔細想想,這種突然間,其實是必然的,因為,在反動派的這種統(tǒng)治下,正義的反抗是必然的,歷史上,只要在暴政統(tǒng)治下都會出現(xiàn)正義之師,所以,我認為“突然間”不要使勁,而是后面的“怒云翻滾風雷吼”要突出表現(xiàn),而且要整句都表現(xiàn),是因為要突出革命的正義之戰(zhàn)來勢兇猛,如火如荼,運用快打慢唱的技巧,就可以了。
到“嘩”字,拖板,拉韻句表現(xiàn)。
“一陣暴雨賽瓢潑”連著上句一氣呵成,“暴”字邏輯重音。
短短幾句話,就有如此多的變化,這也正是快板書的深邃之處。
二、快板書的視覺圖像
大家都知道快板書的表演是無實物的,那么怎樣一個人在舞臺上把這樣一個虛擬空間表現(xiàn)出來并且讓觀眾和你一起進入這個空間呢?這就需要視覺圖象的刻畫,視覺圖象是快板書的很重要一個部分,沒有他,表演是空洞乏味的。
舉例說明:《武松打店》中有一段刻畫“董平把公文拿在手,薛霸把褥套肩上擱,軍解三人上了道,走了些山田野地,高高矮矮,曲曲彎彎,坑坑洼洼,油鹽小路爛泥窩”這一段雖說很簡單,但是有很多的演員忽視了這一點,越是簡單越要深度挖掘,”薛霸拿褥套怎么拿,褥套多大,董平拿公文怎么拿,都要想到,因為只有把這些細節(jié)都想到了,才能讓人物的視覺圖象立體化,只有立體化,視覺圖象才能真實,這和刻畫人物內心活動是一樣的,只有立體才能讓人物鮮活,觀眾的思路就會和演員容為一體。
再往后是“山田野地,高高矮矮,曲曲彎彎,坑坑洼洼,油鹽小路爛泥窩”雖然是一帶而過但是要求在短時間內,演員腦海中要呈現(xiàn)“多高多矮,什么是油鹽小路,爛泥窩有多爛”下過雨的爛泥路走起來什么感覺,沼澤地爛泥走起來什么感覺都要有,再這短時間內呈現(xiàn)出來是有一定難度,但是藝術的提高就在這一點上,打閃認針的工夫表現(xiàn)許許多多的東西,需要在排練前反復練習才能達到效果的。
再舉一例《抗洪凱歌》“六三年,烏云滾滾遮太陽,飛沙走石暴風狂,噶啦一聲霹雷響,哧溜一道閃電光”“條條河水發(fā)了狂,聲如牛吼哞哞叫,白花花的水頭高過房,幾十里外都能聽的見水聲響,真好象成群的野馬脫了僵”。
這一段不超過二十句話,卻需要很多很多的積累,如“烏云滾滾遮太陽‘是一個什么天氣,大家也許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是這不是表現(xiàn)不出來的借口,大片《后天》看過吧,龍卷風來之前是一個什么樣子,再電影上都見過,把這種視覺上的沖擊力、用快板書的手法表現(xiàn),就是“把這句話壓底聲音唱,接著下一句“飛沙走石暴風狂”:飛————丹田氣拖,暴————噴口,加上形體動作,“卡啦”一聲唱的要脆,“哧溜”一道動作要快,這樣就簡單的表現(xiàn)出來了。
總之“藝無止境”,這話絕對沒錯,看電視比憑空想象要真實,親身經歷要真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提高,對藝術的理解也就越高,但有一個前提就是,時常的在生活中尋找才能發(fā)現(xiàn),就如《抗洪凱歌》,洪水沒有親眼見過,但是電視上剛剛報道的海嘯多少看過一點,那種氣吞山河的氣勢,沖擊力比憑空想象肯定要“立體”,如果親臨抗洪現(xiàn)場又是一種經歷了,這就是為什么老藝術家門的表演生動,形象,因為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注意生活,挖掘生活“一遍拆洗一遍新”。
視覺圖象雖然只是提到了視覺,但是為了這種視覺,要用嘴,氣,形體,版式。句頭,眼神等等全面的表現(xiàn)才可以的。
三、快板書的內感外現(xiàn)
關于內感外現(xiàn),這是快板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非常重要。
我們先分析“內感”:內感也就是內在情感,內在情感是快板書人物的精華,沒有他,就沒有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了,首先我想說的是,內在情感如何去發(fā)掘,這是一個很深的話題,我只是做簡單的闡述:
拿大家熟悉的武松來說,《武松打虎》和《打店》的武松可有著差別的,但是這種差別有是很微妙的,具體說就是:打虎的武松是一個剛剛出道不久的漢子,天地不怕,那么在說話時,聲音亮,調門高就是必然的了,而〈打店〉的確是經歷了人生大悲大喜的人,說話的語氣又是低沉的,而且剛經歷了親人去世,看見了社會的復雜多變,人情冷暖,成熟穩(wěn)重而又不失英雄氣概,很有點象是〈天龍八部〉的喬峰,在表演時完全可以借鑒的。
《打虎》中武松有一段話,就是三遍“酒家,拿酒來,酒家,拿酒來,酒家,拿酒來”。這三遍是不一樣的,第一遍很自然的,進店點菜的說話聲,但要稍加修飾,聲音洪亮,丹田氣十足,這是武松是回家探親,回家的感覺是好的,又快要到家了,心里就更加的高興,但是又走了很長的路,也有點累,〈這一段是外現(xiàn)〉第一句花“酒家,”稍微喘氣,讓觀眾感覺到有點累就行,不能太累了,因為人家畢竟是打虎英雄,要是走這么點路就不行了,那也打不了老虎,“拿酒來”就不一樣了,武松就愛喝酒,又渴了,這幾個字語速快一些,表現(xiàn)很想喝酒的心情,再說這幾句話的時候臉上是高興的表情。第二個“酒家,拿酒來”就不一樣了,以為沒聽見,聲音漲高就可以,但是兩句話要有一個停頓,不要接的太快,那就失去真實性了,第三句“酒家,拿酒來”,比前兩個停頓時間要長大概2秒鐘,因為長時間的沒人理,才會惹惱松哥,但是,此時調門不要到最高因為后面還有一句,此時重要的是,臉部表情的變化,由微笑到沉下臉來,調門再漲一點,“來”字往上提,前面是“來”字往下降,到最后一句“酒家,拿酒來”,運足丹田氣,用散板,拉韻句一簇而蹴。這樣的表演既有變化而且合情合理,表現(xiàn)松哥細小的心理變化。
再說《打虎》,當武松吃完三碗酒之后,和店小有一端對話,“酒家,拿酒來”“好漢爺,你吃飯吧,餅是現(xiàn)成的,開鍋給您下面湯”“不,酒家,拿酒來”“好漢爺,這酒您可不能再喝了”“為什么不能再喝”“您沒看外面有個牌子,上寫著三碗不過崗嗎”“什么叫三碗不過崗”“就是誰要喝了三碗酒,準保他醉到入夢鄉(xiāng),再大的酒量要是喝了三碗酒,出門不到也得醉到在前面的景陽崗,所以叫三碗不過崗”“酒家,拿酒來”“好漢爺,這酒你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喝了”“酒家,我一不欠你的錢,二不。。。。”(不寫了,太多)
我們現(xiàn)在談談這一段,“酒家,拿酒來”武松說話是很開心的,最好在說話前加一個喝完好酒既解渴又舒服的感嘆詞,更好一些,小二接過話,此時他的回答也很簡單,也是店小二的套路話,也叫職業(yè)用語,很隨口就說了,武松說“不,酒家,拿酒來”這與前面就不一樣了,武松的“酒”字重音,要告訴小二,我只要酒,小二下面的話是承上啟下的關鍵,因為他怕武松,這種怕是一種畏懼,武松太大了,既然他強調要酒,小二又不能給,平??腿怂家阈δ?,何況這回是松爺,他的話既有害怕,又有賠笑,不敢說又非要說,這種心情是復雜的,可千萬不要一帶而過,那就沒意思了,“好——漢——爺”結結巴巴吐這幾個字,但是聲音還要大,我處理時有意重復一遍,為何?捧他呀,捧高興了才能說后面的話啊,這也表現(xiàn)了小二的機靈,“這酒”兩個字更要慢慢的吐出來,“您——可”“不能”這“不能”兩字要聲音小,最好突羅過去,因為他不敢說啊,武松聽完有點不耐煩了,微鎖眉頭,聲音略高,故意的針對他,將他一軍,”“為什么不能再喝”,“您沒看牌子,寫著三碗不過崗嗎”,小二的聲音越來越小,武松看他害怕,有意的把剛才的情緒收了收,“什么叫三碗不過崗”,為什么收情緒?我覺得要是武松在這么下去,小二連話都說不出來了,有意的表現(xiàn)武松故意的收收語氣,誘使小二說出實話,也為了使他更立體化,在小事上表現(xiàn)武松并不是鹵莽之人(這只是個人想法),小二很靈,一看武松語氣平和,馬上來精神了說出“就是誰要喝了三碗酒,準保他醉到入夢鄉(xiāng),再大的酒量要是喝了三碗酒,出門不到也得醉到在前面的景陽崗,所以叫三碗不過崗”顯示別看我們是小店,但是酒可是一等一的啊,語氣略帶傲慢,為的是給武松生氣坐下伏筆,此時的武松是生氣的,他是一個好漢,功夫不服人,喝酒也是一樣,古時的江湖好漢的共性,“酒家,拿酒來”這句話我是用,很底的聲音處理的,兩眼不看小二,看者桌上的酒碗,用鼻子出氣,兩只眼微虛,小二也逼急了,我說了那么多,你還要喝我也沒辦法了,“好漢爺”我在這幾個字前加了虛詞,“不是,好漢爺”為的是表現(xiàn)他的無奈和煩躁,“這酒您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喝了”“無論如何”是重音,這也是這一小段的高潮,到最后一個“了”字,還沒出來武松馬上接“酒家,我一不欠你的錢,二不。。。。不拿我揍你兩八掌”“甭說兩巴掌,一巴掌就見了我老娘了”包袱一抖,緊張的氣氛輕松下來。
這只是一小段的處理,因為文字緣故,只說這么一點了,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其實快板書的內感外現(xiàn),不外乎是“內感”,立體全面,“外現(xiàn)”,細致明顯。
人物的內感外現(xiàn),要考慮到表現(xiàn)人物所處的社會大環(huán)境,他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個人所處的小環(huán)境,在特定小環(huán)境對特定人物和特定事件的他自身性格的特定態(tài)度,這樣的人物才鮮活,要不然就很干燥乏味。
有很多演員考慮不到,所以造成了表演失真而失去觀眾。